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肺與血管問題
[ 血液淨 百病消 ]
為什麼秋季易傷肺
肺通過鼻與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秋季由於早晚比較涼、溫差比較大,乾冷的空氣容易侵害和損傷粘膜導致呼吸道疾病發生。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我國自古有燥令傷肺之說,可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
根據五行學說,五臟中的肺,對應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開竅於鼻。故外感燥邪多從肌膚、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開始。陰虛內燥多由機體陰精虧虛而所致。因此,秋季要以潤燥、養陰、潤肺入手養生,而又因肺功能在秋季時處於旺盛之期,因此,養肺的同時別忘記了平衡機體,還要適當加強對肝臟、心臟及脾胃的養護。
傷肺的行為
一 | 肺怕濁氣
肺非常喜歡新鮮的空氣,到大自然裡走一走,就是很好的養肺方法,但是生活中很多細節的濁氣,被我們忽略了。有一些地方,長年見不到陽光,濁氣很重,我們不要輕易進入,避免濁氣傷肺;藏在箱底的舊書、舊衣服等物件也帶著濁氣,應該先曬一曬太陽。
二 | 肺怕大便不通
肺與大腸相表裡,適量多吃一些蔬菜,按摩腹部,保持腸道暢通,這樣就會避免體內積熱,引發肺熱咳嗽、發燒等問題。
三 | 肺怕燥熱
秋季燥氣當令,肺很容易被燥氣傷到,此時的飲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燥熱的食物,比如油炸、燒烤類的食物,避免燥熱之氣傷到肺,出現乾咳等問題。
四 | 肺怕寒
寒飲冷則傷肺,肺既怕衣服穿太少,寒氣從毛孔裡侵入,讓肺受傷,更怕我們喝冷飲,直接把寒氣送進身體裡,讓肺受傷,導致肺寒咳嗽。
五 | 肺怕悲傷
悲則氣消,過悲則傷肺,逐漸進入深秋,萬物開始蕭瑟,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悲傷的情緒,此時我們要收斂心神,靜養,讓情緒處於比較平和的狀態,氣血通暢,有利於秋天肺氣的肅降,避免生病。
肺與血管的關係
秋季早晚溫差加大。這樣的變化,會導致人體免疫細胞倦怠,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影響肺部通氣功能;使血管的劇烈收縮使血管壁上附著的斑塊脫落,斑塊隨血液流到狹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等,這些都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因素。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問題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
特別是氣溫驟降時,要注意及時添加衣服。洗漱用溫水,如廁時穿暖和。沐浴前先讓浴室充滿熱氣,等浴室溫度上升後再入浴。
多吃高纖維綠色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高纖維綠色食物,少吃油膩食物,禁忌菸酒,膳食總體上要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可常吃黑木耳、銀耳等。
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耐寒能力
可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等。紫外線照射可使機體產生維生素D3,它與鈣相互影響可控制動脈血壓。
控制情緒
過度疲勞、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腦血管病。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鬱、悲傷、恐懼和受驚。
淨化血液
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升高,就會堆積在血管壁上,影響血液的流通。而人體是依靠血管輸送養分和血液的,如果血管被堵,那麼身體自然就會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比如說常見的“三高”。
所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首先應該使血液乾淨,
要治療心腦血管病,養護血液是無法逾越的坎,也是緩解心腦血管病的辦法。
↑↑點擊上方圖片可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