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哦!!
中醫如何治療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屬於中醫“日曬瘡”,相當於是一種因過受日光曝曬,因而成瘡的皮膚病。
【溯源】
明代《外科啟玄·日曬瘡》記載:“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勞於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曝曬,先疼後破,而成瘡者,非血氣所生也。”
清代《洞天奧旨·日曬瘡》記載:“日曬瘡,乃夏天酷烈之日曝而成者也,必先疼後破,乃外熱所傷,非內熱所損也。大約皆奔走勞役之人,與耕田胼胝之農夫居多。若安閒之客,安得生此瘡乎?故止須消暑熱之藥,如青蒿一味飲之,外用末藥敷之即妥。青蒿飲:祖傳,治日曬瘡。青蒿一兩,搗碎,以冷水衝之,取汁飲之,將渣敷瘡上,數日即愈。”
【特點】
本病多見於春末夏初之時。好發於皮膚皙白的婦女、兒童,或在高原、水面、雪山處從事工作者。皮損常在顏面、肩背、頸後、手臂伸側者等暴露部位發生。起病較急者,於日曬後數小時內即可發病。皮膚黝黑者,相對發病較少,或症狀較輕。日曬後次日達高峰,數日後可漸愈。
本病因稟性不耐,血熱內蘊,腠理失固;盛夏酷暑之時,炎日當頭,陽光曝曬,則毒熱蘊鬱,肌膚腠理,不得宣洩等,皆能致病。
初起患處潮紅焮腫,皮膚光亮緊繃,觸之灼熱。停止日曬後,則局部轉為紅褐色,逐漸變成褐色斑片,經三五日後,可以痊癒;若日曬甚者,則患處發紅腫脹,燎漿水皰,小若粟粒赤豆,大若梅李雞卵。皰壁緊張光亮,皰液淡黃澄清,揩破糜爛,脂水四竄。日曬次日,可達高峰。
【辨證論治】
1.凡起病較急,患處潮紅腫脹,灼熱乾燥,癢痛相兼,衣著摩檫,則痛楚難忍。此為稟性不耐,毒熱外襲證。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疼法,方選清涼散。藥用:生大黃15g,黃連10g,黃柏15g,冰片3g,分別研細和勻,紗布包撲患處。
2.若患處焮紅赤腫,燎漿水皰,糜爛滲出,灼痛難忍,心煩口渴,唇紅舌赤,小便短少,脈象洪數者,為毒熱壅盛,充斥體膚證。治宜清熱解毒,生津益氣法,方選白虎湯化裁。藥用: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甘草10g,烏梅6g,牡丹皮10g,赤芍10g,金銀花10g,綠豆衣6g,青蒿30g,連翹10g,蘆根15g,水煎服。外用:黃柏15g,金銀花10g,生甘草6g,水煎取汁,冷敷患處。
【調養】
本病預防工作甚為重要。可經常參加戶外鍛鍊;避免烈日過度曝曬;外出工作,應穿淺色長袖衣衫,必要時可在暴露部位外塗避光劑;勿食辛辣酒酪;海濱洗浴時,做好防護,不可曝曬;可多飲金銀花露、綠豆湯、西瓜汁、冬瓜湯等。
END
【本文選自《皮膚病證治概要(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李博鑑。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本書詳情。】
點擊購買
我為您點亮健康,您為我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