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第一個病案提示我們用中醫治療時不能受西醫診斷影響,見臟器下垂就考慮脾氣虛不能託舉,類似的還有紫癜因西醫認為血小板減少而補血等,還是要用中醫思維重新審視,詳加辨證。既往言枳實雖然下氣但卻有治療胃下垂之功,於此案也能見得。(導讀/依伊)
作者/杜修明
病有寒熱虛實之分,證有陰陽錯雜之變,而療有常法之策,更有變法之治,若不能見微知著,執一拘泥,定會辨證失利。而失治誤治之證就可見了,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也。今舉迷途急返2例,意在警醒同道。
晏妻,女,年已六旬,因每食後腹脹且感下墜明顯月餘,在某縣醫院檢查,證實不但胃有下垂,且肝、腎均有下垂而住院治療月餘,迭經中西藥治療(具體用藥不詳),因療效不佳出院。於1995年4月8日邀餘診治。
聽其陳述病情後,簡行四診:形神無異,面色正常,食後腹脹墜明顯加重,伴納呆,呃逆噯氣,大便不爽,小便可,舌微紅,苔薄白,脈細弦。
遂不加思索擬益氣升提法,方以補中益氣湯原方3劑,重用黨參、黃芪、炙升麻意在力舉下垂之髒。
竊以為該病診斷清楚,辨證無誤,方藥得宜精當,囑其守法治之,無不效之理。
孰料第3天病人複診,訴服藥後不但腹脹更甚,且日夜腹墜不安。
腹診見腹脹大如蛛腹,觸之腹肌緊急,叩之如鼓。觀其噯氣頻作而舌象同前。大便細軟且滯澀不爽,欲解似無,久臨廁而不已,餘無異常。
事出意外,細品其脈,見六脈雖細弦然沉取有力,並無虛軟空豁之象。籍此茅塞頓開,此乃氣機阻滯而中焦斡旋不能,升降失常之證,前診誤在臨證不細辨又囿於常法,目障於西醫之“多臟器下垂”而落窠於中醫之補氣升陷之治。
思之再三,擬五磨飲子加減。
枳實、青皮各15g,烏藥12g,木香、檳榔各10g,山楂、神曲、炒麥芽各20g。
服3劑腹脹漸消,納食日增,呃逆噯氣止,藥已中病,效不更方,再進3劑,諸症若失。
按:診疾貴在明辨虛實,察虛實之要關鍵在於脈證四診之詳實,然病有脈證統一者,更有相互矛盾的,故有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之異,而法有正治反治之殊,結合此案,實無欺也。
懷牛膝18g,薏苡仁30g,白朮、茯苓各12g,防己10g,絲瓜絡15g,滑石25g,甘草、藿香各6g,黃柏、厚朴各9g,2劑。
8月8日再診時,訴服藥後即嘔吐止,納增,顏面浮腫消失,頭暈目眩緩解,雙足痿軟明顯好轉,自覺身體輕鬆,氣力增加。察舌見黃厚膩苔已退大半,脈見細弦之象。
慮溼熱之邪,粘滯綿纏,仍當守法再進,上方去滑石、甘草加車前子12g,又服3劑後病情繼續好轉。後擬參苓白朮散加減,調理1月,諸症悉除,隨訪至今體健。
邀請您來領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