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個關於婚前同居的故事,被氣到不行。
在同居的兩年時間裡,兩人偶有吵架,但是總體感情融洽甜蜜。
然而,男友一聽到結婚和彩禮,就支支吾吾,有時甚至會黑臉。
儘管男友不太情願,可是在小劉的再三請求下,還是安排了雙方父母見面。
並明確說明,他們會在這6萬塊的基礎上,再貼幾萬塊作為嫁妝給女兒帶回。
然而,男友的媽媽卻理(hou)直(yan)氣(wu)壯(chi)地說:
“我們一分錢都不會出,你一個跟我兒子睡了幾年的人,有什麼臉皮來問我們家要彩禮?”
故事到這裡,讓人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該不該婚前同居?
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女性在婚前同居問題上是更謹慎的。
背後原因很簡單,女性在婚前同居這件事上的試錯成本要比男性高出許多。
而女性常常會被世俗偏見貼上——“不檢點”、“掉價”、“不自愛”等標籤。
以及一旦婚前同居後分手,在下一段感情中會被對方介意等情況。
總之,無論從社會輿論處境還是生理結構層面來看,在同居話題前,女性相對男性都處於劣勢。
不過,儘管女性大多抱著謹慎態度,仍有不少女性擔心不同意婚前同居會被分手。
在電影《完美陌生人》裡,女兒索菲亞被男友邀請一起過夜時感到不安。
父親知道後,對她說:不要因為他不高興而去,這不是唯一的理由。
如果在以後想起這件事,你會嘴角帶笑,那你就去做吧。
大叔認為,女性如果不確定,或者為此不安,那麼可以選擇拒絕。
感情中,把婚前同居當做留住一個人的籌碼,那註定是要失望的。
再者,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感情,才不會因為一方拒絕婚前同居而就此鬧掰。
事實上,“婚前同居”沒有所謂該不該,只有願不願意,值不值得。
不過,在看到婚前同居弊端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借婚前同居機會,可以——
1、能認識更真實的對方,在瑣碎又平常的柴米油鹽中與對方磨合;
2、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直接交鋒,評估雙方是否合適;
總之,我們既要看到它的弊端,也要意識到它有積極的一面。
在婚前同居中,發現對方的“真面目”與自己格格不入,從而選擇離開。
只有理性看待婚前同居的雙面性,我們才能在面對婚前同居時,從心去衡量——願不願意,值得不值得,從而做出無愧於心的選擇。
我認為,無論婚前選擇同居或不同居,本質上都是沒有錯的。
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人,有那麼多不同的價值觀念。
如果你介意婚前同居,行為相對保守,那就找個同樣支持婚後再一起同居的人。
如果你不介意婚前同居,且認為婚前同居更利於找到真愛,
在此,大叔衷心祝願大家,無論做什麼選擇,都忠於內心。
如果你也認同,記得點亮【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END-
作者:本文首發蔣三觀(ID:jsgj3g),作者:蔣叔,超愛生活,超愛碼字,寫男歡女愛,也寫人生百態,一個內心溫暖的睿智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