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撿書姑娘
ID丨jianshu126
好久沒有看見過,這麼讓人血壓飆升的綜藝劇情了。
前幾天,某綜藝節目邀請了 一群“科研人員”,展示團隊耗時5年,花費1億製造的網絡防禦安全系統的光盤。
隨後節目組建議大家親手拿一下,感受一下光盤的分量。
結果就在沈騰給關曉彤的瞬間,“噼裡啪啦”,光盤從手中滑落,掉落一地。
關曉彤瞪大了雙眼立在一旁,愣了兩秒後開始解釋,自己根本沒碰到光盤。
結果沈騰直接一句話堵死關曉彤的辯解:
“這要是塊吃的,我都能給你遞嘴裡,遞個東西我也就放這了吧。”
場上的嘉賓和科研人員也逐一給關曉彤施加壓力——
“這是人家斥資上億的光盤。”
“我們沒有備份,就這一個……”
明明關曉彤什麼也沒做,卻成了被指責的人。
旁邊的唐嫣一臉嚴肅地瞪著沈騰,一向微醺的閆妮也一下子酒醒了,關曉彤忍不住掩面哭泣,肉眼可見的慌亂緊張。
此時節目暫停,全場就留下了關曉彤一個人處理問題,這種情形無意讓她的心理防線到了崩潰邊緣。
然而就在此時,後臺卻忽然響起了生日歌,節目組和嘉賓推著漂亮的大蛋糕緩緩走出。
所有人都在笑著祝福,唯有關曉彤雙眼通紅,不可置信。
原來這是節目組的整蠱式驚喜,慶祝關曉彤的26歲生日。
但這種先驚嚇後驚喜的方式實在過分——
關曉彤從頭到尾一臉懵逼和委屈,到了謎底揭曉的時候,仍然沉浸在崩潰中,沒有絲毫驚喜,只有虛驚一場的慶幸。
就連沙溢自己都說了:
“這對曉彤來說,可能不是驚喜是驚嚇。”
這個騷操作給節目帶來了巨大的爭議和流量,同時也迅速引發了大家的共鳴,不少人認為這是對關曉彤的霸凌。
姑娘看完整場節目也理解不了這種行為。
所謂的整蠱式驚喜,從頭到尾都沒有尊重過當事人的意願。
整蠱式驚喜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有人給女友過生日,會故意冷落對方,甚至直接說分手,等到對方悲痛欲絕的時候,再帶著禮物驚喜出現。
彷彿只要綻放笑容,喊著“surprise”就能沖淡別人之前的失落痛苦。
這種驚喜,在策劃者看來簡直完美,開個“不足掛齒”的小玩笑,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而被整蠱的人,情緒則經歷了過山車,從驚到喜,只有十足的戲耍與捉弄。
姑娘從來不認同先驚後喜的慶祝方式,因為這種行為折射出來的心態,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一般來說,整蠱式驚喜都會發生在生日、紀念日這種重要節點,那麼想必對方也是自己重要的人。
既然都在滿心歡喜地為對方準備驚喜,為什麼從來不去考慮當事人的心情?反而從頭到尾想著惹惱當事人,再捧出驚喜。
在一連串的舉動中,當事人的心情全然被拿捏,無論傷心還是開心,都不過是策劃者的調味劑。
比起讓他人發自內心地快樂,策劃者更想感受對方被捉弄時的惡趣味。
這樣的“驚喜”,哪裡是為了別人,分明第一時間考慮的是自己。
倘若是個人,那便是無聊的惡趣味,但如果是綜藝節目,則染上了利益的顏色,因為它能讓枯燥的節目瞬間爆發娛樂效果。
比如這次關曉彤生日事件,雖然爭議很大,參與的節目和嘉賓或多或少都被譴責,但我們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便是——
輿論場上的流量“自動”流向了該節目。
用一位網友的話來說——
“委屈的是關曉彤,被罵的是沈騰,受益的是節目。”
這讓姑娘想起歌手周深之前參加的一個綜藝節目,當時也正好快到他生日了。
節目組讓周深拆蛋糕,周深沒敢確認是不是自己,只能忐忑地拆開,好在是白鹿生日,自己沒有會錯意。
此時有人爆出周深也快到生日了,節目組順便搬出第二塊蛋糕,所有人都在起鬨周深繼續拆蛋糕,他天真地以為這次會是自己的蛋糕,結果一打開居然是工作人員。
旁邊的嘉賓配合劇本開始打趣周深:
“還沒輪到你,急什麼。”
這句話很刺耳,彷彿是在譏諷周深自作多情急不可耐,讓本就尷尬的周深顯得更無措了。
結果節目組此時又拿出一塊蛋糕,周深明顯開始害怕了,往後褪去,但眾嘉賓這次直接來硬的,爭先恐後給周深戴上帽子,唱生日歌,儼然是一派過生日的樣子。
周深只好順著大家的期許,拆開蛋糕,結果上面還是工作人員的名字。
一瞬間的冷場席捲了周深,一向體面的他甚至站起來來回踱步,隔著屏幕姑娘都能感受到那種尷尬——
以為是給自己準備的生日禮物,結果頻頻會錯意,顯得自作多情,實在是丟人。
好在整蠱到此結束,周深也得到了真正的祝福。
當時彈幕上是滿屏的“哈哈哈哈哈”,綜藝節目的娛樂效果可謂拉滿。
但當事人的心情呢?
恐怕並不重要。
節目組甚至在熱氣球上標了明晃晃的四個大字——
“逗你玩呢。”
他們好像真的覺得自己很幽默。
在這種場合之下,無論關曉彤和周深,他們即便生氣也不會選擇翻臉。
因為這是錄製節目,不是朋友聚會。
當然,這種整蠱式的驚喜,普通人也難以翻臉,因為有一句萬金油的話在等著當事人——
“我就開個玩笑而已,你至於嗎?”
“開不起玩笑”這個評價讓很多人常常退避三舍,有時候寧願吃虧也要做“開得起玩笑的人”。
原因很簡單,這五個字說得其實不是玩笑,背後的潛臺詞是暗暗指責對方是一個心胸狹窄、小心眼、無趣的人。
再愚鈍的人也能話裡聽音,這種隱形評價足以讓很多人停止反駁。
畢竟誰願意主動做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呢?
而整蠱式驚喜則是將這套流氓邏輯美化了,因為有一面“還不是為了給你驚喜”的道德大旗——
“雖然我又是冷落你羞辱你,但這一切都是為你準備驚喜的前提,如果你生氣了,那就是不知好歹,開不起玩笑。”
這種行為是典型的“扇一巴掌再給一顆甜棗”,也是服從性測試的一環。
大多數人會因人情世故默默吞嚥委屈,再過分的整蠱式驚喜也就都翻篇了。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會不想要“甜棗”,耿耿於懷“那一巴掌”,勢必要問個清楚明白,絕不委屈自己。
把整蠱式驚喜的核心再切開一層,我們發現最關鍵的點還是層級關係。
大多數整蠱驚喜不會越級,敢越級的整蠱驚喜一般都會被嚴厲批評。
比如——
學生不會在教師節跟老師玩整蠱驚喜,但TA可能整蠱同學;
打工人不會跑到辦公室整蠱老闆,但TA可能會整蠱同事;
年輕人不會整蠱有地位的長輩,但TA可能會整蠱小孩子。
能夠根據層級剋制自己的惡搞欲,說明策劃人知道哪些人可以,哪些人不可以,反映的邏輯尖銳又冷酷——
“我該尊重誰,又不該尊重誰。”
剖開本質,又回到了最初的話題——
過分的整蠱式驚喜,本質上就是不尊重人。
玩笑的尺度是驚喜還是驚嚇,完全取決於你是否發自內心尊重對方。
只有明白“尊重”,才能有真正動容的驚喜。
* 作者:撿書姑娘,本文系撿書姑娘原創,轉載請標註來源:撿書姑娘(ID:jianshu126),遇見更好的自己。每晚九點半,陪萬千女性,向上成長。
原標題:關曉彤被公開霸凌?細節流出激怒全網:“這也太噁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