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特別虛弱該怎麼調理?(附語音)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三十二 。(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黃帝問曰:餘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餘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洩,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歴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願聞其方。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黃帝內經·三部九候論》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我們先來看原文∶“黃帝問曰:餘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餘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洩,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願聞其方。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這整段話的意思我先帶大家從頭到尾過一遍。


“黃帝問曰:餘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餘願聞要道,以屬子孫”。黃帝說,我聽說九針的道理,這個地方後世醫家就認為這個九針應該是九候,因為本篇講的是三部九候,所以是九侯的意思。(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也就是三部九侯的這個道理非常廣博,不可勝數,我想了解其中的要道,無論是治病還是養生,這裡邊的要道以囑咐子孫。這個地方的屬指的是囑,就囑咐的意思。傳於後世。然後“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洩”,什麼意思呢?就是他來形容非常尊重這個要道,他想要了解的三部九候的道理,傳給子孫之後,要銘心刻骨永誌不忘,同時要也遵守誓言,不能往外洩露,就這個意思。


“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下副四時五行”。也就是讓這個道理符合於天體運行的規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是什麼意思呢?王冰註解天光指的就是日月,也就是日月星辰,曆紀指的是“謂日月行歷於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之分紀也。言以人形血氣榮衛周流”,也就是指的身體,因為天人相應指的是天道的這樣一個循環與人體的氣血營衛周流是相應的。“合時候之遷移,應日月之行道”,也就是人體的氣血周流的道理跟天道的日月星辰的這樣一個循行,它兩個是相應的。


“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向下符合四時五行陰陽盛衰變化的規律,人體是怎樣適應自然界的冬陰夏陽這樣一個變化規律的呢?這裡邊有一個詞叫做貴賤更立,《素問集註》裡邊記載∶“貴賤更立者,四時五行之氣,以王者為貴,以相者為賤也”。其實這裡邊講的就是四時五行之氣,當令者為貴,不當令者為賤,他們之間是交替主時。比如說冬季主水,五行當中是水,在五臟是屬腎,水在這個時候就是主令的。其他四行都不主令,不主令氣就弱,主令的氣就強。這就是春夏秋冬,金木水火土,再加上長夏,土主長夏,所以四時五行是交相爭替的,是講了這樣一個道理。這種交相爭替與人是如何相應的呢?


黃帝問的非常詳細,“願聞其方”,就是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問的太棒了,我想講還沒人這麼問呢?所以老師要想講好課,得趁著好學生問。他問得非常到位,所以岐伯就講問得太棒了,“此天地之至數”,這是天地間非常重要的一個道理。(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們在這裡就知道三部九候,我們往下看就知道了。三部九候講的就是人的三部上、中、下。每一部又有天、地、人三候,合在一起叫三部九候。三部九候與我們的身體的五臟是如何相應的,與我們的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是如何相應的,這裡邊講的脈象和人體相應的道理。但是這裡面還講了人體與四時五臟陰陽的這相應的道理。


我之前反覆提醒過大家,中醫學的五行有兩套體系,一套是生克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土是平行的,互相可以生克。那就是以五為單位。另外一個五行,土是在中間,其他是四個方向,就是東西南北這四行再配合上中間,這叫做方位五行學說。方位五行學說在《黃帝內經》的篇幅佔的比較多,生克五行也有,沒有像方位五行那麼多,實際上是中央為主,調控四方。中央就是脾土,所以這裡“下副四時五行”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我們看到後來就知道,到最後我們都要合到胃氣上來,無論是脈象還是人體,脈象上有胃氣,說明這個脈非常和緩流利,這就是有胃氣。我們人體有胃氣代表胃口好,脾胃消化系統好,大便也通暢,這就代表脾胃系統好。脾胃系統一好的話,脾主肌肉,我們身體也有勁,脾主氣血,氣血也充足。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我們通過調理脾胃能夠把後天的這個本調好。


所以身體特別虛弱的人怎麼調?那就得先調脾胃。身體要好的時候怎麼調?也是調脾胃。有的病很複雜,從哪兒入手呢?也是調脾胃。脾胃調足了,氣血通了,自然而然他那個病形就現出來了。所以有很多人說通過吃中藥,我以前那個病都潛伏了多少年了又出來了,什麼原因呢?就是您的氣血充足了之後,身體正氣足了,有力去抗邪了,有利於抗邪之後,身體才有這些症狀。他要是無力抗邪的話,病灶就一直潛伏在那裡,等你身體完全弱的時候,它就越來越重,這就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所以我們通過無論是中藥也好,還是艾灸,還是疏通經絡等等各種方法也好,目的就是幫助人體把正氣恢復起來,把陽氣打通,陽氣打通了之後,身體的各種各樣的病就自動會暴露出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治療,治好了之後就徹底除根了。以前可能有一段時間他沒發,沒發病不是沒有根了,而是你的正氣不足,不足以抗邪。就像一個國家被外敵入侵了,你沒有正規軍打不跑這些外寇,外寇他就駐紮在國家裡不走了。(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表面上又沒有戰爭,好像二者和平相處似的,實際上需要把外寇趕出去的。當你的部隊強大了之後,自然而然才能把他趕出去。當軍隊弱小的時候是趕不走的。這就是身體正氣足和正氣虛的道理,我們在臨床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要“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就是天人相應這樣一個道理。


好了,今天的課我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三十二。(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