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 RAUCH
藝術家尼奧·勞赫,Photo by Uwe Walter
在德國,萊比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藝術城市,其誕生了代際優秀藝術家,新萊比錫畫派的代表人物尼奧·勞赫(Neo Rauch)便是關鍵一位。生於上世紀60年代、歷經柏林牆倒塌、國際藝術市場蓬勃,他在數十載裡皆是當代繪畫的領軍人物。勞赫的繪畫以密集的敘事、暗藏著歷史與敘述著稱,如夢般神秘。11月16日,藝術家個展“地標”(Field Signs)將在卓納畫廊香港空間開幕,展出其一系列新作。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瞭解尼奧·勞赫的創作之路。
東德童年
“他是一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的德國男人。”《紐約客》的撰稿人、作家托馬斯·米尼(Thomas Meaney)寫道,尼奧·勞赫“有著淡淡的軍人氣息,雙手有力、手指粗糙,沾滿油漆。”
尼奧·勞赫《太陽》,亞麻布面油彩,250×200cm,2023年 ©尼奧·勞赫/ VG Bild-Kunst版權協會,波恩,圖片由藝術家、艾根畫廊(萊比錫/柏林)及卓納畫廊提供。攝影:Uwe Walter,柏林
這是德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一位地道的東德人。出生於1960年,成長於柏林牆修建期間,其幼年與祖父母生活在薩爾茨蘭州的阿舍爾斯萊本小鎮(Aschersleben)。勞赫對藝術的興趣就始於兒時在祖父書架上發現的一本包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託·達利作品複製品的書籍。因此當中學畢業後,他開始著手申請去萊比錫學藝術。
不過,這位藝術家的首次申請因年紀太小而被拒收。在三年的兵役後,1981年,勞赫如願入學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the 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那裡的氣氛像一場漫長的聚會。”藝術家曾如此回憶。其導師是阿諾·林克(Arno Rink),並與該校教授如沃納·圖布克(Werner Tübke)、沃爾夫岡·馬修爾(Wolfgang Mattheuer)組成了第一代“萊比錫學派”(the Leipzig School)。該學派多描繪與東德生活有關的具象場景。
尼奧·勞赫《Zustrom》,2016年 ©Neo Rauch /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the artist, 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Berlin and David Zwirner
學業是一方面,縈繞在勞赫少年時期甚至往後生活的還有另一件事:其父母在他五週大的時候因火車事故去世。那時,他的母親19歲,父親21歲,兩人也是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的學生。當勞赫長大、在藝術界初露頭角時,他已年長於逝去的雙親。“他們的照片一直在家中掛著,曾經像我的兄妹。而如今,我的孩子已經比他的祖父母大了。”藝術家回憶道。
尼奧·勞赫《Der Auftakt》,2016年 ©Neo Rauch /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the artist, 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Berlin and David Zwirner
至世紀末,世界已是另一番模樣:柏林牆倒塌,勞赫留校為導師做助理,亦開始展出作品。其職業生涯在1999年開始獲得國際性突破,作品出現在紐約軍械庫藝博會上:它們敘事詭譎、色彩豐富,虛構的人物、場景和圖案交織,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萌生後,又漸遙遠。這次展出順利引起了紐約藝評家如羅伯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的注意。
萊比錫之星
隨著勞赫在藝壇聲名鵲起,“新萊比錫畫派”亦成為現象級藝術運動。此外,這批藝術家皆在90年代嶄露頭角,雖“在作品內容、風格和品質上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技巧、對具象藝術的熱愛和對憂鬱但不感傷題材的偏愛。”
尼奧·勞赫是該團體的楷模及領軍人物——萊比錫當代美術館館長漢斯-維爾納·斯米特(Hans-Werner Schmidt)如此評價:“他是連接七八十年代乃至當今繪畫的重要一環。”而到了千禧年,他便在卓納畫廊舉辦了個展,這昭示勞赫甚至“新萊比錫畫派”的同僚們被國際市場認可的初始。
展覽“Neo Rauch: Rondo”現場,卓納畫廊倫敦空間,2016年,Courtesy David Zwirner.
雖已揚名國際,而回到萊比錫——勞赫的工作室在城西的一家舊棉紡廠內,他每天騎車往返家與工作室,恪守著嚴格的工作時間表:一週五天,早九晚七,並同時進行著幾幅畫的創作。勞赫不會預設最終的畫面,而是先在空白的畫布前沉思,等待靈感的召喚。“每每開始,我會試圖用三種顏色喚醒可能性。也就是說,我會給畫布上一個抽象的底色,並用形式隱藏一些東西。”
而當畫面進入狀態時,他就會轉向下一幅畫,以此類推。因此,同一批作品經常像“‘小學生’互相交流,在家庭氛圍中交織成長。”這就是為何其每場展覽都有一定的“血統”。勞赫解釋道:“這些畫作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關性。”
圖1: 展覽“Neo Rauch: Die Mitte”現場,Museum De Fundatie,2022年,Photos: Peter Tijhuis
圖2: 展覽“Neo Rauch: The Dream of Reason”現場,Montpellier Contemporain,2023年,Photo: Uwe Walter
敘事的魔力
因此,在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即將舉辦的展覽“地標”裡,勞赫畫作中的敘事仍然自成氛圍。“過去,地標用於標記部隊的位置。其以奇怪的、不合時宜的方式出現在此次展覽的畫作中,且被放置在不適合的背景裡。由此,作品產生了一種基本的張力。”藝術家在採訪中解釋道,這種方式“打破了自有的神秘性,為觀者提供了進入當下的視角。”
圖1: 尼奧·勞赫的工作室,Photo by Uwe Walter
圖2: 尼奧·勞赫《夜行雌蛾》,亞麻布面油彩,250×300cm,2023年 ©尼奧·勞赫/ VG Bild-Kunst版權協會,波恩,圖片由藝術家、艾根畫廊(萊比錫/柏林)及卓納畫廊提供。攝影:Uwe Walter,柏林
那是一批充滿緊繃感的畫作,常有多處場景蒙太奇般地縫合至一處。就如作品《地標》——戰爭與變革似乎一觸即發。畫中人竊竊私語,目光在窺探中帶有懷疑與審視,而他們大多衣著豔麗,昭示著敘事中的衝突。遠處,火焰蔓延至村莊,天色灰藍,暗潮洶湧;室內,燈光切割明暗,秘密與齟齬或將大白。
勞赫幾乎不以任何既定的藝術史人物為座標。在創作中,圖示和組合正如其自述:“我的創作過程並不全然是反觀,更多的是對自己過往沉積事物進行的汲取,它以一種近乎恍惚出神的狀態發生著。”
然而,他依然肯定著與腳下養育自己的土地強烈的關聯——勞赫認為自己的創作是“德國風格”,且感覺與馬克斯·貝克曼接近。因為在他看來,“貝克曼在表達觀點或信念時並未對審美慣例展現過多的關注。他在繪畫中極具個人主義,且創作的有效性並不來自任何主導的理論或學說,是我的模型和指南針。”
圖2: 尼奧·勞赫《裝載》,亞麻布面油彩,50×40.5cm,2023年 ©尼奧·勞赫/ VG Bild-Kunst版權協會,波恩,圖片由藝術家、艾根畫廊(萊比錫/柏林)及卓納畫廊提供
過去十年,尼奧·勞赫的個展遍佈諸多重要藝術機構,如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西班牙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法國蒙特利爾當代藝術博物館;其作品亦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瑞士貝耶勒基金會等頂級場館收藏。
若再回到其自小居住的故鄉,城中甚至有一家美術館專門為他而設——尼奧·勞赫圖文基金會(Grafikstiftung Neo Rauch)。30年來,勞赫已是這座古老藝術城市裡當之無愧的明星。
編輯、採訪、文 於明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