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很多人都有眼睛方面的問題,比如迎風流淚就很常見,風一吹就流眼淚,或者總是不自覺地流眼淚,即使沒有吹到風,眼淚也會往下流。
出現這些情況,如果要看中醫,首先想到的是肝腎陰虛,因為肝開竅於目。結合舌象來看,舌質紅舌苔少,說明確實是肝腎陰虛的原因,可以服用杞菊地黃丸或者明目地黃丸。但如果舌質淡,舌苔白,說明身體是虛寒的,那就要考慮用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來治。
理中丸:黨參、乾薑、白朮、炙甘草
理中丸是溫脾胃的藥,普遍應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各種病症,表現為大便稀溏、手腳不溫、倦怠乏力等,理中丸就非常合適。
而在中醫裡,脾胃屬土,具有土的屬性,世間萬物都需要有個制約,比如土就能制水,當脾胃虛時,體內的水液就得不到制約,就會氾濫,一部分水液就以眼淚的形式往下流。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我們用土修築堤壩,利用堤壩起到防洪的作用,堤壩一旦潰塌,洪水就會溢出來,把農田淹沒,放在中醫裡,中醫又用了四個字來形容:土不制水。
要想脾土不虛,首先要補脾氣。黨參、白朮、炙甘草,這三味藥專門補脾氣,脾氣足,脾胃就能振作起來,發揮相應的作用。
再看乾薑,乾薑的藥性是熱的,一是把脾胃裡的寒散出去,二是給脾胃提供陽熱之氣,脾胃喜暖,加入乾薑,迎合了脾胃的喜好。
市面上有兩種中成藥,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區別就在於,後者多了一味附子,附子也是熱性的,是大熱之藥,既然要散寒,當然就要用熱藥。如果你覺得理中丸散寒的力度不夠,就可以考慮附子理中丸。
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原來是培土製水的思路。
另外,水液氾濫,還會產生堆積,當身體裡的水液在各個地方越積越多,就會形成水腫,如果積在眼眶,就會造成眼袋,所以理中丸還能消眼袋,也是培土製水的思路。
還有一種眼病,理中丸也管用,就是眼睛向外凸。脾主肌肉,眼睛雖然歸肝,但上下眼瞼卻歸脾管,脾胃虛會導致眼睛周圍的肌肉收縮,眼睛看起來就好像向外凸出了一樣。
如果有以上症狀,可以結合舌象進行一個判斷,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分辨體質的時候,就先看看舌頭,舌頭伸出來,舌質淡,舌苔白,那就是虛寒體質,再結合其他症狀,比如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大便稀溏、手腳不溫、倦怠乏力,這些都是脾胃虛寒的典型症狀,就可以服用理中丸。
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這時候我們又想到可以用中藥泡茶喝,取黨參、白朮、炙甘草、乾薑各9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