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護理,這3個關鍵點一定要知曉

小兒感冒護理,這3個關鍵點一定要知曉

進入秋冬季節,感冒發燒的小朋友特別多。孩子感冒後,積極治療是關鍵,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生病期間的護理。

護理得當,能協助治療加快康復;護理走入誤區,又容易導致發燒反反覆覆、疾病遷延難愈。那麼,小兒感冒期間究竟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小兒生理、病理特質

與成人不同的是,小兒臟腑嬌嫩,神氣怯弱,古人常用一句話形容孩子的身體特質,即“稚陰稚陽之體”。

稚,是稚嫩的意思,無論是陰的層面——皮發、筋骨、津液、肌肉等有形的物質基礎,還是陽的層面——正常的生理機能,都還在生長發育中,有待充實和完善。這時一旦生病,變化極快,受外界的影響也特別大。

就比如發燒,在小兒外感系列症狀中,這是最讓人焦慮的。由於小兒陽氣相對較盛,肝常有餘,在感受外邪入裡化熱時,極容易邪熱梟張。邪熱太盛,熱極引動肝風,出現抽搐驚厥,就比較危險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旦孩子出現體溫異常,家裡連空氣都是緊張的。

1

孩子發燒,家長容易進入一個誤區

大人因孩子而焦慮,反過來,這種緊張的氣氛也在時刻影響孩子,讓本在發熱的孩子更加煩躁不安,尤其是還在餵食母乳的小娃娃,媽媽的焦躁情緒很容易傳達到孩子身上。這時候安靜祥和的家庭氛圍就成了一劑輔助治病的良藥。

孩子發燒後,可以留心觀察他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還好,沒有影響到日常玩耍和胃口,那就大可放寬心。

但同時也要配合治療,尤其是初起高燒時,一定要及時尋求醫生。也可以平時在家裡備一點小兒退燒藥,瞭解一些高燒急救知識,諸如耳尖放血,少商、商陽放血。

2

被忽略的起居細節

孩子生病,家長是最揪心的,哪怕讓自己多遭點罪,也不想孩子受苦。也正是因為這樣,在起居護理方面,很多爸爸媽媽就容易照顧得太過頭,導致過猶不及。

如果孩子吃了藥睡著了,那就讓他安靜睡一會,可以悄悄觀察他的狀態,但不宜頻繁去打攪,如果一會量體溫,一會又詢問情況,那樣擾動心神,更容易生熱,不利於疏散表邪。

如果發燒的同時,渾身也是熱的,睡覺就要換成比較透氣的衣服,不必拘泥於棉襖棉褲將他捂著。出汗後及時擦乾並更換衣服,以免腠理疏張時,風邪趁機再次襲入。

如果孩子不想睡覺,這時也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就是丟給孩子一個手機,認為讓他安靜地玩著就沒事。其實,感冒時候,氣血是弱的,這時近距離地翻看電子產品十分傷血,也很耗神,且易生肝熱,對視力十分不友好。可以家長陪著孩子做做手工,玩會遊戲,在不知不覺中,之前喝過的藥就在發揮作用了。

3

飲食上的坑,很多人還在踩

小兒常常知飢不知飽,遇到美食往往不懂節制,所以感冒後也就容易夾痰、夾滯,這時候的飲食護理也很關鍵,搞不好病情就反覆。

千萬不能認為孩子這時太虛弱了,就想著趕緊補充蛋白質,於是雞肉、魚肉齊齊上,結果反而會造成感冒加重、又兼食積。畢竟脾胃鼓足了勁在祛邪,在運化上就稍遜一籌了,更何況雞肉助肝風,魚肉生痰溼,會給本就生病的身體雪上加霜。

這時飲食上要忌一切肉蛋奶,不妨清淡點,白米飯搭配炒好的白蘿蔔、青菜、絲瓜、冬瓜這類常見的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還要注意,小兒感冒期間也要忌甜食,諸如糖果、奶茶、巧克力之類的就不要碰了,否則又易生痰溼。

在飲食上,總體以做減法為主。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他們天真、陽光、可愛,但是,成長中,總免不了小波折、小病痛,為人父母,很難做到不緊張,但是,正如溫室裡養不出參天大樹,我們相信,在一次次戰勝外感的過程中,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皮實,身體強壯!

往期精彩文章:

秋季乾咳總不好,就這麼辦!

寒露丨秋深露重,陰寒漸濃,務必注意這4點

這種樹葉竟然拯救了我的脫髮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