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屬植物通常有特殊的香味,味美多汁,我們吃的各種橘子、柚子、橙子等等,也都來源於芸香科柑橘屬。對!就是那個嫁接雜交關係很亂的柑!橘!屬!
很多常用理氣類中藥都來自於柑橘屬,由於柑橘屬品種比較複雜,今天書生就為大家梳理盤點一下。
先看個表格,有個初步印象:
柑橘屬中藥
陳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青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
橘紅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的外層果皮
陳皮、青皮、橘紅,都來源於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這種植物。
陳皮
←普通陳皮
→廣陳皮
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2015版藥典給出了關於陳皮的一些主要栽培變種:
陳皮的主要栽培變種
我們說的廣陳皮,又名新會陳皮。2006年10月,新會陳皮獲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陳皮只能來源於茶枝柑這個栽培變種。茶枝柑果扁圓形,果頂略凹,柱痕明顯,有時有小臍,蒂部四周有時有放射溝,縱橫徑4.6~5.9釐米×6.3~7.1釐米,重100-138克,深橙黃色,皮厚2.7-3.3毫米,瓢囊10-12瓣,果肉汁多,甜酸適度;種子15-25粒,端尖或鈍,多胚。果期11-12月。
茶枝柑果園
廣東當地就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2013年,新會陳皮文化節上,一份73年的老陳皮,就被以每100克12.5萬的高價買走。今年100g黃金也就三萬多元而已,遠低於老陳皮價格。據報道,2016年新會地區茶枝柑的種植面積已達6.5萬畝,全年加工陳皮量達到7千噸,年出口量達40噸。看起來產量還挺多的。但是廣陳皮藥用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都用於製作美食或者茶飲了。有人說:“陳皮是三年的炒菜,五年的煲湯,十年的泡茶。”前幾年流行的“小青柑茶”,正宗的也是用新會出產的茶枝柑製作的,雖然年限短,但是滋味不錯。
茶枝柑果樹
從藥用的角度來說,新會的廣陳皮一直是道地藥材,歷史上也被醫家所推崇。我推薦有條件就選用廣陳皮。但是廣陳皮和一般陳皮的差別也沒有那麼大——畢竟藥典沒有把它們分成兩個藥。至於網傳的十年陳皮能抗癌、包治百病等,聽一聽就行了,別放在心上。
從食用調味的角度來說,廣陳皮和一般陳皮的風味差別比較明顯,泡茶的話更容易區分。一些特色的美食佳餚,一定要廣陳皮來調味才可以。就像咱們喝茶,既可以買精品的,也可以買茶葉沫子,雖然一樣能喝,但是感官和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還是說,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廣陳皮和一般陳皮的差別是最大的。如果要投資,一定要選擇茶枝柑品種的廣陳皮,最好是核心產區的,好好保存五年十年,價值蹭蹭蹭往上翻。如果是普通的陳皮,增值空間極其有限。
02
青皮
個青皮
青皮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
5〜6 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曬乾,習稱“個青皮”;
個青皮 飲片
7〜8 月採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瓣,曬乾,習稱“四花青皮”。
四花青皮
03
橘紅
橘紅
橘紅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後採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乾或陰乾。
藥典提到的橘紅主要栽培品種
其實我們平時吃的橘子,剝下的橘子皮,除去白色的部分之後,更接近“橘紅”這味藥。
這三味中藥,來源相近,功效相似但略有差別,整理如下:
陳皮、青皮、橘紅藥用差別
由表可見,從行氣的角度來說,青皮作用最強;從理氣調中的角度來說,陳皮效果最好;從燥溼化痰的角度來說,橘紅的效果更好一些。
對於陳皮、青皮和橘紅,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交流哦!
文章轉載自“醫界書生”微信公眾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中醫寶典】熱文推薦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醫寶典微信公眾號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