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這篇是郭貞卿老中醫總結的治療崩漏、外陰瘙癢、產後腹痛的三首經驗方,她認為產後特點不僅是血虛多瘀和氣滯,而且還有積水的問題存在,治療產後腹痛,還要注意區分蓄血和蓄水的孰多孰少。(導讀/千誠)
簡介:郭貞卿,1892~1983年,四川威遠人,出生於中醫世家,是近代已故著名女中醫。學術代表專著有《郭貞卿醫論集》《郭貞卿醫論醫話集》及遺著《郭貞卿秉燭醫話》一部。
《濟生方》說:“崩漏之病,本乎一證,輕者謂之漏下,甚者謂之崩中。”崩漏的病因,多是血熱、氣虛、氣鬱、血瘀等,但發病的主要機理,還是由於衝任損傷,不能固攝所致。所以,治本之法,當是固攝衝任,故以固經湯為治本之劑,以此隨症加減。此方主要用於血熱不甚者。
黨參(重者可用紅參)20克,白朮15克,熟地(血熱者用生地)18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9克,杜仲9克,遠志3克,炙甘草6克,烏賊骨(煅)12克,蓮房炭15克。水煎服。
-
加減法
血熱者,加青果、地榆、白茅根、生地;
氣虛者,加黃芪,黨參易人參;
血瘀者,加五靈脂、蒲黃、參三七、花蕊石;
血寒者,加艾葉、吳茱萸、黑姜;
氣鬱者,加益母草、血餘炭、藕節。
-
方解
方中黨參、白朮、炙甘草補氣培元固中;熟地滋陰補血;山萸肉、五味子溫補肝腎,澀精固氣;杜仲甘微辛溫,甘溫能補肝腎之陽,辛溫能暢氣血之滯,使無留瘀作弊;遠志交通心腎,與歸脾湯中用此同義;烏賊骨收斂止血,用於下元不固。蓮房炭為治崩漏出血之專藥。
整個處方,偏於溫補,因此治療崩漏,又不可用於熱象較顯的病員,主要用於崩漏日久,氣血兩虧,或素體氣虛之人患崩漏,以及崩之太盛而致血去過多,時雖不長,卻氣隨血衰。臨床表現為體倦,食少,面色無華,精神萎靡,腰膝痠軟,耳鳴,心跳等症,至於所下之血色,可隨證而變,血熱色紫,血瘀凝塊,血寒色淡。
在血熱崩漏證,過用寒涼後,或日久不止者,出現上述症狀,亦當用此方加減使用。
二、參蛇洗劑
此方主治外陰瘙癢症。此症為一種婦科常見而又痛苦的病症,我根據前人蛇床子散衍化為此方,治療感染及外陰溼疹所致的陰癢,有明顯療效。對於其他如糖尿病之尿液的刺激、外陰靜脈曲張、外陰白斑等病出現的瘙癢症,僅適用於其中溼熱下注的類型。
蛇床子12克,當歸10克,花椒10克,刺蒺藜12克,黃柏12克,貝母3克,蒼耳子(或葉)10克,苦參12克。
水煎後澄淨,沖洗外陰部。
本方對陰道、外陰有黴菌、滴蟲、陰蝨和蟯蟲等感染,對外陰溼疹等均有明顯療效。對於溼熱帶下,不論有無外陰瘙癢,均可用本方煎水沖洗外陰,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三、雲母散
產後腹痛,即產婦分娩後,子宮收縮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陣發性腹痛,按之有硬塊,一般稱為“兒枕痛”。因產後有血虛多淤和氣滯的特點。因此,產生本病的原因,主要是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不暢的機理,一般認為又有血虛、寒凝兩種症型。綜合起來,總的治療原則是以養血調氣為主,佐以溫散、行滯、活血之品。
我認為,產後特點不僅是血虛多淤和氣滯,而且還有積水的問題存在,治療產後腹痛,還要注意區分蓄血和蓄水的孰多孰少,基於這種認識。我自制此方為治此症的基本方,臨床驗證,用之對證,屢試成功。
黨參15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防風10克,雲母石15克,萆薢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0克,炒金鈴10克,蠶砂12克,海桐皮9克,附片(先煎)9克,川芎6克,益母草12克。水煎服。
-
加減法
少腹疼痛,拒按,觸之堅硬,小便利為淤血重,方中活血藥劑量大於利溼藥;
少腹硬而小便不利,或淋漓脹痛,乃積水重,方中利溼藥用量大於活血藥;
少腹冷痛拒按,觸之有塊,得熱稍減,面色青白,四肢不溫者,加桂枝心、木香;
頭暈耳鳴,腰部墜脹,大便結燥,脈虛細者,加熟地、阿膠珠、續斷、麥冬。
-
醫案舉例
李XX,女,30歲。孕四產三,產後陣發性腹痛,按之有硬塊,痛時甚劇,拒按,遇熱稍減,舌質淡,苔白,脈沉滑。疼痛每因哺乳加重。經醫院婦產科檢查,診斷為產後宮縮痛,排除有血塊、部分胎盤、胎膜殘留所致,口服複方阿司匹林無效。我診後,詢知小便利,用上方,服一劑知,續服二劑即痊癒。
此類驗案甚多。值得提及的是,產後惡露未盡、血暈等症中伴隨的腹痛,一般不屬於單純使用本方的範圍。
-
方解
《婦人良方》載產後腹痛如絞,用當歸末五錢,白蜜一合,水一盞,煎服。當歸與川芎合用,名為佛手散,能行血活血,加配金鈴子則止痛作用更強。
防風祛風解表,勝溼解痙,前人稱為風藥中潤劑,為產後防止及治療風邪入侵的要藥。風為百病之長,在此症中自當為選用之藥。
茯苓、薏苡仁利水滲溼,蠶砂、海桐皮均能祛風除溼,故爾入方。
《日華子本草》認為木瓜能治心腹痛,《聖惠方》中的木瓜丸,用以治積年氣塊,臍腹疼痛,其與行散藥物相配,能使之斂散得宜。
附片在此方中,有寒時則為溫散之品,可視病情而定劑量,無寒時則為推動之藥。
益母草既能活血,又能利水,功兼兩用,故均入選。
至於方名冠以雲母,是因為此物長於納氣墜痰,止血斂瘡。《本經》謂其“主身皮死肌。”《別錄》謂其“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從病機上看,頗與產後腹痛宜。另外,《千金翼方》用雲母粉服三方寸匕,三五服,治帶下。《積德堂經驗方》用雲母粉15克,溫酒調服,治婦人難產,經日不生。據此,我體會到此物之長,用於產後能堅固肌理,利水洩溼,這於產後腹痛,當有益處,用於臨床,效果良好。
附:夜啼方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生機蓬勃,儘管易虛易實,易寒易熱,但痊癒和恢復也較迅速。因此,把小兒純粹當作成人的縮影是錯誤的。小兒用藥宜輕,所謂輕者,一是清淡,二是輕靈,三是中病即已,同時用藥還要有引導性。基於這種思想,我選用民間驗方蟬花散加味名為夜啼方,以治療此症。
蟬蛻(去頭足)7個,薄荷葉1.5克,廣木香1.5克,通草1.5克,甘草1.5克。水煎,日服三次。
-
加減法
心熱者,加淡竹葉,兼導赤之意,況蟬蛻甘寒能散風熱,薄荷葉辛涼能疏解風熱,二藥又善清心除煩。
脾寒,脾臟虛寒,陰盛氣滯,以致鬱積不舒,或綿綿腹痛而致夜啼。輕者,方中有甘草、廣木香,已足以對付;重者,根據其程度,加炮姜、砂仁等。
驚嚇,在一般情況下,我不主張用重鎮安神藥,如龍齒、琥珀、辰砂之類。小兒思維和成人迥異,驚則氣散,氣散常並痰升,上逆於心,他不會因為思慮憂愁而加重氣散;小兒常會由痰升阻礙氣機,使氣散不得歸,因此,受驚後的主要問題,在於氣散痰升,所以,只需要在夜啼方中加膽星之類。
邀請您來領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