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到之處常有新梗誕生、宣傳期在個人微博和採訪裡的輸出紛紛衝上熱搜、微博評論區裡雲集了不同屬性的粉絲……集結了這些特性的藝人往往會被劃到流量藝人陣營。
而最近和流量二字產生關聯的竟然是演技派“老戲骨”於和偉,在“叔圈”這個概念誕生了幾年後,今年52歲的於和偉以#於和偉 叔圈天菜#的高位熱蒐證明瞭自己經久不衰的魅力。
於和偉怎麼突然成為叔圈頂流了?帶著這個疑問,娛理工作室在電影《二手傑作》的宣傳期見到了於和偉,30分鐘短暫的聊天之後,我們找到了答案。
“叔圈”的立圈基礎,大抵就是出眾的業務能力,以及歲月沉澱後的那一份人生智慧——這是半小時的聊天中,“叔圈”代表於和偉給娛理工作室的一大感受——他聊起表演、聊起生活時總是侃侃而談、言之有物,全方位地展現出“中年得粉”的原因。
作品和優秀的表演是一切喜愛的基礎。出道24年的於和偉在觀眾心中一直是品質演員的代表,往近了說有《堅如磐石》《懸崖之上》《覺醒年代》這樣的代表作,往遠了說還有為他帶來“主公”這一暱稱和“接著奏樂接著舞”這一熱梗的出圈角色劉備。
在前幾天的推送中,我們聊過演員到最後拼的是理解力這一話題,而於和偉能不斷奉獻好作品,正是因為他對錶演、對戲劇有很深入的思考。
以於和偉最近監製和主演的《二手傑作》為例,影片最後的那場墜樓戲就是於和偉自己加的。
在原劇本中,於和偉飾演的馬寅波本打算跳樓尋死,後來在勸說別人不要尋死的過程中與自己和解,也順利救下了尋死的小姑娘,但於和偉建議,最後加一場馬寅波的墜樓戲,增加劇作的荒誕感,“當他意識到自己跟自己和解了,他完全可以走下大樓的平臺的,但是有時候就是這麼弔詭這麼荒唐,他就下去了,這個電影就是要意想不到,讓觀眾的心剛剛上去了,忽悠又下來,我想說有的時候生活也是這樣的,最後你要有一個急轉,你要有一個意外,你要有一個意想不到,這個東西可能才會讓人去思考。”
墜樓戲裡於和偉想到的是生活有時候就是如此出其不意,在另一場和倪虹潔的吵架戲裡,於和偉同樣加入了生活經驗。兩夫妻本是為兒子封筆了不寫書了而吵架,結果吵著吵著開始吵起來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這場戲被很多觀眾評價吵出了真實生活的窒息感。
於和偉說,這場戲其實就體現了何為荒誕諷刺喜劇,“有人說生活永遠比戲劇荒誕,我們就儘可能找到在生活當中兩口子吵架到什麼程度,甚至我覺得吵偏了恰恰是很好玩的,吵偏了,吵到生活中去,吵到幾年前,吵到柴米油鹽,吵得雞飛狗跳,吵到對方的家人,吵到兩個人的世界觀,這多好玩,所以我當時的一個理念就是要把這些擱進去,有荒誕又很正常,我覺得一定會讓很多觀眾共情。”
老戲骨之所以為老戲骨,就是這些人生經驗的沉澱被融入到表演和劇作裡,值得細品。
優秀的表演為於和偉圈粉無數,中年得粉與年少成名的心態肯定不同,在粉絲的熱情席捲而來之時,於和偉認為一切都是暫時的,“熱鬧也是暫時的,都會歸於平靜,歸於安靜,歸於寂靜。”
甚至對於拿獎這件事,於和偉也說沒有野心,不應該用這件事困擾自己,人要知足常樂,多跟自己比,“野心是對自己的,我還可以達到一個什麼狀態,是不是做那個事讓自己覺得有點意思,我挺為自己自豪的,我覺得就夠了。”
這種平靜的心態與他如今的熱搜體質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照,有人追星追鮮衣怒馬意氣風發,而於和偉這種過盡千帆舉重若輕,確實是另一種魅力。
過硬的業務能力是基礎,但讓於和偉在“叔圈”脫穎而出的原因還是他的開放、親和的態度,積極和觀眾網友互動對作品角色的理解,回應觀眾的關注點與熱點,在互聯網做“活人”。
如今打開於和偉的微博評論區,你可能會進入一片新天地:高讚的評論裡,粉絲對他的稱呼不再是於老師,而是“公主”“老婆”這些明顯帶有泥塑、“調戲”性質的稱呼。
在國慶期間一條分享日常的微博裡,於和偉因為曬出了一張內八字坐姿看電影的照片,被粉絲大呼“寶寶你太可愛了”,這條穩坐微博熱評第一寶座的評論很快出圈,在多個社交平臺引發討論。很多網友不明白於和偉怎麼都會有媽粉、泥塑粉,這條熱評下也有網友調侃道——“老於:又是被評論區嚇死的一天,都欺負我。”
儘管網友們紛紛表示目瞪口呆繼而為於和偉看了評論後的精神狀態擔憂,但其實他本人卻接受度很高。
從微博誕生的“公主”梗,後來還出現在了電影《二手傑作》的首映現場,於和偉被粉絲當場叫“公主”,對於主公變公主,於和偉表示,這個稱呼其實是一種想象,“把你想象成他們喜愛的樣子”,所以被叫公主也是“喜歡我的人的自由”。
這個回應不僅情商高,也說明於和偉對藝人的身份有一種清醒的認知:明星的公眾形象並不等於他本人,其中一定包含了觀眾想象的投射。所以他也願意發揮一份娛樂大眾的作用,而不是以藝術家自居。
叫他一聲公主,他敢應,某種程度是中年人走出舒適圈,和年輕人打成一片的勇敢嘗試,於和偉用自己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了新媒體時代的社交平臺氛圍、語彙的變化。
於和偉告訴娛理工作室,面對微博評論區裡各種屬性的粉絲,他的第一感覺其實是好奇、不懂,那就第一時間請教自己的宣傳工作人員,問問網友們到底在幹嘛,如今他會經常跟身邊的工作人員請教,“因為現在的互聯網真是日新月異,你不懂就要學,瞭解下來之後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於和偉不僅積極學習和理解如今的互聯網新玩法,還立刻實踐起來,在微博上我們能看到於和偉從網絡失蹤人口到8G衝浪少年的成長史——
在《堅如磐石》上映前,於和偉在發佈電影花絮後突破性首次回覆了4條微博評論區的內容,結果因為不熟悉這個互動玩法,還將評論轉發到了微博,網友們驚喜於和偉居然會回覆了,話題詞#於和偉竟然會回覆評論了#一舉登上熱搜主榜19位。
此後於和偉逐漸打通了任督二脈,線上線下都開始不斷造梗。比如在新浪第一次體驗了何為掃樓,他在微博分享掃樓搞笑二創視頻“第一次搞清楚掃樓是個啥活兒,但是今天這‘樓’有點掃亂了”。他發了一條對鏡自拍的日常生活微博,感慨在繁忙的路演中不知道人在哪裡身在何處,也登上熱搜榜,展現了宣傳期演員的繁忙日常。
在這個過程中,微博網友觀眾和一些文娛媒體、電影博主、娛樂博主也開始考古、挖掘於和偉的過往,於和偉都會第一時間在微博積極回應,比如大家調侃#於和偉私下穿吊帶#,很快就收穫了#於和偉 坎肩吊帶背心這麼不好分嗎##於和偉科普吊帶坎肩的區別#這樣幽默可愛的回應,展現萌叔的魅力,拉近與網友的距離。
人到中年如何拒絕油膩和爹味?第一步大概就是面對新生事物要保持好奇心和包容學習的態度,主動擁抱年輕人世界的於和偉,和愛他的網友們是雙向奔赴。
做演員和做“叔圈頂流”這兩件事上,於和偉的心態其實是很統一的——
聊起如何表演,於和偉的經驗是跟著感覺走:“表演有的時候需要理性地做一些功課,分析出來劇本的意義何在,人物的內心如何,每場的功能設置,但是你把這些分析完之後還要劃掉它,劃掉成一個人,我在這個規定情境裡、在這個故事裡去行走,我覺得當你行走的時候你不會考慮那麼多,具體我在每一場戲的表現的時候,我沒有另外一個腦子出來想那麼多,就是跟著感覺走,多好的一句話,是吧?”
如今被很多網友喜愛,公主、daddy各種稱呼都有,於和偉的想法是去感受:“真的挺好玩的,感受就好了,有的時候說不清,很多東西我覺得說太清楚了,可能就不對了,反正我有我的感覺。”
歸根究底,順心而為,做真實的自己,這也是成為“內娛活人”的最終奧義。
在如今“流量為王”的網絡環境下,中生代實力派演員容易被“流量”淹沒,於和偉的流量奇蹟能被複制嗎?
在娛理工作室看來,這類品質演員有過硬的業務能力,有國民認知度,有生活積累,有閱歷沉澱,更有煙火氣兒,與微博的社交、分享屬性天然契合,他們可以像於和偉一樣,積極跟網友互動起來,展現更真實的自己。不僅能讓自身被更多人看見,更能助力作品破圈——
《堅如磐石》上映期,對於作品中的出圈熱梗,於和偉會第一時間回應解讀,比如 #於和偉 荔枝甜##於和偉回應被叫荔枝甜#等多詞熱搜上榜;電影中的高光戲份“噓”,於和偉兩次發在了微博上,並解讀角色“是活人就有情感”,最終實現了戲紅人也紅的雙贏效果。
再例如今年王傳君、孫陽也在日常以及《孤注一擲》宣發期在微博評論區、超話裡和網友互動,接地氣、有網感,被年輕網友共鳴,拉近了彼此之間的社交距離,讓作品、角色以及他們自己在微博上更多地“被看見”。
這個互聯網就是要玩起來才有意思,接著奏樂接著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