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回家路,她尋了6年,美國女孩沈桂英昨天回寧海見到父母家人!她的第一站是來杭州還願

這條回家路,她尋了6年,美國女孩沈桂英昨天回寧海見到父母家人!她的第一站是來杭州還願

△點擊上圖有福利

11月8日下午4點多,杭州蕭山國際機場,Katie(沈桂英)笑著隨人群在拐角出現。

小晨眼尖,舉著花束衝她招手,小跑著奔過去,擁抱著她。

“Welcome home katie”,寧波奉化順愛公益協會會長張海波激動地拉起彩色歡迎橫幅。

小晨是Katie的親姐姐,昨天一早,她和阿姨跟張海波從寧海趕到蕭山國際機場,因為航班誤點,大家在等候處焦急張望著,張海波幾次拿起橫幅又放下。

katie是快找人欄目幫助尋親的讀者,2017年6月7日,Katie和妹妹從美國波士頓來寧波尋親,尋親期間,快找人欄目記者曾陪她們多方尋找。

今年9月6日,台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達、路橋區公安分局刑事技術室副主任柯偉力經比對,發現Katie和寧波寧海胡大伯一家有血緣關係。

消息傳來,我們為她高興。Katie和養母、妹妹商量後,決定於昨天回中國認親。

昨天(11月9日)一早,我們陪著Katie趕往寧海的家,她終於回家了!

此前橙柿互動報道:

為什麼Katie回家的第一站選擇杭州?

Katie之所以第一站到杭州,是一種“還願”。

這裡有段淵源。

Katie的中國名字叫沈桂英,是她在寧波恩美福利院的時候,福利院給她取的。

1993年,有人在寧波火車站發現一名女嬰,女嬰被送到了月湖街道,隨後被送到了恩美福利院。

女嬰9個月大時,來自美國波士頓的一對夫婦領養了她,她跟著養父母來到了波士頓生活,她就是Katie。

2017年5月,杭州人Kathy在美國教學, 她知道Katie想尋親的事後,很熱心地幫助聯繫,輾轉的,被我的前同事、前都市快報編輯呂宏看到,她們一起找到快找人欄目,“我們都想幫幫這個可愛的姑娘。”

(2017年6月,Katie尋親時)

2017年尋親期間,我們帶Katie去了西湖邊,在西湖邊,她許下心願:

“我最大的心願和渴求就是知道你們是誰,來謝謝你們。我想讓你們知道,我的人生一直美好快樂;我也想告訴你們,你們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你們是誰。我原諒你們,我愛你們,我想謝謝你們賦予我生命……"  

她的話也打動著當時在場的人,不禁淚目。

所以,這次她到杭州來,既是故地重遊,也是一種“還願”的儀式。


世界很大也很小

昨天一早,Katie看到我說自己昨晚只睡了一會,她擔心自己看起來沒精神。

看得出,Katie有點小緊張,這條回家路,她尋了6年。也許和我們離家多年回家時,希望自己有種“榮歸故里”的感覺一樣吧,Katie也希望自己以一種最好的狀態見到久別的親生父母,讓他們為她感到驕傲。

這個世界很大,說起來其實也很小。

今年夏天,先後兩次前來杭州尋親的美國女孩蕭穎妍,在紐約工作。她和katie同在一個城市。不久前,倆人相識,成了好朋友。此次katie臨行前,她們倆見了面,蕭穎妍為她祝福,蕭穎妍又特地關照我,說看Katie有點緊張,讓我給她一個大擁抱鼓勵她。

(此前蕭穎妍相關報道)

其實,Katie這次認親,屬於線下認親,之前,她在網上已經見過親生父母了。

9月8日,DNA鑑定複核結果確認了Katie是胡大伯家二女兒,胡家和Katie彼此牽掛,彼此想盡快見面。

而思念總是讓時間越發漫長。

9月中旬,在快找人記者主持下,胡家一家人和Katie線上見面。

幫助尋找的台州刑警李達和柯偉利,Katie的養母、妹妹,還有幫助Katie聯繫尋親的Kathy一起出現在屏幕另一端,共同分享著這份喜悅,李達和柯偉利也介紹了尋親比對的過程。

線上見面後,一家人建了家庭微信群,彼此交流日常點滴。

小晨是胡家大女兒,一開始,可能有點生分加上語言障礙,彼此問候“早安”“晚安”,她努力用翻譯軟件跟妹妹Katie聊著自己生活日常、家長裡短,慢慢的,姐妹倆交流的話題內容越來越多……Katie說,“現在我們聊天很輕鬆。”

車在高速上快速行駛著,我和katie閒聊,她看著窗外好一會,我問:“那會你說自己心裡感覺缺了一角,現在什麼感覺呢?”

“現在我感到平靜。”她說,“2017年,她回去後,心裡暫時放下了這件事,她不想過分期待,希望自然而然地發生。“

2021年,另一位美國尋親志願者為幫助katie尋親,聯繫到奉化順愛公益協會會長張海波,張海波回憶,當時經過查找,發現有戶家庭情況和katie相似,“我當時覺得大概率是,就告訴了Katie”,這又讓Katie燃起了希望,但最後比對結果不是,讓她再次失望,張海波內疚地說,“那次對Katie打擊蠻大,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她找到家人”。

這次能順利比中,Katie說這是一個驚喜,“給了自己一個答案”,這個結果,又何嘗不是所有在幫助Katie尋親過程中出現的有心人心中的理想答案呢?


吃一口湯圓,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中午11點,寧海梅林街道岙胡村口,Katie一行所乘的車子一出現,“砰砰砰”,摞在地上的鞭炮騰空躍起,沿路,是趕來的三三兩兩的村民,“來了啊!

村委活動室大院空地前,鋪著紅地毯,Katie的親媽媽一見到女兒,抱著她哭了,“對不起,我的女兒!”Katie撫摸著她的背安慰著,爸爸胡大伯有點緊張地搓手站著。

兩位Katie的母親彼此擁抱,親媽媽抹著眼淚,帶著愧疚說:“謝謝你把Katie培養得這麼好”,養母凱倫女士笑著拉起女兒親媽媽的手緊握著,似乎是兩位母親之間的一種連接和傳遞。

(兩位母親的手一直緊握著)

年邁的奶奶和外婆也來了,“這是你奶奶”“這是外婆”,“寶貝,來抱抱,身體健康”老人說……

現場儀式上,台州路橋區公安分局刑事技術室周欽源宣讀了DNA鑑定報告。Katie和家人為這一路幫助尋親的單位——台州路橋區公安分局刑事技術室、都市快報快找人欄目、奉化順愛公益協會、迪安司法鑑定機構,一一獻了錦旗,表達謝意。

寧波湯圓很出名,“來來,吃顆湯圓甜一甜”,媽媽端著碗,“你坐這”,媽媽舀起湯圓送到Katie嘴邊,“你慢慢吃,這是糯米的”,媽媽不會說英語,語氣裡帶著熟悉的“媽媽味”,Katie一邊吹著氣一邊笑著。

遺憾、愧疚、血脈之情……融化在這份軟糯香甜裡。

為了迎接kaitie回家,大家早早地準備,志願者們6點就開始佈置場地,胡家人忙著張羅宴席的食材,Katie的爸媽忙前忙後,桌上滿滿當當十多個菜,很多菜比如螃蟹等,Katie從來沒吃過,“好吃又特別”。

Katie是胡家老二,她還有個弟弟小胡,弟弟小胡請假從上海趕來,他作為家庭代表,感謝了所有幫助尋親的人,“感謝你們不離不棄的付出”,他感謝Katie的養母把姐姐養大,給她好的成長環境、快樂的童年,“感謝你支持她來找我們”,他一再地說“感謝所有的人”,這是胡家全家人的心裡話。

吃完團圓飯,胡家人陪Katie一家去參觀村裡的胡氏祠堂。

岙胡村,村民多姓胡,村內完好地保存著胡氏祠堂。

這是一幢百年老建築,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相傳村內當時有位名叫胡元實的秀才,帶領族人集資興建了胡氏宗祠,取堂號為“積慶堂”,含有志喜慶賀的寓意,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院子裡有戲臺、還有古木製作的座椅,上方的三個穹頂(古代稱為“藻井”)彼此相連,造型特別,成鬥狀,刻有精美彩色圖案,古人認為,“藻井”具有“從人間通向天庭”的象徵意義,據介紹,以前,當地村民過年過節,會聚在這看戲,很熱鬧。

宗祠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Katie和養母、妹妹看後,都覺得很了不起。


愛的延續

Katie現在在一家非盈利社會公益機構工作,主要幫助解決新老華裔移民的各種問題,比如他們想租房的話,他們可以提供信息、幫助談價格;如果夫妻工作忙,孩子沒人看護,他們可以幫助看護等,這樣的服務有利於移民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

Katie讀大學時,曾學過一段時間中文,但覺得太難了,沒能堅持下去,“現在我有繼續學的動力了”。

Katie大學畢業後又去讀了碩士,在美國,不少大學生上大學是自己貸款的,Katie也是如此,現在她的一部分薪水用來還貸款,所以她工作也很拼。

Katie業餘還在寫作,正在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傳記類小說,這次回家的過程相信會被她記錄在書中。Katie在紐約工作,平時空了,會去波士頓看媽媽和妹妹。

Katie的妹妹卡羅琳,是養父母在Katie四歲大時,從廣東湛江領養的,今年27歲,現在,她和養母一起生活在波士頓。

遺憾的是,Katie的養父無法見證女兒的這次團聚。在Katie17歲時,2010年,養父因病去世了。Katie13歲時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養父母把收養文件交給她,告訴她,她來自寧波,“爸爸媽媽說,等我到18歲,帶我回中國,去找中國的家”。

Katie的養母凱倫女士今年71歲,我問她,女兒找到她親生父母了,你會失落嗎?

“我為她高興,很高興她能找到他們”,老人陪女兒一起不遠萬里來認親,一路上都笑盈盈的,她說,Katie18歲時,表示要來中國尋親,她很支持,希望她的尋找有個幸福的結局。

凱倫來自傳統的愛爾蘭大家庭,有很多姐妹,她對傳統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和中國也蠻有緣,家庭成員中,有親戚在中國深圳工作,她和丈夫曾帶著兩個女兒去深圳探親過,這次,是她第四次來中國,也是她第二次到杭州。

“或許是我最後一次出國了”,凱倫是個樂觀的老人,她笑著說,可能自己年紀大了,最近她開始關注一些和死亡、生命相關的話題,不過,她並不擔心,她還很自信地舉著手臂說:“我游泳很厲害的!”

其實,尋親路上,像接力跑一樣,一棒傳一棒直到團圓。Katie說,她也想做接力棒之一,她會幫助身邊和她一樣被領養的孩子尋親,為他們早日實現團圓的心願出力。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楊麗

實習生 蒲嬌龍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