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葉天士十幾歲便已成名,將近八十歲才去世,一個絕世大高手有六十幾年的時間薰陶兒孫,葉家卻仍難逃沒落的宿命。
絕大多數人幹得都是孫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的勾當,將先輩、老師的經驗、技法藏著掖著,絕不示人,被人知道了,自己賴以生存的飯碗便保不住了。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批評當時的醫生: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仲景先師批評的醫生在當今社會比比皆是,仲景先師指出的問題在當今中醫界蔚然成風。今天,我們暫來說一說,“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的問題。
1:世家:高水平中醫的長久、持續傳承發展似乎從古至今就沒有過成功範例
“各承家技,終始順舊”,意思就是單純依靠祖宗傳下的技術混飯吃,固步自封,抱殘守缺,不求進步。中醫是一門歷史悠久的醫學,而氏族制度綿延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中,自然便會有許多的醫學流派是以家族的形式進行傳承的,而“中醫世家”也便成了一個很高大上的詞。歷史上有些大高手確實有世家背景,如錢乙曾跟隨姑父學醫,葉天士祖父、父親皆為名醫。但縱觀歷史,可以看到,更多的大高手並不是世家出身,而是本家族的“醫一代”。細細算來,從遇長桑君的扁鵲,到保密工作做到家、不傳兒子的公乘陽慶傳醫於倉公淳于意,到受學於同郡張伯祖的張仲景,到金元四大家,到大多數確實有高水平的明清醫家,幾乎都是拜師沒有血緣關係的名醫,甚或自學成才,而成為了本家族“第一代高手”。非世家傳承的成才率似乎比世家傳承要高許多。而世家難出大家,似乎是中醫一直以來的一種尷尬情形。
但無論是非世家還是有世家傳承的高手,總有一個魔咒伴隨著他們,即大高手們的水平超過了祖輩、師父,卻很難在兒孫、徒弟中被繼續超越,甚至維持既有水平的傳承與發展都做不到。歷史上最成功的非世家傳承發展實例可能要算劉完素——朱丹溪這一支了。劉完素一傳荊山浮屠,荊山浮屠再傳羅知悌,羅知悌三傳朱丹溪,朱丹溪為金元四大家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再然後,朱丹溪還有個徒弟戴元禮水平能排得上號,再然後,就基本沒有然後了。
而最成功的世家傳承發展實例,當屬清朝末年的孟河醫派,有費、馬、巢、丁四大家族,多有名醫輩出,然而仍是曇花一現,三代以後,逐漸沒落。更多的情況是,高手的水平在徒子徒孫中連三代都維持不了,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有世家傳承的最傑出人物葉天士了。葉天士十幾歲便已成名,將近八十歲才去世,一個絕世大高手有六十幾年的時間薰陶兒孫,葉家卻仍難逃沒落的宿命。在葉天士“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那略帶激將的提策之後,兒、孫雖亦醫術精湛,卻終究還是走了下坡路,葉氏一族終至湮沒無聞。我們似乎只能把這歸結於葉天士天縱英才,創造了醫學史上無法逾越的高峰,後人比肩無望,心灰意冷,只能抱球往下滾了。
不論是白手起家的高手,還是有世家傳承的高手,均逃不出自身的高水平醫術無法持續傳承、更奢談發展的命運。高水平中醫的長久、持續傳承發展似乎從古至今就沒有過成功範例。這是為什麼呢?
2:高手:思維與理法是高手之所以為高手的關鍵所在
一個人的素養決定了他的人生追求,若這個人胸無大志,整日只是思量著如何吃飽飯的問題,那他從事一門行業的目的也僅僅停留在瞭解決溫飽問題上,這就註定了這個人只會去關注他所從事的職業中各種可以給他帶來即時利益的技術,而不會去追尋技術背後的“道”。
在古代,雖然有范仲淹“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名言為醫生群體掙了莫大的門面,然而習舉子業仍然是絕大多數文化人的追求,許多大醫家亦是科舉屢屢受挫才轉行做了醫生。醫學並不是熱門專業,精英人才大多不會學醫,醫生隊伍的人才素質並不高;而且醫學的准入門檻也不高,沒理論沒知識、拿著幾個偏方秘方便可走街串巷的鈴醫遍佈大江南北,醫生隊伍的醫學素養良莠不齊。
因此,在古代,對醫道的熱愛只是極少數人的精神信仰,而醫學更多被人看重的是技術。對於大多數想掌握幾手技術以保衣食無憂的人來說,父輩、老師所教授的吃飯家伙足夠邁小康了。因此,中醫大家們辛辛苦苦達到的境界並不被他們的後人、弟子重視,多數人在中醫大家這裡更想得到的是被高手們視若草芥的幾道驗方、幾手技巧,高手們視若珍寶的思維、理法卻不被理睬。
一位醫學大家之所以能被稱為大家,乃是因其具備了合乎天地之道的思維,掌握了經典中的理法,能夠以更高的眼界看到同時代醫學的不足,跳出同時代的醫學格局,突破當時的醫學風氣,突破同時代醫生的診療瓶頸,從而展示出了超凡脫俗的療效。思維與理法是高手之所以為高手的關鍵所在。然而高手的後人、弟子們卻捨本逐末,貪圖於簡單易學、能夠速成的經驗繼承,以有能力吃飽飯作為學醫的目的,須經千般磨礪、錘鍊的思維、理法自然便被棄之腦後,醫學的傳承實際只成了經驗的繼承。而不肖弟子們又把從老師那裡學到的各種臨床經驗、技法秘而不宣。
3:自古:絕大多數人幹得都是孫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的勾當
中醫自古至今一直有大量的所謂秘方、秘法流傳於世。然而,除了像長桑君傳給扁鵲、公乘陽慶傳給倉公的禁方是真正的秘授真法外,絕大多數人幹得都是孫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的勾當,將先輩、老師的經驗、技法藏著掖著,絕不示人,被人知道了,自己賴以生存的飯碗便保不住了。
這種秘而不宣一方面讓這些人安於已掌握的東西而不思進取、不知變通,在膠柱鼓瑟中將先輩根據臨床實際的千變萬化而運用得靈活多變的東西變成了守株待兔。經驗性的東西隨著思維、理法的喪失而逐漸僵化死板,終至無法切合臨床實際而被拋棄。另一方面又讓醫學的交流、傳承變得更加困難,許多經驗、技法便在這種秘而不宣中從此銷聲匿跡,先輩高手所留下的東西從而徹底蕩然無存。這便是許多高手苦於無人傳承自己的學問,寧可把一身本領帶進棺材也不願輕傳的原因。早在《內經》時代,就有了“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的傳道授業誓言,願意精研醫道的人才嚴重不足,造成了高水平中醫傳承的斷代。
4:規律:有的大高手都對醫道有著無比堅定的恆心與熱愛
通觀大高手們的成名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固有規律,那就是,所有的大高手都對醫道有著無比堅定的恆心與熱愛,對更高水平的醫術有著持續一生的追求,對自己永不滿足,精益求精,永遠不停地讓自己進步。
相比之下,高手們的後代、弟子雖然有明師指點,卻少了那份對醫道的熱愛;先輩們的光輝遮住了他們的眼睛,讓他們固步自封,小心翼翼守著父親、老師遺留下來的一點成果,卻少了那份不斷突破自我、對更高水平醫術的追求。在父輩、老師名聲之下的安逸斷送了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樓的大好前景。即使老師傾囊相授,弟子們也不一定能完全領悟,而又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於是便一代不如一代。這種境況在世家子弟中尤為明顯,世家難出大家也便不足為奇了。
5:現代:仍沿襲古人之流弊
事情到了現代,仍沒有好轉的跡象。當今國家大力提倡傳承、發展中醫,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矢志精研醫道、追求更高境界的“鐵桿中醫”,人才已不是限制中醫傳承的“緊箍咒”。然而,中醫的傳承卻面臨了更大的困境,中醫傳承的局面更加複雜。當今中醫的傳承多宣傳“名老中醫經驗”的繼承,仍沿襲古人之流弊,仍是導致名醫之後、之徒子徒孫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然較之古代又有了更多的困境。
其壹
由於近百十年以來的中醫教育嚴重西化,以院校教育為代表的主流中醫教育早已無法將原本的中醫思維、理法、知識傳授給中醫學子,導致絕大多數優質的中醫學子苦讀數年仍不得門徑,或完全接受院校教育的異化中醫體系而不自覺,中醫本有的生命力由此無法傳揚。
其貳
在院校教育中得不到滿足的學子們,為了尋求心目中那中醫本來的境界,轉而向社會上流行的學派、民間有名的中醫學習。因學子們對中醫的熱愛,故這種學習更加虔誠,許多學子對己之所學深信不疑。然而社會所流行之學派、民間有名的中醫多並非實至名歸之高手,所流行之學問多所偽飾,看似傳統,實非經典;所流行之思維、理法、知識多所異變,實非中醫之本來面目。此種境況限制了許多願精研醫道之人才的進步,使其誤入歧途,中醫學子由此被所謂學院與民間雙殺。
其叄
中醫水平的高低多根據其職稱、頭銜而定,並無根據臨床水平客觀評價的體系建立,現實情況便是掌握中醫師承教育、中醫臨床教育的名老中醫、主任、教授、專家多非真正意義之中醫高手,故主流的中醫傳承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資力量這一根本點上便已壞掉,然學子們仍虔敬不疑地跟著這些水平有限甚至低劣的中醫學習,在被老師的名頭遮住眼睛的同時,對中醫的眼界也被禁錮在了中醫的山腳下。
其肆
中醫傳承形式主義,許多所謂的傳承只是走形式,名老中醫師資資源分配不合理,青年醫師難以密切接觸到高水平明師。高年資、高職稱醫師佔據了更多的名老中醫師資資源,然其思維已然定型,難有更多改變,且許多人多圖某某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之虛名,實未受名老中醫學術之實,更無勇於突破自己現有境界之心力。相較而言,青年中醫思維尚未定型,有極大可塑性,且對中醫滿懷熱忱,對向更高水平的突破有極大願望,若受明師教誨,在傳承之上更會有發展突破之無限可能,然卻因身份地位較低而難以親近名老中醫。
千百年來,中醫的師帶徒均是徒弟與師父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甚至吃穿用住都在老師家中,這樣才能從各個方面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薰陶,更深刻地體會到老師的思維方式,更全面地繼承老師的學術思想。然而政策的強制化資源分配掐斷了中醫正常的師徒關係,讓名老中醫難以遇到合適的傳人,將自身學術傳授給心儀的弟子,也讓中醫學子難以接觸到心儀的明師,傳承中醫薪火。
6:出路:要想成大家,還要靠自己
倉公拜公乘陽慶為師之前曾拜另一名醫公孫光為師,求學於公乘陽慶後已能“知病死生,論藥用所宜”,仍不滿足,繼續四處拜訪名師,盡採眾家之所長。
兩千年之後的葉天士承淵深家學,年少成名,又拜師十七位,將諸家精華融會貫通,醫名盛於天下,仍“無日不讀書”。
金元四大家的首座劉完素可謂皓首窮經,苦研《內經》三十五年,終至大成。而傳至朱丹溪這裡之所以能再至巔峰,皆因丹溪翁勤求醫道,承劉、張、李三大家之學,是金元醫學的集大成者,而仍能不拘前人之論,多有突破。
正如仲景先師所說:“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亦正如藥王孫思邈所說:“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正是因為這份對醫道的不斷追求,對醫術的不斷突破,才讓這些中醫大家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在當前的中醫環境下,師徒傳承這件事已不是成為中醫高手的必備條件,盲目信賴所謂“名師”甚或有可能成為進步的障礙。向“名老中醫”學習只是攀向中醫高峰條條大道中的一條路徑,而這條路徑並不能直接通向山頂。師承雖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卻是突破師承的形式、積弊。正如前文所說,歷史上的多數大醫家都是“高手一代”,而有著高手作為明師的二代、三代乃至數代之後多湮沒無聞。只有如朱丹溪的那份勤求醫道與勇於突破,才再創了輝煌。因此,要想成大家,還要靠自己。
來源:德明中醫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