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問題這樣刮

現在很多女性都有乳房脹痛的問題,尤其是在月經來的前幾天,這種疼痛會更加明顯。如果出現乳房脹痛的症狀,一般是暗示你的乳腺開始出現問題了。


對於程度較輕的乳腺問題,脹痛的症狀會在月經來之後自行消失,用手觸摸,可能會感覺到乳腺增厚,但無明顯的硬塊。


如果經常出現乳房疼痛,經前和經後都能感覺到有腫塊,而且腫塊的大小、質地常隨著月經呈週期性的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後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則提示乳腺出現了增生。

西醫認為乳腺增生、乳腺結節、乳房纖維瘤等疾病多與內分泌激素失調有關,比如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導致乳腺組織過度增生。


那中醫是怎麼認識乳腺疾病的呢?中醫把乳腺增生稱為“乳癖”。

乳癖

《瘍科心德集》雲:“有乳中結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發寒熱,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而消長,此名乳癖。”

《外科正宗》曰:“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願不得志者,致經絡痞塞,聚結成核。”

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臓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如果從經絡氣血上來看乳房的問題,究其原因,大都與相關經絡瘀阻有關。

乳房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平時憂思鬱悶,情志不暢所致。肝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肝氣鬱結會影響人體氣機的升降運行,也會影響到脾胃運化功能,導致體內出現痰溼,繼而在經絡循行所過之處聚積成形,慢慢形成結節、腫塊。

《靈樞·經脈》中記載了乳房與人體經絡的關係:

胃足陽明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的位置是前正中線旁開4寸,庫房、膺窗、屋翳、乳根等穴位均位於乳房區域。


脾足太陰之脈,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夾咽”。足太陰脾經在胸部的位置是前中線旁開6寸,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等穴位於乳房區域。

腎足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住肺中,循喉嚨,夾舌本”。足少陰腎經在胸部的位置是前中線旁開2寸,神封、靈墟、神藏等穴位均位於乳房區域。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從乳房經過。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手厥陰心包經的第一個穴位天池穴位於乳頭外1寸,第四肋間隙;心包經的募穴膻中,位於前正中線,橫平第四肋間隙。

肝足厥陰之脈,上貫膈,布胸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足厥陰肝經在體表的最後一個穴位期門穴,也是肝經的募穴,就在乳房下緣,第6肋間隙


膽足少陽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肋,下和髀厭中。”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淵腋位於腋中線,第四肋間隙;轍筋位於淵腋前1寸,第四肋間隙;日月位於乳房下緣,第七肋間隙。


乳房是這些經絡的循行所過,我們通過刮痧的方式,疏通經絡,調節臓腑,讓氣血運行暢通,很好的濡養乳房,就可以調理、預防乳房疾病。

門診上遇到過這樣的一個病案。

患者A女士,最近容易發脾氣,睡眠不太好,易醒,夢多,月經週期不定,經前有乳房脹痛。前一段時間因為疫情的緣故,給孩子報了很多網課,引起孩子的不滿,今天早晨因為上網課的事情又和孩子起了衝突,覺得有點胸悶。

診斷:

腹診:腹不溫,小腹涼,期門橫紋,有小血絲,心下緊,兩脅偏滿、天樞結。


舌診:薄白苔,中後部苔稍膩,中前部有小裂紋。

脈診:弦緊。

治療:

刮後背,前胸,手臂和腿部,重點疏通和乳房相關的經絡。


先刮後背的脊柱和膀胱經,肩胛骨區域是乳房的投影區,刮拭肩胛骨可以很好的疏通乳房區域的經絡瘀堵,刮時感覺到板下有條索狀物,有暗紫色的痧慢慢湧出體表。


繼續刮拭肝膽、脾胃在後背的投影區,肝膽區域出痧多,有涼氣出。刮拭前胸、腋中線和兩脅下,刮到乳房時板下感到有結節,用徐而和的手法,由淺入深的刮,結節慢慢變軟。

刮完前胸後,A女士覺得胸口放鬆了許多,吸氣也較之前暢快了,之後說起最近和孩子之間關係緊張,現在有些後悔給孩子報了那麼多的網課,沒有尊重孩子的意見,回去後要再和孩子再討論一下。繼續刮胳膊和腿部,手臂的心包經和心經瘀堵,出了很多紫色的痧包。

刮痧結束後的半個月,A女士發來信息,說這次月經前乳房脹痛好了很多,睡眠狀況也在逐漸改善,睡得沉了,夢也少了。

乳腺增生多和心情憂鬱、精神緊張,工作壓力過大等不良情緒有關,建議平時要學會給自己減壓,調整好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情緒舒暢。

除了情緒因素外,乳房的健康和每天穿戴的內衣也有著密切的關係,過緊的尤其是帶鋼圈的文胸會影響乳房局部氣血循環,造成經絡不通暢,日常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舒適寬鬆一些的文胸。

THE END

 

作者:汪穎

厚朴五期畢業生,健康營教師,擅長刮痧、艾灸等非藥物療法。

排版 / 米楠

審核 / 宣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