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城記|一枚手工鑲嵌銀戒的誕生

尋城記|一枚手工鑲嵌銀戒的誕生

店長黃煜,“90後”,他先給重慶晚報記者介紹了“丹鳳”這兩個字的分量和寓意。

在百年前的山城,有不少金銀首飾店存在,比如“老鳳祥”“丹鳳”“老丹鳳”“楊慶和”……在諸多銀樓中,“丹鳳銀樓”以精工誠信有口皆碑。那些工匠們叮噹作響的敲打聲,是市井喧囂怎麼也掩不住的熱鬧和鮮活,還有精緻。

▲劉期波的師傅,是巴蜀銀藝大師倪成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大師、南派銀花絲泰斗),倪老師去年因病離世,但她精益求精的銀花絲作品,到現在也很值得和大家分享。圖為倪老師2003年的作品——《百鳥朝鳳》掛屏,它入圍吉尼斯世界紀錄。(受訪者供圖)

大約在70年前,大環境讓各銀樓先後“失蹤”。前幾年,由劉期波(銀花絲技藝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領銜,接下“丹鳳”這重任,以“渝丹鳳銀樓”在十八梯重生。

重慶人豪爽、堅韌、包容,也可以體現在銀飾上。抗戰後期,各地來渝的人們匯聚於此,各地各式各樣的銀製品風格,也融入山城。

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瑞鳥,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之一。據《山海經》記載,雄為鳳,雌為凰。傳統婚俗中,龍鳳呈祥,有很美好的寓意和祝福。而鳳凰圍著太陽飛翔,也有非常吉祥的寓意,此盛景名為“丹鳳朝陽”。晚清民國時期,各地大都有含鳳字的老銀樓,比如上海的鳳祥,蘇州的綵鳳,揚州的慶鳳,常州的鳳祥恆記,寧波的九鳳……而重慶,就有“丹鳳”。早些年,重慶人置辦婚禮物品最是慎重。俗話說:“大登科金榜題名,小登科洞房花燭”。老重慶本地的婚嫁習俗,男方訂婚後會請銀樓或者銀匠為新娘打造金銀首飾。女方也有回禮,一般會定製銀碗和銀筷。

那時,重慶不僅僅有出名的銀樓,還有挑著擔子的流動打銀匠。他們手持“鬧街”,吆喝著穿越十八梯,走過上下半城。有需要的,就喚銀匠,給自己打銀鐲,或者給小孩打長命鎖、銀項圈等等。

如今的“渝丹鳳銀樓”就展出了當時打銀匠的各種工具,還有百年來的老銀飾——銀鐲、銀鎖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