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最近支原體肺炎頻頻登上熱搜,而且支原體肺炎越來越趨於低齡化,多見於5歲及以上兒童,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流行性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其實,溫病學有一個小方子能夠有效的治癒支原體肺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燥邪易傷肺胃之陰,治療時切不可辛溫昇陽,而助其燥氣,又不可過於寒涼,而遏其肺氣。故燥邪之病,治宜甘寒滋潤,甘能生津,寒能勝熱,方用沙參、玉竹、桑葉、麥冬、天花粉、甘草等藥清熱養陰,益氣生津,諸藥合用,甘寒養胃以滋肺金,清熱除燥以保肺陰,陰得滋而火降,液得潤而燥除。
張氏等選擇本院收治的12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採用傳統治療法,觀察組傳統治療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
組方:生扁豆、北沙參、麥冬15克,玉竹、桑葉10克,甘草6克。
加減治療:針對咳嗽患兒加桔梗和浙貝母各10克;針對咯血患兒加藕節炭、白及、白及根各15克;針對胸痛患兒加延胡索、鬱金、枳殼各6克;均加水進行煎煮,早中晚各空腹服用1次。
又有報道將80例支原體感染性肺炎患兒,按照數字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患兒選擇阿奇黴素治療,實驗組患兒則在阿奇黴素治療的同時應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
組方:麥冬、北沙參、生扁豆各15克,天花粉12克,桑葉、玉竹各10克,甘草6克。
如果患兒咳嗽嚴重,則應加用杏仁、川貝母、紫莞、百部,如果患兒咳而氣喘,則應加用訶子肉、五味子,如果患兒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則加地骨皮、知母、胡黃連等。
患兒年齡小於4歲,給藥劑量則為每天1/3劑,年齡4到6歲,給藥劑量則為每天12劑,年齡大於6歲,則應每天1劑,3次/天。
溫病學方劑研究
《溫病學理論與臨證》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具有內容豐富多彩、學術研討深刻、切合臨床實用等特點,充分體現出“傳承中有發揚,整理中見提高”,從而為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特別是新藥開發提供了一部富有價值的精品之作,很適合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閱讀,也是自學中醫和中醫業餘愛好者的良好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