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直播政策再次迭代,全面擁抱直播公會

快手直播政策再次迭代,全面擁抱直播公會

如今,直播無疑是各頭部短視頻平臺的一個關鍵盈利點,更是各家的重中之重。為了進一步發揮直播業務的潛力,快手方面在不久前對直播政策進行了一次調整,並將重點放在了直播公會上。根據快手在不久前公佈的4.0版本相關政策顯示,其將全面放開公會准入門檻,大力吸引新主播籤會入駐。

據悉,此次的新政策主要有三大變化,並以新公會扶持任務、新主播任務、努力值任務的形式來展開,分別面向加入快手直播生態的新公會、新主播,以及現有的成熟公會。此外在4.0版本公佈後,新公會的入駐將不設門檻,只要有營業執照、具備相關公司資質,有服務類增值稅專用發票資質即可,並且不再對直播的流水有要求,並且會給到公會20%的業內最高新主播返點,返點基數則為新主播當月的流水。

其中的新主播任務則進行了重大調整,例如取消流水增幅任務和新轉存任務,只考核公會拉新主播的活躍和流水情況,但同樣將保持最高20%分成獎勵不變。並且快手直播還對努力值任務基線邏輯進行了優化,總流水漲幅區間中不再考核新主播的漲幅上限,也使得任務難度進一步降低。

簡單來說,快手此次在招募新的直播公會上可謂是誠意十足,基本也給出了目前業內最高的水平,希望能夠與公會一起做大整個直播生態這塊蛋糕。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在兜兜轉轉數年後,直播公會依然是快手如今還需要倚重的對象呢?有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直播公會與將普惠作為價值觀的快手,可以說是極為適配。

此前在2019年年末,在直播業務DAU正式突破一億之際,快手方面就構建了直播公會體系,其中的重點就是鼓勵公會簽約和運營粉絲量在1萬至50萬之間的中腰部主播。

不同於當時剛剛簽下旭旭寶寶、馮提莫的抖音,快手在直播賽道圍繞中腰部主播的策略可謂是一以貫之。畢竟以辛巴家族為代表的頭部主播團隊在獲得了平臺方從產品到運營、再到推廣的投入,從而獲得流量,並坐擁海量粉絲後,反過來卻“綁架”了平臺,幾乎形成了“國中之國”,最終逼得快手不得不選擇了“削藩”。在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後,快手選擇聚焦中腰部主播顯然並不讓人感到奇怪。

而直播公會這一中心化、強運營的組織形式,恰恰也是最適合批量產出中腰部主播的組織。如果說諸如旭旭寶寶、辛巴、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那麼中腰部主播就是可以流水線式生產的產物。公會可以通過培訓來等方式來提升主播的才藝或聊天控場能力,並幫助主播掌握直播技巧,也會對主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

比如在直播公會中就有主播運營這一職位,他們的工作就是長期追蹤主播的直播效果、分析主播的特點,併為其定製詳盡的直播計劃,幫助主播更好的來展示自己。同時直播公會還可以根據主播的特點來制定宣傳方案,並通過公會的資源進行傳播、推廣,來塑造主播的良好形象、提升影響力,進而為主播帶來更多的轉化用戶。

直播公會其實是傳統經紀公司與互聯網融合的產物,也是直播平臺將部分運營與人力成本外包出去的產物,其承接了平臺所需要的主播培養工作。在正常情況下,主播這一直播平臺的核心生產力是需要掌握在平臺手中的,但問題是一個能為平臺帶來收益的主播卻是典型的“非標產品”。

如果平臺要自己培養主播,就不僅僅需要大規模招募素人,還要打造配套的培訓體系。而對於快手這樣的互聯網大廠而言,用人成本相對是很高昂的,但這種難以確保產出的業務所反饋的ROI往往會非常難看,所以平臺親自下場培養主播其實是性價比極低的一個選項。再加上反正主播很多,但平臺就屈指可數的幾個,所以快手也並不擔心直播公會不來。

相較之下,如何調動用戶情緒、來刺激消費慾望,直播公會甚至比平臺更得心應手。因為直播公會的營收是建立在旗下主播的身上,主播多賺錢、公會才能多抽成,這也是為什麼在主播圈子裡,會有“公會永遠比平臺懂得直播”這個說法流傳。更重要的是,快手倚重直播公會還能將直播業務中的風險剝離出去,畢竟如果主播出現違規行為,平臺方也很容易將自己摘出去。

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直播公會扮演的更像是平臺“白手套”的角色,所以這樣的一個工具,直播平臺為什麼會不喜歡呢?這也是自從早年間YY開創了直播公會模式後,鬥魚、虎牙,乃至嗶哩嗶哩從抗拒到最終擁抱公會的關鍵所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微軟和OpenAI也要自研芯片,都想做躺賺的英偉達

集體炒作自研芯片,或許也是對英偉達的一次“逼宮”。

新款AirPods Pro評測:雖非換代、但依舊能打

除了體驗依然無敵之外,便利度也更高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