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女子野外遊後高燒不退,全身皮疹!浙大一院最近收治多例,有人還出現了噬血現象,盛吉芳最新提醒

44歲女子野外遊後高燒不退,全身皮疹!浙大一院最近收治多例,有人還出現了噬血現象,盛吉芳最新提醒

△點擊上圖有福利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收治了幾例被蟲子叮咬的患者,除了出現了發熱、皮疹等不適症狀有人還因此發生了噬血現象,病情危重。

野外遊後高燒不退

竟是這種蟲子引起

麗水44歲的林女士前段時間跟朋友爬完山後就開始發燒,一度燒至39度,服用了退燒藥後也沒有緩解,還在4、5天后出現了全身皮疹。

在當地醫院就診後,檢查發現她肝功能損傷、血小板下降,進行了一系列護肝治療後,情況沒有明顯好轉,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林女士轉院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就診。

“入院後我們在她的左臀部發現一顆花生大小的、看上去黑黑的‘焦痂’。”浙大一院感染病科陶晶晶主治醫師介紹,根據臨床表現高度懷疑是立克次體感染,儘管林女士表示自己印象中近期沒有被蟲子叮咬過,去爬山時也是穿的長袖長褲,但科室還是按照這個思路治療,同時進行進一步檢查。

最終病原宏基因測序提示林女士為日本立克次體感染,其引起的日本斑疹熱是一種以高熱、皮疹和焦痂形成為特徵的疾病經過對症治療,林女士已經治癒出院。

而來自安徽宣城的33歲徐女士,在一次野外活動後出現了發燒、全身皮疹等情況,腰背部也有像火山口一樣的焦痂,就診後被診斷為立克次體感染,由於白細胞、血小板、血色素等指標持續下降,出現了噬血現象,情況危急的她被轉至浙大一院進一步救治,最終轉危為安。

戶外活動需警惕

出現這些情況要注意

“最近我們科室收治了多例這類患者。”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醫師介紹,立克次體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主要在齧齒類動物(鼠類)和家畜(牛、羊、犬)等貯存宿主內繁殖,以蝨、蚤、蜱、蟎等吸血節肢動物為主要傳播媒介。我國立克次體感染主要有流行性斑疹傷寒、鼠型斑疹傷寒、恙蟲病等

叮咬處焦痂或潰爛是最典型的體表症狀,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出現高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頭痛等症狀,隨著病情加重部分患者會出現肝脾腫大、器官衰竭或出血等情況。由於恙蟎幼蟲叮咬部位比較隱蔽、難以發現,所以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很容易忽視,延誤救治。提醒,該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恙蟲叮咬,不會發生人傳人,在戶外工作、遊玩的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戶外活動時儘量穿著長袖長褲,最好是能封好袖子和領口的衣物,不要在草叢中、草地上坐臥。

戶外活動結束後,應及時更換衣物,並單獨放置、清洗;同時及時洗澡,特別是腋窩、腰部、會陰等皮膚柔軟處。

家中種植花草的,應保持清潔,勤除草、滅蟲、滅鼠。

有戶外特別是野外活動史,同時出現高熱、皮疹等不適症狀,並在身上發現焦痂的,應儘快就醫、對症治療。

除了恙蟲病,醫生也提醒,此時野外活動也一定要高度警惕蜱蟲叮咬,一旦被蜱蟲叮咬後,不要生拉硬拽,而是應用酒精、碘伏等塗在蜱蟲頭部,讓其自行鬆口脫落,或立即就近前往醫院處理。


歡迎加入“全科-浙醫在線交流群”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疾病相關困擾想要交流,歡迎加入“全科-浙醫在線交流群”交流。

如何入群?掃碼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六號(微信名:kbzyzx06)為好友,備註“全科”,小助手會邀您進群。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