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橙友“yiyi舟老兵”在橙柿互動“吐槽求助”論壇發帖:
元寶巷又稱元寶街,東起金釵袋巷北段,西貫牛羊司巷至袁井巷,位於望江路和中河南路的相接處,離河坊街不遠,由120多塊青石板鋪就而成,長兩百多米,是杭州主城區唯一一條石板街。
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從中河南路輔路走進元寶街。在牛羊司巷與元寶街交會處,看到了路中央的“銀元寶”——保留著水泥本色;繼續往東走,一直走到金釵袋巷,就能看到一個金燦燦的“金元寶”。元寶街兩頭地面的石板上,還各印著一個大大的元寶。
雨勢短暫地小了一會,陸陸續續有遊客從胡雪巖故居出來,路過元寶時彎下腰伸手摸了摸。都一臉好奇。
水泥元寶總是絆到人
居民老吳親手刷成“金元寶”
元寶街屬地上羊市街社區居委會,就在元寶街和金釵袋巷交會處。社區工作人員說,兩個元寶原來都是“銀”的,今年8月,社區居民老吳親自把其中一個刷成了金色。
“兩個元寶在路中間,經常有騎車人撞到磕到,元寶磕壞了,腳也受傷了。”社區工作人員說,老吳看到以後,就自己把元寶給修好了,還上了個金色。
在社區的幫助下,記者聯繫上了老吳。提起“金元寶”,他連聲說,“這有什麼好採訪的,小事情!不過是笤帚倒在地上扶起來一樣……”
時間回到今年8月,當時元寶街上兩個元寶,都還不是固定在地面石板上的。“有的人騎電動車,有的人騎電動三輪車,進去的時候磕一下,把元寶碰得東倒西歪,也不好看。”老吳說,他索性買了點水泥,和好,先把元寶固定在石板上,再用多餘的水泥,把磕掉的部分補上去。
老吳補的時候,路過的居民們開始聊起這件事。“提到元寶,大家總想著,水泥做起來的是‘銀元寶’,那麼‘金元寶’是不是要比銀的更加喜慶點呢?”一開始,大家想著要不把兩個都弄成“金元寶”,可到最後想想,兩個金元寶怕是過於張揚。“所以我們後來決定,一頭一尾,一金一銀,這樣有金有銀,也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老吳今年59歲,修元寶、給元寶上色,都是他出的錢。
“水泥油漆都不值幾個錢的,我在這裡住了25年了,平常看到元寶被這樣撞來撞去,也想讓這個環境變得更好一點。”老吳說,作為老居民,平日裡看到社區工作人員跑來跑去,很勤快,也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做一點貢獻。
老吳把元寶弄成了金色,社區也樂見其成。“老吳要修這個元寶,一開始就來我們社區問過意見了,我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支持。”社區工作人員說,“我們社區有很多積極性很高的居民和骨幹,他們在裝扮身邊街巷上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社區是很開心很支持的。”
老吳這一刷
金元寶成了打卡點
老吳“刷”出來一個金元寶後,讓上羊市街社區也沒想到的是,這個金元寶變成了打卡點,來拍照、打卡的遊客特別多。“這金元寶,讓‘元寶街’的財氣遮不住了。”
元寶街雖窄小,可“財氣”卻最旺。元寶街的大名,就來源於這巷內高高的院牆,這裡曾被猜測為元代省府寶藏庫舊址。住在這裡的老居民們應該對另一個說法更加熟悉:這條街巷中間高兩頭低,形似一個倒置的元寶,可以聚集錢財,故稱元寶街。
而清代建的胡雪巖故居,更為元寶街添上了一層“聚寶盆”的色彩。記者昨天又參觀了一次胡雪巖故居,還是能夠感受到,百年前這座建築,無論從室內傢俱之陳設,抑或用料之考究,都堪稱頂級。
然而世事難料,胡雪巖與家人在這座豪宅只住了九年,便因官場紛爭遭到排斥,經商屢屢受挫,終至破產。胡雪巖故居也見證了這位富可敵國的清末商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2000年,杭州市政府將胡雪巖故居按其原貌整修一新,這座百年老宅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對外開放的遊覽景點。
胡雪巖故居出口正對面,是杭州市方誌館,裡面設8個展廳,分門別類展示杭州悠久歷史與城市風情,體現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
距離元寶街不過百米,是原為南宋宰相秦檜的舊第“德壽宮”,因有望氣之人稱“有王氣”,秦檜亡故後收歸官有,改築新宮。1162年,宋高宗移居新宮,改名“德壽宮”。之後宋孝宗為表孝敬,將德壽宮一再擴建。
從2001年起,德壽宮遺址歷經4次考古發掘。2020年底,經國家和浙江省有關部門批准,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去年11月,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
“我們這不僅有胡雪巖故居與德壽宮,上羊市街本身還是新中國第一個居民委員會,也是中國社區建設展示中心。”
社區介紹,1949年10月23日西牌樓小學禮堂內,工人、手工業者、小商人、知識分子、公務員、工廠經理……200名來自社會各階層居民代表和50多名列席居民圍坐在一起,以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出9名居委會委員,當場銷燬27枚象徵舊社會“保甲制度”的印章,吹響了新中國基層民主自治的嘹亮號角。
小龍蝦、方老大、東東面館……
元寶街美食也不少
除了濃郁的杭州歷史文化,元寶街還有不少地道美食。
提起元寶街旁的江城路,很難不想起每天排隊的“方老大”麵館。熟悉方老大的人都知道,方老大最開始是在撫寧巷50-1號這裡燒面燒出了名,才慢慢向外擴張的。而撫寧巷50-1號就在金釵袋巷與撫寧巷交會處,距離元寶街不過幾十米。
隨著“方老大”的名氣不斷擴大,如今江城路上的“方老大”專門燒面,撫寧巷原址就做起了餛飩。
而與元寶街隔著胡雪巖故居相望的望江路,是杭州小龍蝦夜宵的一塊招牌。望江路旁緊挨著人行道的一溜平房,數家小龍蝦店一家挨著一家,要是在夏夜,來吃點小龍蝦,喝點啤酒,好不愜意。
冬日來臨,這裡也有東西吃。望江路與金釵袋巷交會處西南角上的“東東面館”,每天下午都會散發出陣陣蔥包檜、油墩兒的香氣。
吃點小吃,不如再來喝一杯杭州人自己的奶茶。金釵袋巷上就開著一家“曉麟家”奶茶店,曉麟家曾名曉麟奶茶,作為一個杭州本土奶茶品牌,是不少杭州80後的青春回憶。店員應姐告訴記者,1998年曉麟奶茶第一家店在河坊街開業,自己現在在工作的這家,是曉麟奶茶的第二家店。
隨著曉麟奶茶的擴張再收縮,這個杭州回憶曾經也達到近90家門店的規模,不過現在全杭州也僅有十家左右的門店。如果還想回味杭州的青春味道,來一杯曉麟奶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留言方式:
1.下載橙柿互動App;
2.在橙柿互動首頁橙友圈-直通車-“吐槽求助”或“我的建議”論壇發帖,好的意見建議,橙柿直通車會遞交給相關部門評估參考。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陳彬
看完了新聞,
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今天的佩琦說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