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Creativity綠色創造力
新一季,Green BAZAAR隨著中國的設計者、創造者們一起走進2024春夏上海時裝週,看看他們又帶來哪些不同以往的創意和突破。
放眼本季上海時裝週,我們通過18個設計師的新季作品,發現了一些全新的消費語境下,當代中國設計關於“中國美”的更多答案。
趨勢一
從故土到秀場,
中式元素的人間煙火氣
不再是為了打造懷舊情緒、為了古典氛圍而製造出的中式元素,本季的設計師們沉靜下心來,回溯了自己在這片土地中生活的幾十年中,親眼看到觸摸到的“中國印象”。
結合了當代設計的嶄新語境,用更細膩又融合的筆觸和生活化的口吻,為我們描述出他們眼中真正生動的中國之美。
1
Chén Sifān
——詩意的流動
陳思帆
設計師陳思帆曾就讀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和美國紐約時裝學院,並有在多個國際品牌和設計師的工作室擔任設計工作的經歷,和好友搭檔韓璐於2023年創立了品牌Chén Sifān。
傳統手工打籽繡和鉤針工藝製作的刺繡紋樣融合在了輕盈的絲綢、雪紡之上,中式蕩領的西服套裝也搭配了綢緞長衫的內搭。首次在上海時裝週秀場發佈的中國設計師品牌Chén Sifān在現代感的男裝系列中融入了古典詩歌般浪漫寫意的層次感。
Chén Sifān 2024春夏系列
2
TUYUE
——故鄉的生活氣息
楊盈盈
TUYUE創始人楊盈盈先後就讀於廣美和央美,設計對於她來說像是一場進行中的實驗性藝術行為,反映當下的情緒和觀念,重溫中國風雅。
TUYUE 2024春夏系列以潮汕燈籠和標旗為靈感表達了對故鄉潮汕的回溯,松梅竹蝶的提花、盤扣元素也讓中式美學的熱鬧和煙火氣恰到好處地被呈現了出來。
TUYUE 2024春夏系列
3
HEMU
——讓傳統文化在傳承
楊鳳蕊
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楊鳳蕊一直渴望著對生命的淡定和從容,她從2010年創立以來就一直將人文主義張弛有度地運用到設計中,每一季的主題都在訴說著不同時期的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書法和繪畫讓我們有了更博大精深的審美底蘊,HEMU讓宋代青瓷的色澤、宋徽宗的瘦金體、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這些醇雅的宋代文化穿越到了本季時裝週的秀場之上,也利用了宋錦、雲錦等非遺面料,讓傳統文化的風韻有了一種嶄新的傳承。
HEMU 2024春夏系列
4
JACQUES WEI
——用色彩描述中國韻味
JACQUES WEI
設計師JACQUES WEI在巴黎學習和工作七年後於2019年成立同名品牌,喜歡將古典文化與現代廓形相結合,因桀驁不羈和自由浪漫的設計語言深受矚目。
JACQUES WEI則重點使用最具中國韻味的殷紅,表達沉穩、熱烈的中國女性身上的那股武俠風範,解構重組的古典服飾廓形和東方風情的繁花與飛鳥圖案也和暗駝棕、瑪瑙灰、玉簪綠這些代表性的中式色澤一同呈現在本季中。
JACQUES WEI 2024春夏系列
配飾和生活方式品牌也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從古典中國文化一路走來的致遠哲學。
5
PABE PABE
——讓傳統樂器被“創造”
Pabe Pabe
Pabe Pabe是於2018年成立的跨界藝術配飾品牌,從生活出發,結合現成品(例如插座、樂器、木魚等)與帶有張力的視覺特質來主導每一款的設計。
在包袋上加入琴絃與撥片,PABE PABE賦予了包袋真實的聲音本就極富巧思。而屬於中國的聲音除了箏弦之外,木魚也被巧妙地設計在了極具現代感的包型之上。
Pabe Pabe於TUBE Showroom中的
樂器系列包袋展示
6
L’ELEMENTO
——東方竹,堅韌自由地生長
薛章妮
創始人薛章妮從小受藝術薰陶,母親是非遺傳承人,從事玉雕設計製作工作三十多年。在意大利完成學業後,在2018年創立L’ELEMENTO,“ elemento ” 在意大利語中意為元素,元素源於自然,以此為基礎將品牌結合東方美學與當代設計。
配飾品牌L’ELEMENTO一貫以來都以傳承中國工藝的理念為綱,本季更是以“譜竹”為引,以竹子這一獨特的東方植物講述堅韌的“生長”故事。在新季的發佈現場也用真實的竹子和木質結構搭建的中國藝術陳設空間和玉竹形態的配飾,帶我們穿越回了春風潤物的古代竹林。
L’ELEMENTO 於TUBE Showroom中的
譜竹系列展示
7
XIXINGLE喜行樂
——餐飯茶酒間與器物對話
Renee
主理人Renee一直認為好的設計是有情感的,喜行樂創立於2020年,希望打破對傳統手工藝的刻板印象,從傳統文化中再創新,為生活帶來更多趣味。
在蟠桃漆椅和龍紋掛畫圍繞的空間內,仙鶴和麒麟在器皿上歡樂地跳舞,瓷器生活方式品牌XIXINGLE喜行樂將極具中式的元素與當代生活方式融合,將濃烈的過去與未知的未來交織,這種感覺奇妙極了。蟠桃圖案桶形器皿是冰桶也是花盆,讓中式瓷器不再只和中式餐飲捆綁,也順應現代都市生活迸發出了器皿使用的全新的可能性。
TUBE Showroom中展出的讓廣彩瓷器與當代設計融合的XIXINGLE喜行樂
每個設計者心中的中國美都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呈現出來,讓當下與過去,更和未來相互交織。而不變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器物、與設計的交融和自由舒緩的療愈感也讓我們的內心重新安寧下來。
趨勢二
秀場look也可以很實穿
最近幾年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許多的變化,放下咖啡端起茶飲,工作之餘在城市街道中行走放空,熱愛運動與自然山林為伴……我們不願禁錮腳步,中國的設計者們也更願意迴歸生活、關注自然與生態,從親身經歷的真實感受出發,讓設計更具有當下和未來的實用屬性。
1
WMWM
——俏皮浪漫的山林探索
Mushroom Song
WMWM 由畢業於倫敦時裝學院的設計師Mushroom Song2015年在上海創立,設計師Mushroom擅長從服裝材料本身及其講究的剪裁出發,創造了一種男孩兒氣質的學院⻛格。
當書卷氣的制服與山林探索的故事結合,WMWM本季把經典套裝、水洗單寧和針織衫重新解構,加入抽皺球形肌理,背在胸前的兩件式公文包俏皮又實用,復古風格的休閒戶外元素也浪漫起來。
WMWM2024春夏系列
2
DAMOWANG
——文藝和摩登兼容的層次感
韓磊
韓磊與王炫昌兩位同窗好友在2015年共同創立了DAMOWANG,DAMOWANG取自設計師綽號“大魔王”的諧音,以武俠文化為載體,將復古浪漫的情懷與現代的時尚需求相結合,塑造剛柔並濟的多面女性形象。
DAMOWANG復古的石膏印花和當代感的迷彩印花交相呼應,同色異材質的搭配和相同款式的疊穿搭配為人們帶來了層次感豐富的系列單品,立體廓形的裙裝與褲裝帶來了更具摩登的實用主義。
Damowang2024春夏系列
3
STAFFONLY
——暫停一刻鐘,
讓“打工人”重拾活力
周師墨(左)
溫雅(右)
相識多年並擁有共同喜好的周師墨和溫雅,在2015年畢業後於倫敦創立了STAFFONLY,她們關注尖銳的觀點和概念,嘗試革新傳統男裝設計,以多元的面料和巧思細節為當下的新派年輕人打造更隨性的形象。
STAFFONLY本季的套裝設計中隨處可見,修正帶般的修改痕跡和定位貼紙、受筆記本啟發的金屬環讓衣服也像是筆記本中的活頁紙張。仍舊是都市職場風格,卻開啟“倒帶”特效,為奔走在繁華城市中的時代“打工人”突然按下“暫停鍵”,享受片刻的輕鬆與玩味。
STAFFONLY 2024春夏系列
4
MARKGONG
——摩登職場自由做主
龔子銘
設計師龔子銘畢業於帕森斯設計學院,2018年成立品牌MARKGONG,他想要塑造的不只是人們常說的“辣”,在他看來他設計的核心應該是一個對待生活和工作都無比從容自信的女性形象。
MARKGONG本季的“摩登職場型錄”讓繁忙的職業女性們在嚴肅的職場也不用掩藏自己的稜角,凌厲、強勢的皮革、亮片、牛仔和綁帶元素單品讓辦公室女郎們重振旗鼓,在富有挑戰的工作語境下也能自由舒展。
MARKGONG 2024春夏系列
除了充滿現代感的設計語言,本季的設計師們也將對自然的重視和對生態保護的反思直截了當地在設計之中展現。
5
SHIE LYU
——廢棄材料的更多可能性
悉麓
畢業於帕森斯服裝學院的悉麓在2019年創立了個人品牌SHIE LYU,在代表女性的“she”之間加了一個我“i”就成了shie,想要為女性們造夢,專注手工工藝並通過回收或再利用有缺陷的材料生產的單品,賦予無用廢材全新的生命力。
設計師SHIE LYU用自己拍攝的實驗攝影作品《藏在蝶羽之中的刀》的圖案帶來詭秘且富有侵略性的女裝系列,一貫以來利用廢棄材料和可拆卸結構的成衣設計,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這個中國年輕設計師品牌對“異材質”的實驗性表達,以及對環保和可持續理念的關注與思考。
SHIE LYU 2024春夏系列
6
PRIVATE POLICY
——拯救珊瑚礁在行動
瞿思穎(左)
李浩冉(右)
創始人李浩冉、瞿思穎畢業於帕森斯設計學院,PRIVATE POLICY希望作為當下青年文化的發生口,每一季都能觀察和研究文化現象,希望用設計勇敢表達自己的聲音,制定自己的規則。
PRIVATE POLICY也將視角落在了關注生態系統和拯救珊瑚礁,與非營利組織Reef Life Foundation合作,以珊瑚印花、大面積的亮片和麵料拼貼元素,在歌頌古老生命美麗的同時也在喚醒人們對於拯救自然生態的持續關注。
PRIVATE POLICY 2024春夏系列
趨勢三
“Made in China ”,不再只是製造
中國製造、中國工藝與設計如今已是優質、細膩與高效的代名詞,令世界都讚歎不已。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品牌用他們的設計、剪裁與材質,自信地代表著來自中國的當代設計。
1
PH5
——自信說出:我們來自中國工廠
林維
PH5是林維和張密佳共同在紐約創立的女裝針織品牌。林維與家族針織工廠緊密合作,憑藉高度創新的設計和針法技術,不斷挑戰傳統針織品的邊界,工廠阿姨也經常出現在畫冊中,讓品牌展現的女性形象更加多元。
身處異鄉卻不忘記來自中國的品牌PH5,在新季發佈的展陳空間以“中國工廠”為題用織物牆面掛畫和風水文竹擺設,又拉我們來到了質樸溫馨的20世紀90年代工廠,為我們講述了設計師的母親——一位中國女性從車間一路走來,到現在擁有並經營整個工廠的勵志故事,向人們自信地宣告著來自中國的優質設計和製造足以在走向國際的同時也令世界驚豔。
PH5於TUBE Showroom中的“中國工廠”空間展示
2
XUZHI
——創新與工藝同行
陳序之
設計師陳序之在聖馬丁和多個時尚品牌的學習工作經驗激發了他對面料研發的興趣,2014年在倫敦創立了XU ZHI,品牌個人特色十分鮮明,注重面料的選擇與製作工藝,擅長將傳統工藝再創造。
注重面料研發與工藝創新的XU ZHI,此次通過經典的高定工藝向世界展現著來自中國的手工藝也能織就出現代感的高級定製,用密佈的編繩、刺繡、釘珠、亮片等精良重工的手工藝將材質的觸感展現其中。
XU ZHI 2024春夏系列
3
OUDE WAAG
——被海浪包裹的強大女性
尹經緯
設計師尹經緯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和皇家藝術學院,喜歡靜謐卻充滿生命張力的美,擅長流動的垂墜手法和獨特的面料創新,每一季的設計也喜愛用哲學性的思考探討著衣物與人體的密切關係。
輕柔縹緲的裙裝,貼身且褶皺的流線型廓形就像海浪一樣,是OUDE WAAG以海女文化為靈感,訴說著女性之間的情誼結成的強大族群力量和獨立堅強的女性精神。
OUDE WAAG 2024春夏系列
4
XANDER ZHOU
——展望跨物種多元共存的未來
周翔宇
2007年設計師周翔宇在北京創立了個人同名品牌XANDER ZHOU,他是第一個登上倫敦時裝週的中國男裝設計師。設計強調模糊性別和凸顯多元化,以大膽前衛的創造打破服裝原有比例,喜愛重解服裝結構。
XANDER ZHOU則把目光放眼於智能科技,將這場有關全人類的跨物種的未來想象呈現於本季設計之中,模特們有的戴著頭盔面罩,有的擁有六隻手臂;足以應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機能風服飾出現在秀場之上,花萼結構的六瓣領口、用於組裝飛行器的機翼鉚釘也在制服中出現,設計師似乎在展望著物種多元共存的未來時代。
XANDER ZHOU 2024春夏系列
5
Comme Moi
——歲月沉澱的中國超模之路
呂燕
Comme Moi是2013年超模呂燕轉型設計師創立的女裝品牌,希望通過流暢利落的剪裁和高級質感的加持,讓現代女性在家庭與職業中找到生活和精神皆豐盈自如的狀態。
從國際迴歸的超模呂燕創立的Comme Moi則迎來了10週年,本季借鑑自男裝構造的肩部廓形被運用至一系列上裝,無論是更具禮服儀式感的裹身拖地長裙,還是Disco浪潮中的窄腿喇叭褲,都在表達女性身體裡的硬朗內核與獨立自主的精神。
Comme Moi
2023秋冬現場
老牌中國模特現身Comme Moi 2023秋冬後臺
上海時裝週的閉幕秀在英國品牌Stella McCartney上演的超模瘋狂搶椅子大賽中熱鬧地落下帷幕,在中國設計走向世界的同時,世界也正在看見中國。如今的中國設計不再拘泥於單一體現各類元素的符號,而是著重於表達全新的屬於當下中國人的生活態度。
在Stella McCartney秀場上超模們
正在進行搶椅子游戲
當代的中國美,是迴歸生活深入感受生活之後的反芻和解讀,靜心回溯後再次發聲的中國設計充滿了更多元也更細膩的表達方式。不同於以往天馬行空的創造,在新消費形勢下,注重細分場景的需求和更能夠被長久地在生活中使用也成為了設計者們必須要學習的新功課。
無論是對過去傳統文化的懷念與傳承,還是著眼於當下,讓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都能因為美好又實用的設計而變得更加精彩,或者是提前思考未來,關注生態與物種環境的可持續性,每一位設計師都在盡其所能地熱情發聲,把中國文化中的以人為本、舒適自然、從容慢生活的腔調融入設計。讓設計在各式各樣真實的場景中被應用,輕鬆愉悅的實用主義和宏大世界觀下可持續性的責任感終將成為中國設計中新的一抹亮色。
致力於傳遞本土創意力量的
Tube Showroom
除了秀場之外,扶持設計師打開與買手店、消費者之間溝通渠道的各類showroom每季也接納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專業買手們。
Tube Showroom由DIA Creative Communications 發起,已經經歷17季,在本季2024春夏從“溯源”的視角出發,在DIA旗下2300平米的零售實驗空間DIA UNDERGROUND(上海新天地時尚二期B2)裡,舉辦了以「來龍去脈ORIGINS: NOWHERE but NOW HERE」為主題的新季發佈展陳會,將關注度聚焦在了根植於東方文化背景下的獨立設計師們。同時,還聯合ZENUS ART STUDIO,藝術家和音樂人等創意人士,發起了跨領域碰撞,配合現場表演及中式傳統活動打造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讓來自中國的創意能量共同生長。
出品
Green BAZAAR
芭莎文化創新部
總編輯:沙小荔
出品人:董雲燕
監製:徐寧
編輯:Rita Hu
撰文:Joycee、Rita
實習編輯:眾九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