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沒想到,看個綜藝也能看出不適。
最新一期的《王牌對王牌》,正好是常駐嘉賓關曉彤的生日。
過生日嘛,節目組當然會策劃,但這個策劃的內容和形式,卻引起了很多網友極大的反感。
節目組表示,邀請了一組“科研成員”,詳盡介紹了自己耗時五年,花費1億製作的網絡防禦安全系統的光盤。
隨後提議,讓每個嘉賓親手拿一下,感受一下光盤的分量。
在傳到關曉彤手中時,“意外”發生了。
關曉彤還沒來得及伸手接到光盤,沈騰提前放手。
“啪!”
價值上億的光盤,碎了一地。
關曉彤一瞬間愣在原地,臉上滿是驚訝和無措。
然後各路人馬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一位嘉賓說:“這怎麼辦,人家帶著研究成果來,我們給人家弄碎了。”
主持人接了一句:“估計沒辦法了。”
節目組也重複了好幾次:“這個不是道具,因為時間趕,這些光盤做出來還沒備份。”
這時,工作人員上臺清場,唯獨留下關曉彤。
看著大家紛紛退場,而自己一個人站在原地,關曉彤眼裡的慌張和內疚,快溢出了屏幕。
她捂著臉,淚水難以抑制地蓄滿雙眼。
就在她快要崩潰的時候,大屏幕突然播放了她參加節目的集錦。
所有嘉賓推著蛋糕出來,唱起生日歌,一派歡樂祥和。
而當事人關曉彤,帶著哭腔,如釋重負地說了一句:
“嚇死我了,我心態都崩了!”
這一幕,在播出之後,衝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高達2.8億。
但幾乎是罵聲一片。
有人痛斥節目組導演。
有人說:神經病,這種驚喜不如不要。
還有人代入了一下關曉彤,覺得驚嚇遠遠多過於驚喜。
我覺得罵得對。
看關曉彤的表情,這場戲,應該一直瞞著她。
正因為如此,這所謂的“驚喜”,更加惡意滿滿。
在別人生日這天,不好好送上祝福,非得先來個整蠱,讓你心情跌落谷底。
然後再笑嘻嘻告訴你:都是假的!
這不是吃飽了撐的?
如果開玩笑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還好笑嗎?
沒有十年腦血栓,想不出這種破主意。
在她最開心的這天,一群人故意整得她掉眼淚。
憤怒吧,顯得不識好歹。
開心吧,實在之前受了太大驚嚇,開心不起來。
這種自我感動式的驚喜,代入一下當事人,也覺得無比窒息。
也許有人說,節目組出發點是好的。
但這種所謂的“出於好意的整蠱”,才更令人不適。
明明一件好好的事,開開心心慶祝,真誠地送上祝福,就足夠了。
非要欲揚先抑,把當事人架在空中,下不了臺,然後再展示自己的“好意”。
欣賞他人情緒的大起大落,迫使他人快速接受自己的好意。
這些做法,我只覺得反感。
“出於好意的整蠱”,在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場景。
約好了一起出遊,假裝臨時爽約,又在你鬱悶至極的時候,突然出現。
給孩子買好了禮物,卻在他一臉期待的時候,佯裝忘記,非要逗得人哇哇大哭,才哈哈笑著拿出禮物。
或許,站在上帝視角的那個人,覺得“我也是好意,想給你一個驚喜”。
可站在當事人的角度,那一瞬間的難過、歇斯底里,是怎麼也彌補不了的。
好心也好,壞心也罷,這種不在乎他人感受的方式,都無法讓人接受。
看過一個這樣的新聞。
江蘇一個11歲的小學生,生日恰逢期末在即。
媽媽早就答應了他,送一個皮卡丘的蛋糕。
他滿心期待的蛋糕,在揭開那一刻,讓他崩潰大哭。
媽媽故意將蛋糕換成插滿各科課本的款式,上面還寫著:地球不毀滅,你都得寫作業。
代入一下這個孩子,都覺得壓力大。
他在自己期待了一年的生日上,依然逃不開被教育的魔咒。
我能理解這個家長望子成龍的想法,也知道她想通過這種方式,鞭策孩子進步。
可能她自作主張換掉蛋糕的款式時,還在自以為幽默,她站在家長的位置,高高在上地施予,從未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我想,孩子今後過生日,都不會有期待了。
安徽一男子,朋友想給他一個“難忘”的生日。
趁他不注意將蛋糕糊他一頭一臉,再把點燃的生日蠟燭插他頭上。
看男子的表情,只剩無奈和無語。
誰不想帥氣出場,留下美好回憶?
結果主角成了小丑,眾人鬨笑成一團,到底誰在“喜”?
也許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建議不要出發了。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江蘇一名新娘,在結婚當天,被來賓用自帶的噴霧器,噴了滿頭滿腦的綵帶,包括婚禮現場也被弄得亂七八糟。
她忍了又忍只說了一句:提前3個月試妝準備,現在覺得很遺憾。
他們出發點是為了熱鬧,助興,可這是新人需要的嗎?
還有那個小學生撿到手機,交給失主。
失主反手就買兩套習題冊送到學校進行感謝。
面對鏡頭,孩子臉上的笑容勉強而僵硬,很誠實地回答:
“說實話,我不是那麼喜歡寫卷子。”
或許失主不是故意整蠱孩子,但這種自以為好意的幽默,依然很不妥。
孩子只會認為:原來做好事,是會被懲罰寫習題冊的。
下次,她還願意拾金不昧嗎?
這種“落差感”的驚喜,真的很讓人不適。
他們潛意識裡,也並不是真的想要看到你真心的快樂,而是,在此時此刻,你的情緒被他們操控。
在這些人眼中,看到別人手足無措,好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而他們打著“好心”的旗號,讓你沒有半點招架之力。
否則,就是你不懂事,你不懂他的良苦用心,是你開不起玩笑。
他們帶著一種不自覺的傲慢,肆意玩弄他人的情緒。
玩笑也好,整蠱也好,讓當事人感到不適,那就失了分寸。
哪怕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無法令人接受。
在別人本該最快樂的一天,故意用“欲揚先抑”的驚喜方式。
先讓人極度失望,情緒跌到谷底,再用一種強烈的刺激,使當事人情緒大起大落。
真的有必要嗎?
我想起《武林外傳》裡我最不喜歡的一個場景。
佟掌櫃生日那天,來了一個金湘玉,樣樣比佟掌櫃優秀,還聯合眾人孤立佟掌櫃。
結果佟掌櫃失聲痛哭時,再跳出來說,是特意準備的生日驚喜。
驚喜的重點,應該在“喜”,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我曾看過一個十分動人的求婚視頻。
女孩的父親剛剛過世不久,女孩沉浸在悲傷中。
這天,男友和她在看電視時,電視裡突然插播了一條父親生前的錄音。
那是父親和男友的一段對話。
父親說:孩子,你得到我的許可了,我知道你愛著我女兒,會照顧她,我真心地祝福你們。
淚流滿面的女孩回過頭,男友拿著戒指單膝跪地求婚。
那一刻,任何華麗的求婚場景,任何語言都抵不過當時的震撼。
對女孩來說,得到爸爸的認可和祝福,是一件最重要的事。
而此刻,儘管父親與她天人永隔,但她收到了最重要的禮物。
而男孩,在準岳父彌留之際,徵求了同意,由他照顧女孩的餘生。
我想,這才是驚喜最好的表現方式。
我們常常誤解了,以為直白地表現愛,沒有那麼感人。
但真誠永遠是必殺技,比任何花裡胡哨的東西都來得動人。
在本該快樂的日子裡,誰想要所謂的反轉?誰想要被傷害?
誰想要在最重要的日子,成為別人的談資和娛樂的對象?
那種自以為感動他人的戲碼,只能感動自己,噁心別人。
其實,有沒有驚喜,都無所謂。
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比什麼都強。
文章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獅子生活合作微信:yojiu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