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說說“調和脾胃”的門道——脾胃分治,注意調肝

李振華:說說“調和脾胃”的門道——脾胃分治,注意調肝

中醫書友會
第369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脾胃是後天之本、轉運之樞,調和脾胃、斡旋中焦往往是治療繁雜疾病的“扳機”。脾胃的治療很有說道,本文強調兩點:一是脾胃要分治,脾與胃的生理不同,用藥也有差別;二是要和肝緊密聯繫。(導讀/依伊)

—本文約2700字,預計閱讀7分鐘—

淺談對脾胃病的認識和治療

作者/李振華

簡介:李振華,(1924—2017),河南省洛寧縣人。出身中醫世家。河南中醫學院原院長。現中醫教授、主任醫師,兼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理論整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中醫藥分會名譽會長。1991年定為全國500名老中醫之一。50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負責研究的“流行性乙型腦炎臨床治療研究”、“腫瘤耳部信息早期診斷”、“脾胃氣虛本質的研究”,分別獲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和科技進步三等獎。負責“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虛證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獲河南省教委及河南省一、二等科技成果進步獎。專著有《中醫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治療》《常見病辨證治療》,主編有《中國傳統脾胃病學》等八部。在省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1987年和1991年分別被收入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世界科技名人錄》和《河南科技名人錄》,1992年開始享受國家特殊津貼。1995年被國家科委錄入《中國科技名人錄》。

五十餘年,靈活運用中醫理論,辨證論治各種疑難雜病,特別體會到“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旺四季不受邪”理論的正確性,正如李東垣所說:

“善治者,惟在調和脾胃”

因此筆者近年進一步地研究脾胃學說,對脾胃有以下認識。

脾有虛證,無實證,胃多實證,即“虛則太陰,實則陽明”。脾虛的表現,是氣虛甚則陽虛,除胃有陰虛證外,脾無陰虛證。如脾失健運和升清,主要責之於脾的功能虛弱,即氣虛、陽虛。
因而對健脾的藥物,無論是淡滲健脾利溼、芳香化濁燥溼、益氣溫中化溼以及大辛大溫之藥溫化寒溼,無不在助脾氣或脾陽。由於脾喜燥而惡溼,故脾虛者亦應慎用滋陰助溼之藥
在治療脾胃病時,要緊密地聯繫肝臟。無論情志傷肝、木鬱克土或飲食損傷脾胃,以及脾胃久病虛弱、土壅木鬱,均可導致肝脾失調或肝胃不和,臨床各種慢性脾胃病證或肝臟病證,其病理不可能僅在於脾胃或僅在於肝,故治療脾胃病時要佐以疏肝理氣之品,治療肝臟病證時,常注意健脾和胃。
如筆者研究“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慢性萎縮性胃炎”,最後結論性地提出:

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其不同者,病理重在於脾,重在於肝,重在於胃,辨證用藥,因人而異。

脾虛失其健運則生溼,溼雖為有形之陰邪,但易阻滯氣機,氣機不暢,氣鬱可以化熱,形成溼熱蘊結。葉天士說“溼熱纏綿,病難速已”此複雜難治之病的病機,筆者認為溼為陰邪,源於脾氣本虛,健運失職,溼阻氣機可鬱而化熱,熱為陽邪。
這種溼和熱、陰和陽實質矛盾的病理交錯在一起,祛溼當以溫藥和之,清熱須用寒涼之品,用藥稍有不當,或加重熱邪,或加重溼邪,更傷脾胃,使病情加重。
治療上清熱宜用苦寒之品,中病即止,避免過用苦寒,損傷脾氣;熱減宜及時加入健脾利溼之品,以治其本。同時佐以疏肝理氣,氣行則溼行,溼祛則熱無所存。運用這一觀點治療溼熱黃疸,辨別陽黃中的溼重於熱或熱重於溼,以及急黃和陰黃,臨床可獲良效。
脾主運化,胃主腐熟,脾為胃行其津液。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彼此協調,氣血方能生化有源。故脾病必涉及到胃,胃病必涉及到脾,相互影響,不可單治一方。在治胃病時應常加健脾之藥,治脾虛證如洩瀉,亦常加和胃之品,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對於肝腎陰虛並有脾胃氣虛之病證,要注意滋陰則助溼,易傷脾胃,健脾祛溼則傷陰,易加重肝腎之陰虛,二者同時用藥,則療效不顯。臨床對此種病證,主張先調理脾胃,脾胃健,營養足,則津液生化有源,促使肝腎之陰復。
但健脾胃之藥,宜淡滲平和,不宜過用芳香,以免燥溼傷陰。飲食好轉,宜酌加甘淡養陰,不宜過用滋膩之品,以免膩胃助溼傷脾。
對脾胃病的治療筆者認為:各種慢性胃病,脾胃氣虛佔90%左右,胃陰不足者佔不到10%。此為筆者近20年來脾胃氣虛本質的臨床研究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所證實。脾胃氣虛的各種慢性胃病在病理上包括了現代醫學的各種慢性胃炎和上消化道潰瘍。
在組方上,要善於用香砂六君子湯為基礎,將歷代有關治療脾胃病的名方化裁運用,如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二陳湯、平胃散、溫膽湯、五苓散、理中輩、四逆輩、大小建中湯、左金丸、丁香柿蒂湯、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
在具體用藥上,如食少腹脹、納呆,去黨參,加枳殼、川厚朴、烏藥、焦三仙;如腹脹脅痛、肝氣鬱滯者,加小茴香、烏藥、枳殼、鬱金、香附;如脾胃陽虛、中焦寒溼者,加吳茱萸、乾薑、桂枝甚至附子;如溼阻氣機化熱者,去黨參、砂仁,加白蔻仁、竹茹、佛手、枳殼、烏藥、知母、黃芩;口乾渴,加花粉。
熱盛加生石膏;吐酸水者加枳殼、烏藥、吳茱萸、黃連;噯氣或呃逆者加丁香、柿蒂,呃逆見肝氣鬱而化熱者,再加代赭石、知母;如見心慌、心悸、失眠、乏力屬心脾氣虛者,加酸棗仁、遠志、節菖蒲、龍骨,兼有心血虧虛加當歸、白芍;如口中粘膩加蒼朮、白蔻仁、佛手;如便溏洩瀉,加澤瀉、薏苡仁、桂枝。
如噁心嘔吐、中滿溼滯,加藿香、枳實、厚朴、焦三仙,系胃熱者再加竹茹;口苦口乾心煩急躁者加鬱金、梔子、黃芩;如大便見血者加黑地榆、田三七、白及;如脾虛及肺、中氣下陷者,加黃芪、柴胡、升麻。這樣靈活用藥,治療各種脾胃氣虛的胃病,有是證用是藥,精於辨證,謹守病機,準確用藥,方能奏效。
脾胃疾病,陰虛者僅見於胃陰虛,多因熱性病(包括熱性傳染病)後期,高熱傷陰,或胃病過用溫燥之藥而傷陰,或素體陰虛內熱以及其它疾病傷及胃陰。
對胃陰虛的各種胃病,筆者多以葉天士的養胃湯為基礎方加白芍、知母、花粉、陳皮、雞內金、焦三仙;氣鬱脹滿加鬱金、烏藥,慎用芳香理氣之品,以免更傷胃陰;疼痛者加延胡索,重用白芍;陰虛火盛者,可酌加丹皮、生地、地骨皮;如脾虛洩瀉,加山藥、茯苓、薏苡仁、澤瀉、訶子肉,亦應慎用溫燥之品。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河南中醫》(1998年)作者/李振華
•本文編輯/王勤莉薦稿/楊治世排版/十三丨校對/王繼華丨二校/唐小白丨審核/居業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邀請您來領禮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