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是小米創始人雷軍的經典名言,並且這個比喻幾乎囊括了過去二十餘年來,各路互聯網江湖的弄潮兒如何扶搖直上、又如何轟然墜地。比如曾經在當年加密貨幣浪潮中一飛沖天的“礦機一哥”比特大陸,如今就遇到了現金流危機,甚至淪落到緩發工資的地步。
據多名比特大陸內部員工透露,該公司9月經營現金流仍未轉正,因此將暫緩發放9月份全體員工的部分工資,10月7日假期後再視情況發放。目前在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社區中,就有認證信息為比特大陸員工的用戶透露,工資暫緩一事屬實,目前補發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尚未補發。
遙想當年,比特大陸一度實現了年淨利潤近50億元的成績,甚至宣稱要在納斯達克上市。巔峰時期幣圈曾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全球每十臺比特幣礦機,就有七臺出自這家公司;全網每挖出十個比特幣,有一半以上來自它的礦場”,一度由於比特大陸掌握礦池的算力超過了比特幣全網算力的50%,因此當時也被加密貨幣圈子認為是這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公司之一。
那麼問題就來了,比特大陸是如何走到今天這般地步呢?
作為一家在加密貨幣領域提供產能的廠商,比特大陸主要是研發和製造ASIC芯片,也就是為礦機提供“算力”,以支持以比特幣為主的加密貨幣挖掘。這也就意味著,比特大陸的業績和加密貨幣市場的行情呈現正相關,畢竟加密貨幣行情好的時候,礦工購買挖礦設備的動力就會越強,可一旦加密貨幣的牛市結束,比特大陸的好日子就就隨之終結了。
如今伴隨著全球監管機構的持續加碼,以及加密貨幣參與者的過度投機,這個市場自2017年以來的這一輪超長牛市已然宣告結束,當下的加密貨幣甚至被稱為處於有史以來最長的熊市週期。當熊市情緒蔓延,礦工自然就不會再購買礦機,所以比特大陸也面臨銷售業績不振的情況。
市場萎縮的背景下,無論比特大陸本身的礦機有多先進,需求匱乏的結果就是他們陷入了流動性枯竭的境地,通過緩發工資來保護現金流的操作並不鮮見,甚至同時還能為大幅裁員營造氛圍。事實上,比特大陸本不必面臨這樣的窘境,畢竟同樣是向礦工出售算力,隔壁的英偉達就實現了華麗轉身。而其中的秘密,就是彼時被比特大陸放棄的AI。
沒錯,比特大陸和英偉達的核心業務是類似的,那就是都是賣算力,而且比特大陸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本身也是AI行業最為常用的算力來源。
那麼,比特大陸為什麼沒有搭上如今這一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呢?這就要從2020年比特大陸的分裂說起了。一次不明人士搶奪營業執照的鬧劇,直接將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之間的矛盾擺在了檯面上。
據悉,成立於2011年的比特大陸是由吳忌寒與詹克團攜手打造,在這家公司中,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吳忌寒作為“商業大腦”,來把控市場營銷方向,而來自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詹克團則是“技術大腦”,並且其加盟比特大陸時還帶來了一整支擁有高速低功耗芯片設計經驗的團隊。但在2020年,比特大陸的兩個“大腦”在這家公司的未來這個議題上出現了分歧。
其中,吳忌寒選擇了幣圈路線,想要繼續擴大比特大陸在加密貨幣領域影響力,詹克團則希望帶領比特大陸轉往人工智能方向。最終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宮鬥”後,以“技術大腦”大獲全勝告終。隨後吳忌寒離開比特大陸,並帶走了分拆出的雲算力平臺比特小鹿和海外礦場,詹克團以6億美元收購包括吳忌寒等創始股東手中的股份,並繼續執掌比特大陸。
比特大陸的“技術大腦”獲勝,AI成為了比特大陸的新發展方向,可是詹克團儘管押中了AI,卻選錯了最終落地的場景。智能安防一直是比特大陸AI芯片的重點應用場景之一,其AI子公司是算豐科技,後者的人工智能產品包括AI芯片、AI計算模組,可廣泛應用於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城市大腦、智慧政務、智能安防等人工智能場景。
雖然AI+安防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可奈何這個領域已經有了大華和海康威視這樣擁有深厚底蘊的巨頭。對於安防這樣相對保守,而且主要以B端用戶為主的行業,即使搞定了客戶,項目的實施週期往往也很長,回款的週期則更長。即使比特大陸有技術,但只要沒有形成彼時礦機針對顯卡的降維打擊,想要打動B端用戶就可謂是難如登天。
更不妙的是,比特大陸的ASIC芯片在AI領域完全不是CUDA加持下英偉達GPU的對手。專門為特定應用場景進行優化的ASIC芯片在相應場景確實有著更強的性能,但當下的熱點卻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幾乎就沒有ASIC芯片的用武之地。甚至英偉達的GPU一卡難求、ASIC芯片卻備受冷落,就是當下的現實。
所以似乎是風口踩中的次數多了,就總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酷睿第14代桌面處理器首發評測:再次定義最強
性能再創業界新高,綜合體驗值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