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常用自擬三草湯:即夏枯草、龍膽、益母草三草,配以芍藥、甘草,治療高血壓病。方中夏枯草清肝散結;龍膽清瀉肝經之火;益母草為厥陰血分之聖藥,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經;重用芍藥,和營斂陰,緩急解痙;使以甘草調和諸藥。此方適應範圍較廣,在基本藥物的基礎上尚可隨證加減:
如加牛膝引火下行;加石決明、珍珠母平肝潛陽;加黃芩、梔子清肝火;加大黃瀉實熱;加牡丹皮涼血;加鉤藤、菊花息風;加茯苓、澤瀉、滑石利溼;加茺蔚子治目珠疼痛,按之如石;加石斛、玄參以養肝陰。蓋石斛是滋陰良藥,不僅滋養胃陰,亦能補肝腎之虛,多用於腎陰不足,肝陽上亢,虛火妄動者,且滋陰不礙邪,可用於陰傷有溼邪者。
案:張某,男,70歲。頭痛兩側為甚,以手撫之,則頭皮皆痛,耳鳴,胸悶氣短,嘆息則舒,脈弦,舌質紫黯,苔白。血壓25.9/12.5kPa。
證屬氣鬱化火上炎之證。
處方:枳實6g 陳皮9g 柴胡9g 甘草6g 石決明30g 白芍10g 夏枯草10g 益母草10g 龍膽3g 牛膝10g 牡丹皮10g。
服藥後諸症皆減,但未根除,頭兩側遊走之疼痛仍時時發作。故以後三診均以三草湯加減,使頭部側痛大減,血壓亦降至22.7/12kPa,惟覺巔頂發涼而痛,且年事已高,故以育陰助陽,補腎固本之法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