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指口腔黏膜上生出黃白色如豆大的潰點,常易反覆發作,雖四季皆可發生,但尤以秋季受涼、失眠易致復發或加重。對於口腔潰瘍,食療的原則是心脾積熱者宜選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和食物,心腎陰虛者宜選用滋陰養血、清降虛火的食物和藥物,現提供幾款秋治口腔潰瘍的食療方。
導赤散飲
生地黃、木通、生甘草各10克,白糖5克。將上三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繼熬30分鐘後,濾渣取汁,放入白糖混勻即成。
此款飲品的功效是清心養陰、利水通淋,適用於口舌生瘡、口渴面赤、心胸煩熱、小便赤澀刺痛等症。
玄麥飲
玄參10克,麥冬10克,木通10克,白糖15克。將諸藥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熬沸30 分鐘後,濾渣取汁,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此款飲品的功效是養陰清熱、利尿,適用於口舌生瘡、心煩口渴、咽喉乾燥、小便不利等症。
交泰飲
黃連6克,肉桂3克,白糖30克。將黃連、肉桂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武火燒沸,文火續熬30分鐘後,濾渣取汁,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此款飲品的功效是交通心腎,適用於心腎陰虧、虛火上擾之口舌黏膜潰瘍延綿不斷、心煩失眠、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症。
水果飲
檸檬汁、石榴汁、沙棘汁、菠蘿蜜汁、香蕉汁、獼猴桃汁、橙汁、荸薺汁、橘子汁、梨汁。將上述水果洗淨,或去皮,或去核,切爛服食,或絞取汁液飲汁。
此款飲品的功效是養陰生津、止渴潤燥,適用於口舌生瘡、口乾咽燥、小便不利、煩渴欲飲、舌紅少津等症。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徐銳
本文編輯: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