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太蠢,究竟是誰的問題?

角色太蠢,究竟是誰的問題?
“厭蠢”的情緒,在觀眾心中已經壓抑很久了。
越來越多的劇集中在強調“男女主雙A,智商在線”,這彷彿已經是觀眾對於人設的基本要求了。在這種情緒的席捲之下,體現出的其實是觀眾對於編劇的更高要求,不要為了甜甜的戀愛,就寫一個戀愛腦、一根筋的角色;不要為了製造衝突就讓角色突然智商下線,“蠢”已經是觀眾的雷區了。
編劇們已經明確知道觀眾不喜歡“蠢”,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這樣的角色出現呢?觀眾都已經能感覺到問題,那編劇在創作的時候,自己感覺不到嗎?為什麼還是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帶著這些問題,娛理工作室聯繫到了編劇汪海林和編劇秋杉(化名),二位均表示,“蠢”背後的原因,紛繁複雜。

真蠢還是看起來蠢?
劇集作品中,總會出現一類角色,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用自己的錯誤去凸顯主角的機智,在一些警匪劇中,總有一兩個人搞不清楚主線任務是什麼;或者一些觀眾一下子就看得出貓膩的地方,主角卻選擇性忽略,並在最後被這點貓膩一擊斃命;亦或者主角人設左右搖擺,智商忽高忽低,這些現象最後被觀眾總結為“蠢”,而在“厭蠢症”爆發的如今,觀眾的忍耐也到達了極限。

觀眾感覺到角色很蠢,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其一:“或許編劇只是想寫一個善良、單純、沒有心機的角色。”汪海林說,確實有這種類型的角色,並且總是出現在女主角的身上,用自己的善良去感化其他人的惡行,觀眾口中的“白蓮花”,就有這樣的感覺。

編劇在創作的時候,其實沒想把角色寫蠢,但是演員的表演出來,觀眾看到的可能就不一樣了,“編劇寫的是單純,演員演成了傻,同樣的角色,不同的演員可能就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有時候編劇也很冤枉,我寫的並不是智商低,就是善良、淳樸、不諳世事,怎麼觀眾看起來就是蠢呢?”這可能就是演員對於角色理解的不同。

其二,則是一個戲劇的基本人設叫做“好心辦壞事”,編劇經常會運用這樣的方式去寫人物和製造戲劇衝突,這其中的“好心”和“壞事”之間,就很容易產生觀眾覺得很蠢的空間。

每一個編劇在把握人物的時候,都需要不斷地去研究人物和事件的合理性,“我覺得我們經常要反問自己,我這麼寫固然他善良了,那他會不會就是個傻子呢?”汪海林說,這樣的反問在創作期間,會給編劇更多的思考,去反覆驗證戲劇衝突和人物塑造會不會有不全面、不周到的地方。

“不得不承認,也有的時候,就是編劇能力不夠。”秋杉說,“有的時候,如果不降智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超出觀眾預期的變化,這種情況就會產生人設傷害。”比如男女主角的關係必須破裂一下,才能往後推進故事;朋友之間必須有矛盾產生,才能和好,這些矛盾的製造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降智”的情況。

以往的韓劇還沉浸在愛情故事之中時,觀眾常說8集定律,也就是在第8集,一定會有親吻或者男女主角感情升溫的事件產生,如今,雖然韓劇不再拘泥於愛情,但這樣的定律也還存在。

秋杉在看《驚奇傳聞》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感覺,在劇情中段的時候,主角們的智商突然下線了一下,出事之後,主人公一定會再得到一波buff,繼續將劇情推向高潮,“其實我當時瞬間就有點沒耐心看下去了。”

這種劇作的技巧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存在,但是編劇如何將其處理得合情合理,並且不通過傷害人設的方式推進劇情,是很考驗編劇的創作能力的,觀眾心中覺得某一個角色的“蠢”,其實也就是編劇能力有待提升的信號。

其三,則是一種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也和編劇的創作能力有關,一些編劇在去立人設的時候,為了能讓角色在整部劇中有完整的成長線,所以,在前期會故意讓角色幼稚一些,去犯一些智商不在線的錯誤,但實際上是為了凸顯後期人物的成長。

“菜鳥的成長,必定要寫他前面怎麼菜,但是菜到一定程度,觀眾其實已經失去興趣了,犯錯很正常,但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汪海林說。

為什麼編劇寫不出好看的成長線?
大部分的劇集作品都會談及人物的成長,且因為劇集長度的原因,人物的成長往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成長這件事,在劇集中必然發生,但是在電影中不一定。”秋杉說,在大情節的電影中,比如《疾速追殺》,主人公從頭到尾沒有什麼特別的任務成長,就是靠事件在不斷地推動故事發展,再比如《福爾摩斯》《保羅》,也同樣是靠一個一個的案件去引導觀眾看下去。

除了大情節之外,小情節則是對大情節的突出特性進行精煉、濃縮、刪節或修剪。對於小情節的處理多是主人公向內的挖掘,主人公經過一件小事,有了一些向內的矛盾,這種矛盾主要出現在人物性格上,最終他克服了這個矛盾,然後完成了人物的成長。

“很多創作者都是按照這個規範去創作的,本身沒有錯,但是他沒有考慮到當下觀眾的感受變化。”汪海林解釋說,觀眾認同的人物成長,一定不是完全符合戲劇規律就可以,而是要隨著社會發展,有一些改變和變化的。

比如《娘道》,從戲劇創作角度來看,劇本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結合觀眾的解讀,這部劇簡直就是到了可怕的程度,編劇的創作要理解現在觀眾的視角,如果只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可能就會有一些問題。

汪海林介紹,早年間,國產劇的人物很重要一部分是在學習日本,會有很多失敗男性的形象,但最終他會獲得最美女性的青睞,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情況,但實際就是在安慰男性。韓劇也是如此,很多家庭主婦與帥哥、富家公子的愛情故事,這其實也是一種對女性的安撫,這兩種情況實際上都是和他們的國情與社會情緒有關。

觀眾想在文藝作品中去享受一種不一樣的體驗,帶入到現在觀眾的視角,一味地去寫蠢笨、資質平平的人,觀眾不會喜歡。符合現在社會情緒的成長,更多的需要去考慮不公平力量下產生的錯誤和挫敗感,而非個人原因、性格形成的失敗,在如今的社會壓力之下,這種無力反抗更能擊中觀眾的內心。

在編劇制度方面,日本、韓國的主筆編劇一定是在行業中摸爬滾打多年的,大部分是師傅帶徒弟的制度,秋杉認為,“編劇一定是應該具備一定的人生理解,認清什麼是命,理解社會邏輯,才能去寫好人物的轉變的。”

但如今,國內的編劇大多數比較年輕,責編也都是剛畢業的學生們,製作公司的製片人也不一定完全懂內容,缺少了老帶新的傳承,一切只依靠年輕的編劇們去創作和把控,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創作理念需要提升
有一次,汪海林和黃建新導演聊天,他問起現在的年輕導演們怎麼樣,黃建新導演認為,年輕的導演們拍得很好,但好像沒有形成體系。

汪海林點頭,“體系”確實是挺重要的東西,編劇要對經典文學作品有全面、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對現當代的文學作品也有自己的理解,包括國外的經典名著、各種流派、風格等等,然後去形成文學體系。

“很多年輕的編劇某一部作品寫得不錯,但你會發現,他其實體系上有一定的問題,沒有一個穩固的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礎。如果編劇只是靠本能、靠感覺讓角色走到哪兒算哪兒,那未來,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創作體系需要不斷地積累,編劇的能力才會有基礎的穩步提升,創作一定是要去探討可能性和更優解的,早些年,為了收視率和熱度,很多編劇都會把劇情寫得很狗血,把角色設置得很蠢,就是為了讓觀眾生氣、著急,以達到更高的收視率,這樣的極端化商業訴求干預創作的情況,在近些年還是有了一些好轉的。

互聯網興起時,為了留住觀眾,總是在反覆地說“黃金前3集、生死6分鐘”,雖然這樣的創作方式被一眾編劇批判,是不符合創作規律的,但也不可否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影響下,編劇們更有緊迫感,確實在用盡渾身解數的情況下, 有很多精彩的內容產生。

但很快,長劇就出現了後期乏力的現象,劇情要不斷的跌宕、反轉再反轉,編劇就會出現創作困難,隨即出現了為了反轉而反轉,犧牲掉了劇情的合理性,“長劇的創作對編劇的創作經驗要求很高,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只靠才華,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經驗的編劇會讓人物緊緊地圍繞著劇作的中心思想,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事件和人物就有了方向,所有的東西都跟主題息息相關,不會出現搖擺,人物自然也就有了一個基準線和底色。

很多角色讓觀眾覺得蠢,其實就是沒有做好這一點,人物不斷地在搖擺,時常偏主線,觀眾的觀感就會受到影響,“再加上可能製作方留的時間不夠,編劇沒辦法反覆思考和推敲,或者編劇提供瞭解決方案,但需要大量的製作經費去滿足,種種原因之下,一個愚蠢的角色就產生了。”秋杉說。

觀眾的“厭蠢症”發作,其實也是對於編劇要求的提高,套路的劇情設定一定套不住觀眾的心,僅僅使用戲劇創作技巧去敷衍了事的行活兒,最終也會被觀眾厭棄,編劇本身並不該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職業,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需要每一位專業編劇的努力。

喜歡本文,別忘記點個“在看”支持一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