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中醫能治療嗎?

導讀:有些膽囊結石,雖已成塊,但從“痰”、“瘀”、“濁”著眼,依舊可以治療,趕緊學習一下吧!

中醫治療“膽石症”,療效較好,臨床報道亦不少,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從臨床療效看,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從思維上做一些探討。

中醫治療膽石症有其長處,然單方單藥並非不易之法,欲提高其療效,臨床上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01
 病位問題 

石結於膽,但就膽石症的證候表現看,基本病位是肝膽脾胃。

膽受肝之餘氣,其“貯”(貯藏膽汁)與“疏”(排洩膽汁)需要肝的協調作用,而其“疏”又有助於脾胃的運化和受納功能。

因此,施治用藥的歸經應以肝膽脾胃為主。

影響“疏”的常見因素是“鬱”,因此,所選藥物又應注意靈通疏達,勿妄用呆滯壅補。

02
 “排”與“調”的問題 

石結於膽,排之似無疑義,但“調”更重要。

“調”,在膽石症的治療中至少有兩方面的作用。一者,通過“調”而消石;二者,通過“調”而杜絕石之再生。

此處所言之“調”,指調整人體陰陽、臟腑、氣血等失衡狀態,“調”中即寓有“通”。其間,調暢氣機又是重要環節。

03
 關於結石問題 

西醫學關於結石形成原因之論述,對我們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從中醫理論中認識結石對指導治療也有重要意義。

結石可以說是一種繼發病因,它同時是一種病理產物,其中凝聚著痰、瘀、濁。

因為,結石是“塊”,從中醫觀點看,有“塊”即有“瘀”,這從膽石症引發的疼痛表現上也可以得到佐證。

有“塊”即有 “痰”,這從體肥之人易罹患結石症中也可得到佐證。

血之“濁”是形成結石的主因,而形成的結石又是一種濁物。

因此,從治療學角度看,痰、瘀、濁可以說是結石的本體。

還可以想見:血之“濁”可因氣滯、血瘀、痰阻、溼聚、熱灼等原因發生,而數者就是結石症產生的基本因素,結石形成之後,反過來又會對機體產生影響,加重氣滯、血瘀、痰阻、溼聚、熱灼等,因果之間互相影響。

04
 關於辨證論治問題 

膽石症的治療應以辨證論治為基礎。

曾接診數例因忽視辨證而過用苦寒攻逐傷及脾胃的膽石症患者,結石未去,它證又起,值得注意。

有的同志提出某些膽石症患者“無證可辨”,誠然,有的患者確實無明顯主訴,但並不能認為無證可辨,因為“結石”就是“證”的一個因子,針對“痰、濁、瘀”施治就是一種辨證。

如筆者受硝石礬石散啟發,曾試治一例無明顯主訴的膽石症患者,收到結石消失的效果。

方用芒硝、明礬各等分為末,裝膠囊中,每服3克,大麥粥送服,間斷服藥3月餘而收效。

基於以上考慮,依據膽石症的常見表現,臨床常以柴胡、茵陳、赤芍、木香、枳殼、鬱金、清半夏、丹參、茯苓、澤瀉為基本方。

膽熱或溼熱內盛者,可酌加黃芩或金錢草、龍膽草;伴便秘腑實者,加大黃(但注意勿使過之);脾虛溼困明顯者,加扁豆、薏苡仁。

使用時尚需注意,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決定用藥比例。如柴胡、芍藥的使用涉及肝的“體”和“用”,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二者用量孰輕孰重。

其他,如調氣的木香、枳殼、鬱金;針對“痰”的鬱金、清半夏、茯苓、澤瀉;針對“瘀”的丹參、赤芍;針對“濁”的茯苓、澤瀉等亦可據證而選用。

注:具體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劉亞嫻醫論醫話》,劉亞嫻著,學苑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轉載請註明出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