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2022年9月的第一天,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式登陸美國市場,也拉開了進軍海外市場的大幕。雖然此前曾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出現,但Temu用一路走紅的熱度證明,“拼多多模式”在海外市場也能行得通。就在不久前,Temu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接連開展,據稱英國等地的站點也已在籌備中,預計3月底即可上線,未來還將會進一步擴展至更多區域。
種種跡象已然表明,出海業務儼然已經為了拼多多後續的重心之一。但拼多多未來的發展方向,或許並不只有出海。
日前有消息顯示,拼多多正在通過旗下社群團購平臺“快團團”推進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並且目前已開始招商,主要品類包括餐飲、娛樂、麗人、住宿等。此外服務商的招募也已啟動,將主要分為ISV(獨立軟件開發商)、商家服務商和團長服務商三個部分。據稱快團團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正式推出後,還將會在其微信小程序的個人中心和團長主頁上線常駐入口。
-
拼多多尋找新場景,但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已群敵環伺
事實上,這並非拼多多首次試水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此前早在2022年4月,拼多多就曾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向部分商家開放同城配送功能,商家只需擁有店鋪和同城配送能力即可在後臺自行開通。
據當時的相關報道顯示,拼多多同城配送服務可覆蓋至區縣級,配送方式以商家自有騎手或聘請配送員為主,履約環節則借鑑了閃送等平臺的模式,時效方面與多多買菜的次日達相似、為24小時,試運營階段則放寬至48小時。
在出海業務如火如荼之際,著手佈局本地生活顯然也意味著拼多多在電商之外,正試圖找到更多的支撐點。其實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拼多多佈局本地生活服務賽道並不難理解。
一方面,這本身是一個規模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據艾瑞諮詢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5.3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2.6%,並且隨著線上餐飲、線上團購等新場景的拓寬,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滲透率也將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30.8%。簡而言之,本地生活服務可以說是一塊名副其實的“肥肉”。
另一方面,作為如今電商行業第三極,拼多多雖然“資歷尚淺”,但在創造了此前的快速發展神話後,也同樣不可避免的面臨著增長陷入瓶頸這個問題。再加上現階段與阿里和京東相比,拼多多的業務構成無疑還較為單一。
自2022年第二季度起,拼多多方面便不再公佈具體的用戶數據,但從此前的數據中就不難發現,該平臺儼然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跡象。例如在2022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月活躍用戶就已達到7.513億。但這與CNNIC在同年6月發佈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8.12億”已然相差不大,這也代表著拼多多可能已經接近戶規模的天花板。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2022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增速有所恢復,但拼多多顯然仍亟需開闢新的業務,從多個維度拓寬自己的護城河。
但正如在創立之初選擇進入已是紅海的電商賽道一樣,拼多多此次選擇的依舊是一條有著充分競爭的道路,畢竟目前“盯上”本地生活服務的可不止一家。且不論已在這個賽道盤踞多年的美團和餓了麼,僅是剛剛切入的就有諸如抖音、騰訊、快手等巨頭。
其中以抖音為例,早在2018年其便已組建POI團隊,開始涉足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多年來抖音在這條賽道上的探索也幾乎從未停止,並且據稱目前該業務板塊在內部已屬於P0級,也就是優先級最高的項目之一。在抖音方面發佈的《2022抖音生活服務數據報告》中顯示,其生活服務業務覆蓋城市已超過370個、合作門店超100萬家,更有超過28萬個中小商家通過該平臺實現了營收增長。
進入2023後,本地生活服務賽道更是變得十分熱鬧。2月中旬,微信開始在廣州、深圳等地測試小程序“門店快送”,提供餐飲、生鮮等品類商品的配送服務。雖然當時官方回應稱,具體服務和配送履約均由商家小程序來承接完成,其只是提供了一個聚合平臺。但不否認的是,此舉也基本宣告了騰訊對於本地生活服務可能有了新的想法。
就在同月,快手也推出了本地生活小程序,並定向邀請餐飲、茶飲等連鎖品牌入駐,開始測試自有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的交易閉環。不難發現,在群雄逐鹿之下,本地生活服務賽道已經硝煙再起。
-
瞄準私域流量,拼多多會成為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的鯰魚嗎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在如今整個互聯網行業普遍選擇降本增效、收縮戰線之際,各大廠卻紛紛加碼本地生活服務賽道,也足以見得這個領域的潛力。而如今擺在拼多多面前的難題,則是究竟要以怎樣方式入局才能分一杯羹。
就目前來看,拼多多給出的答案,可能會從社群團購這一私域切入。據瞭解,目前快團團本地生活業務的開發文檔中已經可以看到服務商接口,在這裡服務商將能夠幫助本地商家同步和核銷用戶訂單,以及查詢90天內訂單並進行售後。
據官方此前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作為拼多多的社群團購平臺,憑藉“人人都是團長,萬物皆可團”的特性,快團團上線僅一年,便交出了一份GMV達600億、日活1000萬,團長超百萬的成績,成為了商家和品牌的一個推廣和投放渠道。雖然近來快團團方面並未公佈相關數據,但據此次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招商事項的宣傳海報顯示,快團團日活或已達到3000萬,並承諾可提供萬億曝光,幫助80%入駐服務商GMV增長200%、50%線下商家的到店率增長35%。
除了可觀的用戶規模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流量外,快團團鮮明的私域屬性與其所採取的“供貨商+大團長+幫賣團長”多級分銷模式,也可能會為拼多多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提供一個機會。畢竟私域社群的天然就適合“吃喝玩樂”等本地生活服務的種草,而分銷模式則無疑有助於銷售成績的倍數級增長。
而且背靠拼多多,快團團與美團和餓了麼等相比,或在本地生活服務滲入率有待開發的下沉市場,有著更多的可能性。更何況與美團、餓了麼等平臺動輒10%以上的抽傭相比,快團團僅向商家收取0.6%的技術服務費。至於商品的定價、團長佣金等,也均由商家自行決定,這對於商家來說無疑有著不小的誘惑力。據稱為了在前期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快團團還將對早期進入的商家提供客服、流量、選品等方面的扶持。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從社群團購切入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雖然可能是另闢蹊徑,也同樣也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有業內人士認為,快團團與拼多多一脈相承,在攻城略地的同時就已經顯現出隱患,例如發貨慢、售後差、商品真假難辨,用戶體驗等問題。雖然這些都是在電商場景存在的具體問題,但卻反映出了平臺在運營和治理模式上的差距,而這也或多或少可能出現在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中。
此外在社群團購模式中,在缺乏對品牌的認知時,用戶的購買行為更取決於對團長的信任,可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往往則是中小商家佔據大多數。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商家而言,想要在團長的私域中掘金,就必須要面對如何與之建立關係這個問題。
並且與電商直播相同,社群團購也同樣擅長構建消費場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消費可能屬於衝動消費的範疇,一旦用戶“幡然醒悟”也或將會帶來更高的退貨率。更何況在社群團購這個模式下,拼多多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暫時還只能侷限於到店場景,難以向到家拓展。
其實從拼多多並未在主站,而是選擇快團團試水本地生活服務,就能看出其或許還是有所保留。所以拼多多目前對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的態度,或許是“人有我有”,更多考慮的是先佔下坑位、不至於落後。再進一步來說,在自身核心業務尚未受到嚴重衝擊時,對拼多多而言,本地生活服務可能更多是“邊緣業務”、“生態補充”,併為未來先下一步棋。
這款13年前的手機,還隱藏著聯想自研系統的殘光
在這款老機型的配件背後,隱約還藏著聯想自研系統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