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脾胃消化不好,可以做做推揉腹部的養胃保健操,促進消化吸收,方法簡單隨時都可以做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促進消化吸收的揉腹保健操。在我們的腹部有很多穴位,而圍繞肚臍的一些穴位,大多跟腸胃有聯繫,因此,刺激按摩這些穴位就對我們的腸胃消化吸收有作用。

我們這個揉腹保健操怎麼去做呢?

大家看一下這張穴位圖,我標出紅點的這幾個穴位就是我們要按揉的,這幾個紅點,分別是肚臍兩邊的是胃經的天樞穴,肚臍下面任脈的石門穴,在肚臍上面的是任脈的下腕穴。

具體位置就是肚臍旁開三橫指就是天樞穴,肚臍直下三橫指是石門穴,肚臍直上三橫指是下腕穴,這幾個穴位都很好找。

找到穴位以後怎麼做呢?

先用大拇指垂直按揉石門穴,在按揉的時候,要按進去,不能只揉皮表,按的時候要呼氣彎腰,按10秒左右,按進去以後再往上邊撥動那麼一下,一定要按進去,手指在表皮沒效果,這樣撥動20下。

然後按揉右邊的天樞穴,也是要按進去,往上撥,也是手指要進去,也是撥動20下。

第三個就是按揉肚臍上面的下腕穴了,也是手指要深入進去,進去以後往上提點左右撥動,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這個穴位要左右撥動,也是撥動20下,撥的時候要彎腰,不彎腰手指進不去,做的時候,有人可能要出汗。

最後就是按揉左邊的天樞穴,這個也是手指要深入進去,這個是往下撥,手指深入進去以後,是往下推,也是20下。

為什麼要按揉這些穴位呢?

石門穴,如同任脈水溼之關卡,有理氣止痛,通利水道的作用。

天樞穴,能溝通胸腹之氣的運行,起疏通調理胃腸腑氣的作用,治療腹脹、腹瀉、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腸病症,並通過疏通調理胃腸腑氣來補益脾胃,使氣血生化,起到補虛培元的作用。《古法新解會元針灸學》這樣解釋天樞:“天是上部之氣,樞是樞紐,負責轉輸,可以上通肺金轉濁氣出腸。谷門,是水谷消化津液出入之門,大腸與胃化陰通髒之募也。”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腸連接的轉彎處。胃雖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對食物進行粗略的加工,就好比我們榨果汁,先要用刀將水果切成大塊,再放到攪拌機當中。胃就相當於這把刀,只做一部分簡單的工作,真正的消化過程是在小腸中完成的。下脘穴位於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關口處。對於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導致的腹脹、胃痛、嘔吐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因為它在胃的下部,對於因為中氣不足導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如果脾胃消化不好時間長的呢,做的時間可以長一點。消化不良或者胃口不好可以這樣去做,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這個方法刺激穴位經絡效果非常好,對脾胃問題,消化吸收的都有作用,有這些問題的粉絲,你們可以試試,看看有沒有效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