新款AirPods Pro評測:雖非換代、但依舊能打

新款AirPods Pro評測:雖非換代、但依舊能打
  • 前言:順應Type-C風潮,蘋果第二代AirPods Pro上新

2023年9月,隨著iPhone 15系列的正式發佈,蘋果方面淘汰了使用多年的Lighting接口,全面擁抱了USB Type-C。隨著新款iPhone的亮相,蘋果此次也一併更新了一些其他換用Type-C接口的“附件”。

比如我們三易生活今天要測試的AirPods Pro(USB-C),便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

  • 產品解析:雖然沒換代,但接口和功能確實改了

雖然AirPods Pro(USB-C)是此次與iPhone 15系列同步推出的新品,但它在蘋果的產品序列裡,依然屬於AirPods Pro(第二代)。

也就是說從技術上來講,它並不非“換代”,而更像是單純為了適應新接口的改變,而進行的“改款”。

這一點無論從外觀、還是技術規格上,其實都能看得很清楚。

比如,新款AirPods Pro確實換用了USB Type-C作為充電盒的接口方案。這不僅意味著理論上它可以使用任何常見的充電頭、配合Type-C線材對其充電。同時由於iPhone 15系列機型都提供了基於Type-C接口的反向充電功能,因此在應急的情況下,也完全可以用iPhone對它“補電”了。

除了這一點之外,新款AirPods Pro與此前的Lighting接口型號,就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充電盒上自帶的掛繩孔和揚聲器開口,實際上比預期的可能要有用很多。畢竟現在絕大多數TWS耳機都要依靠第三方保護套才能連接掛繩,這也就意味著它們無法避免充電盒從保護套中滑脫、丟失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新款AirPods Pro的這兩個細節再配合充電盒內置的U1超寬帶定位芯片,確實在“防丟”這個至關重要的功能上,走在了業界前列。

  • 技術解析:單動圈+H2芯片,計算音頻是主角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AirPods Pro(USB-C)在音頻方面的設計思路。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高端TWS耳機在音頻架構上,其實都已經多少有點向著HiFi風格發展了。例如它們用上了高規格的無損藍牙連接方案、塞進了獨立的DAC(數模轉換器)和PA(功率放大器),甚至多動圈、多動鐵、或是圈鐵混合的分頻多單元發聲設計。

那麼如今蘋果是如何設計AirPods Pro音頻架構的呢?簡單來說,它的換能器僅僅只有單動圈,而且也不支持無損藍牙音頻協議。

但是在AirPods Pro的耳機裡,蘋果塞進了一顆自研的H2芯片。它不只是起到了DAC和PA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內置了相當高的“算力”,因此也帶來了一些別樣的“計算音頻”體驗。

根據蘋果方面透露的信息顯示,H2可以每秒執行48000次的主動降噪計算,可以更準確地分析環境噪音,從而讓AirPods Pro實現深度降噪效果。還能在用戶開口說話時自動臨時調低降噪等級,從而讓用戶無需手動操作、也能暫時聽清他人和環境中的聲音。

又比如H2還可以與iPhone的前置深感相機(也就是前攝和FaceID模組)協同,通過拍攝、分析使用者的面部和耳朵輪廓,自動優化空間音頻算法,從而增強AirPods Pro在播放環繞聲音源時的“定位感”。

除此之外,藉助H2的算力,AirPods Pro還能根據不同用戶的佩戴鬆緊度、自動實時調節音頻播放時的均衡器效果,從而減輕因為佩戴(接觸)不良,可能會對音質(聽感)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它還可以學習用戶的習慣,實現自動化的音量調整,既讓用戶剛好聽得清,又能保護聽力、同時節約電量。

老實說,諸如自適應降噪、對話感知、佩戴鬆緊度檢測這些功能,如今在其他TWS耳機上並不鮮見。但它們在功能的“自動化”和算法精細化程度上,則要比AirPods Pro差上了一截。

比如有些耳機的佩戴鬆緊度監測,無法做到實時自動檢測,而是隻能由用戶自行手動進行。又比如基於耳廓影像數據的環繞算法,雖然在有些品牌的耳機上如今也能見到,但它們都僅僅用的是2D圖像(照片),只有蘋果做到了結合自家3D深度傳感器、去實現更復雜的“計算音頻”。

  • 實際聽感:解析力不低,調音風格挺美式

對於音頻這類本就自帶“玄學”的設備來說,單純比拼用料其實是不太有意義的行為。畢竟好不好聽、好不好用,最終還是要用耳朵來“收貨”的。

那麼新款AirPods Pro實際聽起來如何,它的那些計算音頻功能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在非環繞聲視頻中,AirPods Pro空間音頻並不會帶來奇怪的混響

首先必須要表揚的一點,是AirPods Pro的空間音頻、包括基於用戶面部和耳廓影像(深度)數據的個性化空間音頻算法,在日常聽音中完全不會有負面作用。

其實這非常難得,因為如今大多數TWS耳機裡的所謂“空間音頻”功能,本質上都更像是一種全局的環繞音效。一旦開啟後,無論是在打遊戲、看電影、還是聽歌,聲音都會加入混響效果,甚至可能會造成解析力的明顯下降。

但AirPods Pro的“空間音頻”顯然並非如此,它更近似於一種多聲道的映射算法。在播放普通的兩聲道視頻、音樂時,開啟“空間音頻”完全不會讓聲音發虛,只有當音源本身含有多聲道屬性時,空間音頻才會讓AirPods Pro“聽起來”產生顯著的方位和距離感。

除此之外,AirPods Pro的聲音風格就更有趣了。雖然其聲稱自己“僅僅”只是一個單動圈耳機,但實際上這款TWS耳機不僅聽起來解析力相當不低,甚至還同時具備了豐富的細節和相當有力的低音。這就使得它聽起來其實更像是一個“偏下盤”,但帶有多單元分頻的監聽耳機(例如JVC FXZ200)風格。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簡單來說,如果你是一位美式耳機、格萊美音樂愛好者,那麼AirPods Pro的聲音說不定會相當滿意,甚至感到它好得不像是一款“藍牙小耳機”。但要是喜歡那種交響大編制、或者是日系女毒風格,那麼它的聲音可能就需要習慣一下了。

  • 感受和總結:體驗依然無敵,便利度更高了

說實在的,在剛剛拿到新款AirPods Pro時,我們起初並沒有太過於“高看”它。

因為不管怎麼說,AirPods Pro(第二代)已經是上市一年的產品了,即便是電池倉換了新的接口、內部可能有點新的設計,但畢竟並沒有換代。所以這就不禁會讓人懷疑,新款AirPods Pro在面對那些已經換代、更新了的競品時,是否還能保持足夠高的市場競爭力呢?

不得不說,測試結果是令我們感到非常驚喜的。因為新款AirPods Pro充分證明了在蘋果自研芯片和“計算音頻”體系的驅動下,不斷通過軟件更新進行功能完善的它,即便是在一年之後,依然可以在許多細節上碾壓同級別的競爭對手。

相比之下,更換接口、讓充電更便利一點反而更像是“錦上添花”的改進,而並不見得算是革命性的提升了。

推薦閱讀:

iPhone 15 Plus/15 Pro Max綜合評測:影像篇

iPhone 15系列的影像調教,或將會讓更多人滿意。

谷歌和三星延長手機支持週期,市場復甦或遙遙無期

谷歌和三星此舉背後,是因為市場的復甦還有待時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