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藥遲遲沒有效果?服藥時間不對,藥效減半,請掌握4個服藥原則 中藥遲遲沒有效果?服藥時間不對,藥效減半,請掌握4個服藥原則作者: Admin / 2023 年 11 月 20 日 中藥之所以能養生、保健、治病,是因為各種中藥具有天然的特性和作用。也就是中藥天然的“偏性”,它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和“歸經”。 中醫養生離不開中藥保健,中藥保健就是利用中藥天然的偏性,進行辨證施補,調理和糾正人體氣血陰陽的盛衰。中藥保健雖好,但有幾類中藥也是不建議喝的,嚴重還會傷肝,一起來看一下吧。 服用中藥會傷肝? 吃中藥可能會損害肝臟。 肝臟承擔著代謝和解毒的重任,藥物成分的代謝和排洩依賴於肝臟,尤其是在中藥動物中藥和礦物中藥中,可能會讓肝功能受損。 長期使用中藥容易影響肝臟的代謝排毒功能,胃能代謝和排出的藥物會在肝臟中累積,時間久了便會給肝細胞帶來傷害。 請停止喝這7種中藥,或被醫生列入傷肝“名單”,不妨瞭解下 1.何首烏 何首烏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中藥,營養價值非常高,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生髮烏髮。 現在生活中許多人都受到脫髮的困擾,因此在生活中會選擇吃何首烏。 但要注意的是,口服何首烏或製成藥劑都可能導致肝臟出現損傷,長期大劑量或長期連續服用也會增加肝臟病變的風險。 服用何首烏千萬不要盲目使用,正常情況下人體所能承擔的何首烏量非常少,而保健品當中何首烏每日用量不得超過1.5~3克。 2.黃藥子 黃藥子具有涼血、降火、解毒的功效,服用黃藥子之後容易出現咽喉、舌頭口腔有灼燒感,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服用黃藥子時要注意用量,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服用,能夠減少對肝臟的傷害,切記不能胡亂服用。 3.白果 所謂的白果,其實就是銀杏果的果實,進入人體之後,可以達到潤肺止咳平喘的效果。但是,如果沒有經過處理,可能裡邊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擅自服用會導致腹脹甚至肝中毒等症狀。 白果炒熟之後毒性會降低,但是成年人一次不要超過10粒,兒童不要超過5粒,五歲以下的兒童禁止食用,出血患者和體虛患者也不適合吃。 4.三七 三七廣泛種植於中國的一些山區和農村地區,它常被用作民間食譜,用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消腫,創傷後止血和強身健體,然而,頻繁食用三七會導致肝中毒。 三七的毒性進入人體後,會對肝靜脈內皮細胞造成損傷,進而導致靜脈阻塞,醫學上稱之為肝竇阻塞綜合徵,其臨床表現為肝腫脹、腹水和黃疸。 醫生提醒我們藥物是三種毒藥,我們需要了解傳統中醫的優點和缺點,艾草葉、銀杏葉、何首烏和三七等四種中藥已被醫生列入肝損傷名單,我們應該理解。 5.艾葉 艾葉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性質屬溫,味道稍微有些偏苦,可以起到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同樣能夠外用,發揮一定的祛溼止癢效果。 但艾葉內存在一些水溶性成分,長時間使用艾葉在其中成分的影響下,容易出現肝臟損傷影響。 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可能會誘發肝硬化等病變問題,因此大家在平時要儘量避免長期使用艾葉。 6.千里光 千里光這一中藥材主要適用人群為痔瘡患者,有助緩解外界炎症性細菌侵入而引起的生殖系統病變問題,具有強大的抗菌、解毒效果,與西醫學消炎藥物功能相似。 但在服用期間也要根據自身的生理性需求以及不適症狀適當選擇,以免過量服用,加劇自身胃腸道所承受的壓力負擔,紊亂整體膽汁分泌狀態,誘發炎症疾病。 7.麻黃 麻黃目前適用於臨床中最常見的一種藥物,對於肺炎或者是感冒都會使用到麻黃,具有平喘止咳的效果。 但麻黃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具有導致高血壓引起精神錯亂,甚至是造成肝毒性的副作用。 在使用麻黃的時候,一般就需要加用其他的藥物,不能單獨使用,否則對身體的危害是巨大的。 中藥遲遲沒有效果?服藥時間不對,藥效減半,請掌握4個服藥原則 1.忌飲酒 通常情況下,酒精進入體內後需要被肝臟代謝成乙酸,然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需要幾個小時來完成。 如果在喝中藥的同時大量飲酒,肝臟就無法集中全力吸收藥材中的營養成分,導致藥效大幅度下降。 並且,酒精不一定會與哪種中藥發生作用,有可能引起人們的中毒反應,帶來生命危險。 2.避免過度勞累 在服用中藥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避免久坐、久站、熬夜。對於前列腺炎等患者來說,久站或久坐可加重病情。而經常熬夜可損耗腎精,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隆,影響疾病的恢復。 3.忌食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會阻礙腸胃對中藥的吸收,進而減低藥效。所以,服用中藥的時候,儘量不要食用油膩食物。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患有高血脂症、高血壓、胃病等疾病的患者,更不能將油膩食物與中藥同食,否則不但會影響藥效,還會加重原有的病情。 4.把握服用的時間 很多人飯前空腹服用或飯後飽食服用,最容易嘔吐,既影響進食,又影響營養和藥物吸收。 服用中藥要堅持“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的原則,在兩餐之間取其“中”,即上午10點、下午4點、晚上9點左右時用藥。 此時,既是飯前又是飯後,既不影響進食,又不耽誤服藥,在身體獲得豐富營養的情況下,更益病體康復。 患者在用藥的時候一定要科學用藥,不能偏聽偏性,中藥不是無毒無害的,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謹記中醫的囑咐,瞭解中藥的藥性,服用的時間,千萬不要擅自加大中藥服用劑量,因為使用太多可能會對身體症狀治療不利,也會引發各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