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杭州氣溫大跳水,不少家長說天冷孩子餓得早,每天放學回來都直喊餓。
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學校(小學部)前兩天發生了一件關於吃的趣事,四年級張月老師發了條微信朋友圈,讓人笑噴:
“小朋友的嘴巴能有多饞呢。
勞動課種大蒜,每個同學都帶了大蒜放在抽屜裡,自習時居然有小男孩偷偷啃大蒜,因氣味過於濃郁被同學無情舉報。沒想到放學排隊時另一個小男孩也拿出自己的大蒜啃了一口,走廊上瀰漫著一股辣辣的蒜香。當事人卻好像沒事兒似的面不改色,許是偷吃的樂趣掩蓋了大蒜的辛辣,也可能是不好意思顯露出自己的尷尬,只剩周圍的小朋友一邊捏著鼻子一邊嗤嗤地笑。哈,童年。”
微信下面有不少人留言,分享了自己身邊的故事,件件聽起來都很好笑。
有人評論:“想起初中時一個同學在教室裡想偷吃辣條,剛撕開袋子,那迷人的氣息就躥了出來,正在寫板書的數學老師頭也不回,厲聲問道: 誰在吃辣條?!那同學卻還很委屈似的:老師是怎麼發現的呢?”
還有人留言:“我小學時候一個同學抓蜜蜂嘬蜜蜂屁股的蜂蜜,嘴巴被蟄了,香腸嘴好多天。”
為什麼大蒜會帶進課堂被偷吃?橙柿互動記者聯繫上張老師。
她教四年級語文,那天上午班裡有勞動課,同學們帶了些大蒜頭來。有些同學帶的比較多,一部分蒜頭種下地後,還剩了些留在抽屜裡。
下午自習課時,張老師在講臺前改作業,突然聞到一股辛辣的味道,感覺有些奇怪。就在這時,有個小姑娘站起來,指著個男孩“報告”:“老師,他在吃大蒜。”
安靜的教室裡,頓時爆發出一陣鬨堂大笑。被“舉報”的小男孩,舌頭伸出來,手在不停地扇嘴巴。不知道是因為太辣,還是難為情,一張臉漲得通紅。
同學們七嘴八舌討論:“你不覺得辣嗎?”“再餓,也不能生吃大蒜啊”……
這個小風波很快過去了,讓張老師意外的是,放學排隊時,又有個孩子吃起大蒜來。
“孩子們整理好書包,先去外面排隊,我在教室裡看剩下的人。路隊長跑來說,又有個同學吃大蒜了。我走出門,走廊裡的味道已經很濃郁了,這個男生剛吃完一顆大蒜,笑眯眯的。其他同學則捂著鼻子。”張老師說。
這件趣事,不記下來可惜,張老師順勢就佈置了個作業,請同學們寫篇作文。先來看兩位“偷吃”同學的記錄。
“好吃”的大蒜
“叮零零”上課了!老師在講課,聽了一會兒,“咕嚕嚕”我的肚子叫了,我望了望四周,一根毛也沒有。再望了望抽屜,咦?居然有一個美味、好吃且帶著酸辣、迷人香味的大蒜!
我剝開大蒜皮,一陣讓我想吐的味道撲鼻而來,咬一口,呸!真難吃。
這酸臭的味道很快瀰漫到全班,被沈同學給聞到了,她轉過頭來,看見我在吃大蒜,一點也不猶豫的,立即報告給老師,我知道這絕對少不了一頓批!
以後上課,我打死也不吃大蒜了!大蒜真不好吃,以後再也不吃了。
吃蒜
週四晚託結束,大家排隊的時候我掏出了勞動課僅有的紫皮大蒜。我撥開了蒜皮,咬了一口,比普通大蒜要甜、更有營養,而且不辣。我津津有味得吃了起來。
大概是味道太濃被一個女生告了老師,老師卻沒說我,哈哈,失算了。都說北方人愛吃大蒜,南方人不愛,可我是南方人啊,也是很喜歡這個味道。嘻嘻。
都是吃蒜,兩個偷吃的孩子,心情卻截然不同。一個覺得太酸臭,一個倒是怡然自得,說紫皮大蒜比普通大蒜更甜,自己這個南方人,也像北方人一樣,愛大蒜的味道。
吃大蒜這麼刺激的事兒,圍觀的孩子們感受也頗深,紛紛寫在了作文裡。
“今天在上課時發生了件奇葩事,一股臭臭的味道佈滿教室,我以為有人放了連環屁,那臭味一直延續到下課……”
“勞動課種大蒜,有兩個男生一口嚥下一片大蒜,我不看都知道他們一定已經辣得滿臉通紅,好像口中能噴出火來。”
“我鼓起勇氣拿起自己的大蒜,咬了一口,頓時我的舌頭像澆了膠水一樣辣,我大口大口地喘著氣,過了好一會兒,舌頭才恢復了平靜。”
科學材料包剛發下來
幾顆花生種子就被吃掉了!
“孩子們愛吃,都是天性。”張老師說,校園裡但凡有個水果長出來,從青的開始,就會被同學們關注,隨著果實變黃或變紅,這份關注會越來越熱切。
“學校裡有很多香泡樹,每到快成熟的時候,就有學生想著去摘來吃。有次掉下來一個香泡,孩子們看見了都虎視眈眈。”
看著校園裡新鮮的果實嘴饞,還能說是情有可原,有的孩子嘴饞到連學具都吃,讓老師哭笑不得。
文淵小學三年級班主任胡佳樂老師說,開學初發新書和材料包,科學的材料包裡有幾顆花生米,是到時候要請同學們經過種植、詳細觀察的。沒想到,有個孩子直接吃了。
“剛開學時發新書,科學材料包裡有三四顆紅皮花生米,這是認識種子的單元裡要用的。有一個調皮的男生,可能是好奇,忍不住吃了,結果被同學發現,告訴我。我當時很驚訝,又覺得好笑,還問他要不要再整幾個下酒菜,班裡都笑了。後來我問了科學老師,他說沒事的,吃就吃了吧。”
學後託管開啟後
有些學校允許孩子帶零食墊飢
說到孩子們在學校吃零食,其實不少學校都有規定,不能帶零食進校園。但是這兩年,學後託管開啟了,有些孩子五六點才放學,肚子早早就餓了,所以不少學校允許孩子帶少量零食,等到傍晚吃,墊墊飢。
一位小學校長說,10月後學校採用冬令時了,下午5點半放學。
“天一冷,就感覺容易肚子餓,所以讓孩子們備點零食帶著。晚託大概4點開始,40分鐘一節課後,有時值班老師根據孩子情況,自行安排時間,讓大家吃些東西。”她說,大人到了下午還會餓呢,更別提孩子,吃點零食很正常,不過最好集中在同個時段吃,吃完垃圾統一放到走廊裡的垃圾桶就可以了。
德勝小學教二年級的林老師說,前兩天她在管理晚託班時,聽到下面一陣騷動,抬頭一看,正有個孩子在分零食。“讓他們把零食收起來後,我和孩子們聊了聊,講講自己小時候的零食,吃乾脆面集卡等,聊得挺開心,都是難忘的回憶。”
不過,也有小學校長說,學校裡是禁止孩子們帶零食的,一方面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著想,之前發現有孩子帶垃圾食品進學校。另外,零食進教室,衛生情況也要更加註意。
人生第一次寫檢討
就是因為零食
偷吃零食這件事,能引起的共鳴太多了,記者隨口問了身邊熟悉的老師和家長朋友,就打開了大家的記憶閘門。
有位家長朋友說學生生涯中唯一一次寫檢討書,就是因為零食。
“讀初中時,有次大課間跑完操,我很餓,那時候校園小賣部還沒開門,我就鬼使神差地去了操場圍欄後面的小賣部,這個地方其實是被學校禁止去的,但我太餓了,迅速買了包餅乾揣在兜裡。誰知道走回來,迎面碰上一臉嚴肅的教導主任,就被他抓進辦公室,要我寫400字的檢討書。唉,我就記得自己臉非常熱非常紅,真是勤勤懇懇十幾年,一朝被饞嘴毀了。那之後,我再也沒去那個小店偷偷買零食。”
另一位朋友說,因為偷吃,遭遇過“社死”現場,在課上悄悄吃餅乾,被老師發現,當場叫起來回答問題。
“讀初中時,語文老師是位退休的老爺爺,我是語文課代表。有一天上課,我很餓,當天正巧帶了包很流行的3+2餅乾,檸檬味的。趁著老師在黑板寫板書的時候,我低下頭,捏了塊餅乾,迅速塞進嘴裡。
還沒抬起頭,突然聽到老師喊我起來回答問題。我非常窘迫地站起來,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了本書,擋在臉前。餅乾很大、很厚,我嘴巴被被撐成一個方形,舌頭動都動不了,別提回答問題了。
就這樣過去了十幾秒,那真是極其窘迫的十幾秒,餅乾終於軟了些,我拼命嚼了幾下,嘴裡有了些空間,勉強答出問題。老師其實是看見了我在吃東西,但他沒說什麼,就這麼放過我了,現在回頭想想,那種窘迫的心情歷歷在目,也很感激老師給我留了面子。”
關於吃的校園趣事,你家娃有嗎?歡迎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