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心裡藏著疲憊和委屈,卻又在討好生活,成年人的世界大概就是一遍崩潰一邊自愈。
女兒今年上三年級,比上學期成績退步很多,於是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她每天還給孩子額外安排了學習任務。
她一時間感到非常迷茫,既生氣,又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知道是該放鬆一點,還是就這樣“逼”著孩子前進。
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學習,費盡心力,這份辛苦是切實的。
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心力”沒用在對的地方,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他越來越討厭學習。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他對自己有信心,自我價值感較高。
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不懂這一點,經常因為孩子成績退步、學習效果不好而責罵孩子。
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好,那麼其他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而一個孩子如果成績不好,其他的優點都不值一提,家長看他哪裡都不順眼。
正是在這樣一種“偏見”中,成績差的孩子,時不時要受到來自家長的白眼和否定:“你要考得好,就見鬼了”。
輔導作業時,教了幾遍孩子也沒懂,家長很快就會失去耐心,朝孩子大吼大叫:“真是豬腦子”“笨死了!”
本來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成績不好,已經很沮喪了,自信心受損。
如果這時候父母還要去否定、打壓,他會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否定自我價值,而這將導致孩子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在學習上越來越被動、懈怠。
“昨天女兒把期中考試的卷子拿回家了。分數不高,我想著等吃了晚飯再和她一起分析錯的原因。
但是在飯間爸爸就開始教訓她了。內容和我們小時候聽到的一模一樣。
‘我天天那麼早送你去學校,你考這麼差,你對的起我嗎?’
’以後不給你買衣服了,不帶你出去玩了,就在家裡看書……’
可是,事情的原因還是沒有解決掉。孩子依然不知道怎麼才能考好,被威脅過後更加覺得只有成績最重要。這是父女倆不親密的一個大原因。”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成績不好,學不進去,是因為他遇到了實際的困難,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責罵、威脅,無法讓孩子明白該怎麼做,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第一、和孩子一起找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想辦法攻克疑難點;
第三、肯定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發展優勢,帶動孩子對學習的信心。
隨著孩子自信心的提升,也明確了該在哪些地方改正和努力,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就會更強。
此外,在學習上,孩子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其他人反應慢、悟性差一些,掌握同樣的知識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學校教育的模式無法照顧到每一種類型的孩子,分數標準、同學之間的比較,會不可避免地損傷這類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因此,家庭教育就更需要承擔起這部分的責任,越是孩子跟不上,就越要懂得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勵孩子,從能做的地方做起,幫助他一點點進步,增強自信。
這些樸素的道理,到了學習中,家長卻都忘了,恨不得用學習填滿孩子生活的每分每秒:
每天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還給孩子安排大量額外任務;
孩子想玩一會兒,馬上就不高興,催促他去學習······
電視劇《小歡喜》裡,有句臺詞很形象地反映了家長們的焦慮心理:
“進不了前一百,就進不了重點高中,進不了重點高中,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這輩子就完了。”
學習原本就不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家長的逼迫、高壓,讓學習變得愈發沉重,孩子勢必會更加厭惡,逃避學習。
湖北有一個9歲女孩,眉毛和睫毛全掉光,頭上也有多處禿了。
家長一開始還以為孩子缺少微量元素,帶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孩子得了焦慮症。
只因為媽媽為她報了6個培優班,還要求她每次考試必須前三。
壓力山大的孩子每天都忙得喘不過氣來,焦慮的情緒找不到發洩口。
一次偶然扯掉睫毛後,她發現痛感可以讓她興奮,就此一發不可收拾,養成了一簇一簇拔自己毛髮的習慣。
在教育中用力過猛,把孩子逼得太緊,孩子承受著巨大壓力,心理和精神的弦也是很容易崩斷的,這比“做得不夠”對孩子的傷害還要大。
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分享過自己和女兒的一次對話。
她和女兒聊天時說:“你們這代人比我們這代人厲害,可以天天學東西,真棒!”
女兒卻說:“我們這代人才羨慕你們這代人,你們太幸福了。”
“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每天從早上 7 點 10 分要坐到下午 5 點半,晚上寫作業還要寫到 11 點半,連週六日也被你們占上了。這不是一天,而是 12 年。”
一個正常的孩子,在學校上6到8個小時,其實已經很累了,回到家寫寫作業、預習複習,一天的精力幾乎已經達到飽和狀態。
再填入過量知識,做學習相關的活動,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是一種排斥的狀態,越來越厭惡學習。
當一個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學習,就像成人生活中只有工作,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對現實生活失去希望。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Thomas Armstrong指出: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隨性玩耍的時間。”
每天至少1~2小時自由玩耍時間,對孩子自我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非常重要。
他能夠在這段時間裡廣泛地探索、思考,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自由的時間裡,孩子還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看漫畫、聽音樂、打籃球,這會讓他感到放鬆、快樂,有效紓解負面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
保障充足的睡眠、運動時間,也會幫助孩子減少壓力,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讓大腦處於健康活躍的狀態。
勞逸結合、鬆弛有度,孩子才能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學得更好、更快樂。
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尤其是進入初中後,他對自由空間和獨立自主的需求顯著增加。
孩子渴望獲得信任、希望能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有能力的。
如果家長還不懂得逐漸放手,依然在學習上管太多,過度嘮叨、控制,就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進而討厭學習。
江蘇的一位爸爸,因上初二的兒子學習成績下滑嚴重,每天晚上經常熬夜打遊戲,他自己又忙著做生意,沒時間管孩子,於是就在兒子房間安裝了攝像頭,想督促孩子學習。
結果,孩子覺得父親的行為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便向警方報警。
家長擔心孩子放縱自己,想讓孩子學習好,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採用怎樣的方式很關鍵。
打著“愛”的旗號,做的卻是過度管教、監督、控制孩子的事情,不顧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求,這份“愛”只會變成傷害,將親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比如:重心都放在孩子的學習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有一點不滿就嘮叨、說教;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逼著孩子執行。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能支配自己行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的自由,也正是在這份自由中,才能逐漸發展出自控力。
當孩子失去了自主權,總是處在家長的管束、控制之下,感到不被尊重和信任,於是便會採用各種方式反抗父母,爭取自己的自由空間。
他們或是在學習上懶惰、拖延,消極抵抗;或是和父母正面衝突,爭吵不斷。
家長管得太多,也容易導致孩子形成依賴心理,缺乏責任感,對學習更加不自覺。
“有效率的學習,無法在不信任、恐懼、不關心和脅迫的氛圍中產生。
父母要努力成為有影響的領導者,這意味著要成為友善、堅定、鼓舞人心和善解人意的人,這樣的人必須直接從現實和愛的立場出發,而不是消極的使用權利。”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應該從一年級起就建立適當的規矩、制定學習計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會自然而然形成自覺性,不需要家長多操心。
到了高年級、初中,再逐漸放手,把更多的自主權教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安排、決定學習上的事情,家長只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即可。
弄反了順序,小時候不怎麼管,到了初高中越管越緊,就會產生一系列問題。
總之,陪孩子學習,家長要做的不是一味監督、逼迫,而是有溫度的陪伴。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溝通,多聽聽孩子怎麼想,給他尊重和理解。
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實際困難;
點個【在看】,與各位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