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錯誤的晚餐吃法最“傷壽命”!一定要改掉~

兩種錯誤的晚餐吃法最“傷壽命”!一定要改掉~

晚餐吃得飽,不如吃得好。

作為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一餐飯,晚餐吃錯的危害很大哦~

錯誤的晚餐方式都有哪些?

吃得過飽

晚餐吃得太葷、太飽、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食物無法被完全吸收就會殘留在腸道內,這些食物殘渣被細菌分解後所產生的有毒物質容易誘發癌症。

再者,晚餐吃太多容易造成急性胰腺炎,嚴重者甚至會出現休克、猝死。

吃得過葷

晚上吃得過多會刺激肝臟製造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形成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要高3~4倍。而高血脂又是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誘因。

晚飯怎麼吃才健康?

保證“七分飽”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早飯宜好,中飯宜飽,晚飯宜少”的養生箴言。

晚餐飲食宜少,符合晚上人們陽氣收藏、活動較少、營養需求相應減少等生理活動改變的要求。

但“少”並不是不吃,而是保證“七分飽”即可。

大致的感覺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

晚餐時可以使用較小的盤子和飯碗,有助於控制飯量。切忌邊看電視邊吃飯,三心二意容易吃多。

晚餐“早點吃”

晚餐不宜在臨睡前吃,應至少保證在就寢前兩個小時之外的時間進餐,這樣既能保證人體正常營養的供給,又不影響睡眠。

否則,吃壞肚子、吃得太辣太甜等均可能引起胃氣逆亂、脾胃功能失調,導致失眠。

而且,有研究表明,晚上10點吃夜宵的人,比晚上8點吃晚飯的人,在夜間的脂肪燃燒量更低,更易發胖。

菜品“宜清淡”

晚飯切忌大魚大肉的高油、高脂飲食,口味上以清淡為宜。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清粥小菜”。

因為,晚餐是為一天營養“查漏補缺”的好時機。

對於早餐和午餐沒吃夠的粗糧、蔬菜、肉類,晚上可以適當補充。

保證葷菜和素菜比例為1:2或者1:3,還可適當增加一些紅薯、南瓜或雜糧粥等以補充各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

餐後“做運動”

唐代孫思邈《攝養枕中方》明確指出“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明飯後應適度活動。

因為,食後即睡臥會使飲食停滯,食後急行、劇烈運動又會使血液流於四肢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食後尤其是晚餐後緩緩活動,一則可促進胃腸、脾胃功能,二則脾胃安定有促進睡眠的作用,三則運動的消耗也有助眠的功效,對健康十分有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