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飯吃得越少越容易胖!很多人都做錯了,還在傻傻堅持~

經常減肥的朋友們都知道,“管住嘴、邁開腿”是控制體重的基本原則。

而說起“管住嘴”,不少人認為只要“少吃”就可以了,事實上,如果您少吃了這頓飯,反而可能會“增重”!

不吃早餐更易發胖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為控制體重、減肥而不吃早餐的人,認為這樣少吃一餐能減少全天總熱量的攝入,會讓自己瘦下來。

但長期堅持後往往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僅沒有得到想要的完美身材,反而還更胖了。

這是為什麼?

針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

01
“基因”說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人類大多處於“靠天吃飯”“飢一頓飽一頓”的狀態中,變胖的基因優勢在自然的選擇中保留下來。

這種“節儉”性基因會使得我們體內的代謝機制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食物,儘量積攢能量,以備饑荒時期的生理需求。

要知道,在饑荒來臨時,具有這種基因就可能躲過一劫,提高生存幾率。

對於現代人來說,如果長期不吃早飯,那麼,從前一天的晚飯到第二天的午飯,期間間隔十幾個小時,日積月累,這種“節儉”性基因就會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在進食中更多地吸收並儲存脂肪。

這樣吃多少吸收多少,最終容易出現“喝水都會胖”的情況。

02
“偷吃”說

長期不吃早餐的人,在進行下一餐前,往往處於飢餓狀態,此時,我們的身體會更渴望高碳水、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

如果您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飲食,而是隨著自己的本能“亂吃”,則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更多能量。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沒吃早飯,體重還會不降反升。

當然,您可能認為這是在“危言聳聽”。

但此前發表在《中國循環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吃早餐確實與超重/肥胖有關。

該研究顯示:與有吃早餐習慣的人相比,經常不吃早餐的人超重或肥胖風險增加了48%,腹型肥胖的風險增加了31%。

早飯吃得好,健康又苗條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早餐提供的能量要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對健康的意義重大。

一餐合格的早飯可用一個公式概括:主食+蛋白質+蔬果。

其中,每類食物都發揮著獨特的健康作用:

01
主食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來源。

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正常工作,對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情緒都很有幫助。

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麵,要粗細搭配,燕麥粥、雜豆粥、紅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02
蛋白質

與碳水化合物相比,蛋白質消化吸收的速度會更加緩慢,具有抑制食慾和促進飽腹感的作用,也能幫助平穩餐後血糖。

全天充足的蛋白質攝入有利於機體組織的修復、提高免疫力、改善皮膚。

早餐中最好要有肉蛋奶中的一種,比如雞蛋、牛奶、煎雞胸肉、醬牛肉。

當然,如果您偏好素食,也可以選擇無糖豆漿或低鹽豆乾。

03
蔬果

很多人早餐容易忽略蔬果的攝入,新鮮蔬果不僅能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可以提供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能增強飽腹感、抗氧化。

並且,蔬果的口感和顏色也能為單調的早餐錦上添花,促進食慾。

如西紅柿、黃瓜、菠菜、蘋果、香蕉等,吃起來都比較方便,是不錯的選擇。

在上述基礎上,大家還可以加一把堅果作為每日上午的加餐,這類食物富含維生素E、多種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鈣、鎂等各種礦物質,能提高早餐質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