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飲食寒涼引發的身體問題|彭鑫博士談健康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
“凡以飲食,無論四時,常令溫暖。”——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我曾經在門診上看過一個女孩子,25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說找我看病主要的症狀就是手腳冰涼、痛經。
  這個女孩子臉色蒼白,泛青。什麼叫泛青?就是臉色白白的沒有血色,沒有光澤,有些血管青青的,透過皮膚都能看到,這種臉色就叫做泛青。(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泛青表明體內有寒,表現出來的症狀要麼痛經,要麼手腳冰涼,要麼肚子怕冷,稍微吃一點涼的東西就拉肚子。
  把完脈後,我問她:“你小的時候是不是喜歡吃冰激凌、冰棍兒之類的東西?”
  結果正如我所猜想的。她說小的時候吃冰棍吃得非常厲害,最多的一次一天吃了11根冰棍。聽後我一下子明白了,這也正是她得病的根源啊!
  在治療中,她還告訴我說,小時候吃冰太多,來月經的時候也不注意,繼續吃涼東西,用涼水洗衣服,大熱天吹空調。但是現在可不敢這麼做了,因為一吃涼的東西就拉肚子。按老百姓話講,她這就“坐下”病根了,必須把寒氣化開才能好。
  我給她開了張仲景《傷寒論》裡的方子,也就是當歸四逆散加吳茱萸生薑湯加上四君子湯,再加上乾薑。
  一週之後,手足寒的症狀就大為緩解。她說吃完藥之後肚子裡面暖暖的,特別舒服,不用熱水袋敷肚子都會感到溫暖。(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再次來月經的時候,痛經的症狀明顯減輕,第一次輕鬆度過經期。
  中醫所說的寒,不是單純指溫度上的寒,而是指一種病氣。這種寒氣不是說用熱水袋放在肚子上面就能趕走的,暖水袋解決的只是表面問題,要想從根本上溫暖我們的身體,還需要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人體是一個整體,內在的腸胃都有各自的喜好,我們要提供給它喜歡吃的東西。脾胃最不喜歡吃的東西是什麼呢?涼的東西。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打一個比方。比如,我們夏天打籃球的時候,出了一身汗,熱氣騰騰的,假如說給你澆一盆冷水,皮膚是不是會特別難受不舒服?我們內在的胃腸是恆溫37℃左右。在這個溫度之下,我們給它吃些10℃以下冰冷的食品,這些食品進到腸胃裡面之後,腸胃要乾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加熱。把它加熱之後,才能被身體吸收。
  加熱生冷食物的過程要消耗我們身體的能量,假如說你吃的東西是溫暖的,事先經過加熱的。那麼,我們的腸胃就省下了這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吃生冷東西的時候,腸胃做了煤氣灶的活兒,消耗了很多能量,腸胃當然會感覺很不舒服。
  而且大家還要知道一點,腸胃不舒服大多是不往大腦反映的。所以一開始吃冰冷的東西,你是不會覺得難受的。只有時間長了之後,腸胃的問題才會慢慢表現出來。(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很多年輕的女孩子喜歡吃冰激凌,吃來吃去臉色就發青了,臉上都沒有血色了,這是因為傷了腸胃。
  我們腸胃所代表的區域就是臉部的鼻子周圍三角區。很多人這個地方特別容易長青春痘,尤其是喜歡長顏色比較暗的痤瘡,顏色發青、蒼白,這大多是因為脾胃虛寒所導致的。
  所以說,不管是養護胃腸,還是養顏美容,防治青春痘,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吃溫暖的食物。先賢曾留下字句說:“食宜暖。”就是說,飲食要選擇溫暖的東西。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