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姐信箱 |35歲是不認字了,還是穿帆布鞋犯法?

E姐引言

 2023/03/17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35歲的問題,一來是自己確實不知不覺走到了35歲,二來我也想問問,35歲怎麼了?怎麼好像不定期就要被人拉出來羞辱一遍?

用人單位明文不招35歲以上,婚介機構吐槽35歲以上脫單機率很低,微博還有個大V點評王菲的機場路透照“35歲穿帆布鞋的基本比較少,超過50歲還穿帆布鞋的只有王菲”。

拜託,35歲是不認識字了還是穿帆布鞋犯法?我還感覺自己35歲後穿帆布鞋背玲娜貝兒包包出門的時間越來越多了呢!因為現在不需要參加無謂的應酬和飯局了,也不需要通過奢侈品來提升外在氣場或者獲得別人的信任。只要我喜歡,穿幼稚的卡通T恤也可以,穿朋克皮衣也可以。

至於相親機構,我一直堅定認為那是一種對女性的服從測試,精準篩選出20-27歲的最佳嬌妻,如果無意做嬌妻,或者看透了這個遊戲本質,就不要去靠近,不要自辱。

對於某些大V流量匱乏的時候就搬出來炒作的“35歲未婚”的話題,其實我覺得上野千鶴子給出了答案:你究竟喜歡婚姻還是喜歡男人?

如果認同婚姻,需要婚姻做一個安全感的殼子,就制定KPI去完成它(把它當成你職場一部分),這樣就不焦慮了(當然總會有很多人看起來值不屑和嘲諷的地方,但至少你不焦慮);

如果不認同婚姻,但享受和男人戀愛的感覺,就(在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和財產前提下)不要過於糾結婚姻這種形式,自己開心就好。

其實最重要就是如何面對這種焦慮,結不結婚本身不是個磨人的問題,焦慮感最磨人,想清楚,誰焦慮,誰改變,就行了。

上週我們做了一個關於35歲的你,變更酷了嗎?的話題徵集,看完大家積極分享的故事,更加覺得,所謂的中年危機,都是別人設定的——

01

40+跳槽成功,沒人問我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42歲,目前工作是軟件售前。


聽到一位做HR的鄰居說招聘會拒絕35+,彷彿她自己永遠年輕。


再就是面試目前這家公司的時候,三輪面試都沒有人會問中年的我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40+跳槽成功,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美中不足的是領導略SB)

——vivi

02

身邊沒有比我更酷的了

35歲,未婚未育,經濟獨立,精神自由,花錢買快樂,花錢取悅自己,身邊基本沒有比我更酷的了。

目前是普通文員,工作挺社畜的,但就我小鎮做題家的出身來說,能在一線城市謀得一份讓我經濟獨立的工作,天知道我有多珍惜。


工作中也遇到過職場霸凌(衝我拍桌子丟文件,邊緣冷落孤立我)和騷擾(週末打我電話,我不接就打給物業經理讓人來家抓我)……


工作經驗教會我,不卑不亢是是護身法寶,要站著給我把錢掙了!


今年,以35歲的高齡,入坑了兩大燒錢愛好,滑雪和騎馬,目前正在努(不)力(斷)練(花)習(錢)中。



——小灰灰


03

穿著高跟鞋換桶裝水的AB面女性

今年35歲,在32歲的時候遇到了人生比較大的難關,是可以致鬱的那種。現在想不起來當時有沒有抑鬱,只記得那陣子每天回家的路上都會在小區門口的十字路口哭,然後擦乾眼淚假裝沒事回到家,怕家人擔心。

34歲逐漸從低谷走出來,開始運動。以前熱愛喝酒吃肉時常貧血,如今是個跑步健身戶外運動不喘氣,可以穿著高跟鞋換桶裝水的AB面女性。

上週剛離職,進入不知道會有多久時間的gap。你們也知道,這個年紀工作不好找。13年了,經歷了傳統電視媒體到互聯網到自媒體這一整個媒介變遷週期,也在每個節點上從事著最新業態的工作,對於這個年紀檔口何去何從有點迷茫,但並不絕望。btw,單身。


——不想戀愛的兔子

04

當媽媽是我覺得特別酷的事情

今年35歲,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北京廣播電視臺工作,十年了,這中間想過跳槽但因為結婚生子疫情,幾乎卡點般把我留在了原地,等於說我還是一個未接受過市場洗禮的人。


32歲那年當了媽媽,生娃的同月遇到疫情爆發,產後的1年中簡直都是人生至暗時刻,好在熬過來了!


當媽媽已經是我覺得特別酷的事情了,或許媽媽這個角色已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我真的覺得當了媽媽後改變我很多。


比如對身體失控的接受,對沒有足夠時間休息的忍耐,陪伴養育一個嬰兒需要的耐心等於懷孩子前30年的總和,即使我已經算晚育,但真的覺得第一次當媽媽的女生們都太了不起了!


特別羨慕我身邊36歲的幾個閨蜜,有隻衝事業不結婚不生子的,也有離婚後完全自己過的獨身。她們都還可以完全地愛自己,而像我這樣的媽媽,從此心有所牽盼,再難身心合一的愛自己,縱容自己了。


——siyi

05

過日子要細水長流,這幾年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38歲,目前在一家跨國小公司的總部做採購主管,35到38歲這幾年剛好趕上疫情,感覺好幾年的時間咻得一下就不見了。疫情第一年最難熬,孩子也小房子也小,都在家上班簡直是每天火星撞地球的日子。好在和丈夫熬過了磨合期的種種,趕在房價最低的時候,咬牙貸款換了一所大房子。

其實生活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過日子要細水長流,這幾年想清楚了很多事情,也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疫情的關係被強制剝離了對父母的依賴,更加投入我現在的小家。學會了做各種好吃的,學會了獎賞自己。

周圍做自己的女人太多了。人生最難的是自洽。明白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還能依然擁有愛情,明白生命都有定數接受無常和離別。學會珍惜,學會尊重自己愛惜自己,才能在自由的道路上前進。
—— 風火輪



06

媽媽在我心裡就是特別酷的女孩

我媽媽在我心裡就是特別酷的女孩,也一直是我心中的大女主!現在都在懷疑為什麼她這麼厲害的人,生出了我這個沒用只想擺爛的小廢物。

媽媽屬於很傳統的女性,和爸爸是初戀,年輕的時候過著超級滿足的顧家生活,下班第一時間想要跑回家那種,生活就圍繞我和我爸轉。


奈何我爸在感情裡是個超級大渣男,反覆幾次終於離婚後,我媽突然意識到自己沒存款沒技能,開始在中年發奮學習。


先是考下了中級會計資格證,現在都記得我媽房間牆上貼滿各種看不懂的資料,然後在她那個很傳統的單位裡變成身兼數職的大厲害,這個過程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多辛苦。


她和我說過,剛開始看書和看天書一樣,而且兼職業務也不會,作為辦公室年紀最大的人每天問年輕的會計,不恥下問到人家不好意思不去給她講解,也處理好了之前因為顧家耽擱的辦公室關係,單位的人都很佩服她。


就這樣一邊考試一邊兼職,最後她從在姥姥家抬不起頭變成賺錢最多的人。後來我才知道,她有一份動力是希望拿到證後,即使我將來去了別的城市,她無論去哪裡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這些都是我倆第一次坦白談心時候知道的,那次談心是我的出櫃。


高中時曾被發現我和女孩子談戀愛,媽媽態度很強硬,甚至說出要賣房子給我治病blablbala。後來那次談心,她主動提起我的性取向,最後我們達成共識,她尊重我。

不知道這個意識的轉變是不是也和她自己的經歷有關。


直到前年,媽媽還找了一份從來沒接觸過的兼職,疫情期間我辭職回家睡大覺,她50歲的人熬夜到凌晨兩三點學習沒接觸過的系統,拿下offer。

現在提前辦理退休,結果迷上了投資,天天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上網課,一打電話就說在學習,開盤時間準時上班停盤下班繼續學習。


她還一直教育我說,不想我賺多少錢有多少成就,健康開心是基礎,希望我也和她一樣找到生活的樂趣,不是歲數大了就開始成天刷手機那就太沒意思了。

——花椒油

07

不介意旁人的指指點點,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

39歲,教育行業創業中。創業前嘗試找工作,除了保險公司,真的石沉大海,哪怕我有世界五百強的工作經驗,年齡仍然是第一道我無法跨越的門檻。


35歲那年堅定的離婚,獨自帶著孩子,同年從旱澇保收但無趣的單位主動離職,選擇了現在艱難的創業道路。頂住了來自父母的壓力,好在疫情三年我們挺過來了,孩子今年也憑藉出色的成績被優秀的中學錄取。我覺得我的35+挺酷的!


我的兩個閨蜜,一個離異一個一直未婚,都選擇不婚不育,我們之所以能越走越近,就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活出自己的人生,不介意旁人的指指點點,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



——滴滴兒媽


08

青春激盪,人生要到四十歲才見真章

我的本命年,媽媽生病了。切除了部分肺和部分胸膜。我孩子爸爸是準前夫,我給媽媽聯繫了西北最好的胸外科,最好的麻醉醫生,承擔了醫療費用,雖然有醫保,但是我交錢的時候只有一個信念,要把我媽媽救回來。


人到中年只有兩件事,拼命掙錢和教好孩子,否則會不得善終。我是個從小愛撒嬌的孩子,現在也在媽媽跟前撒嬌。梁曉聲說過,人的生活在四十歲開始。四十歲以前,不過是幾齣配戲,好戲都在後面。


青春激盪,很多女生都曾經享受過年輕和美貌的紅利,但人生真的要到四十歲才見真章,這時你將迎來你後半生的一個拐點,你是真的厲害還是假的厲害都在此刻水落石出。


這時你會發現,工作永遠不會辜負你,你年輕時發過的力,種下的因,都不會白費。


——我亦不曾饒過歲月

09

結婚這事兒,能結就結,不結獨自美麗


我的35歲還是老老實實當醫生。和之前沒有太大區別。


但是我覺得我年齡越大,越好看也許是臉上膠原蛋白流失,圓嘟嘟的胖臉變成現在的的鵝蛋臉(當然太陽穴,臉頰是有凹陷的)。還有就是我開始長胖了(就臉不長,繼續流失膠原蛋白),我很努力減肥。


35歲以後,我自己越過越開心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婚姻只是一杯茶,甚至連茶都不算。


亦舒師太說,女人把戀愛上的努力致力於事業,人類都可以移民月球了。


男人其實在婚戀市場上也佔不到啥大便宜。(楊振寧這樣的除外,不是普通人)因為我身邊娶了小自己十多歲的同學,無一不是學歷降級(女方)。


作為媽媽,我太清楚受過良好教育,有大局觀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女人對於結婚這事兒,能結就結,不結獨自美麗。

——曾元靜

10

只要你不在意隨大流,可能性就多了起來

我38歲,回顧走來的路確實是越變越酷了。

22歲成為外航空乘,30歲出國讀研,之後回國加入在線教育,35歲那年跟小5歲的老公戀愛,36歲結婚,37歲當媽的那年同時經歷了行業覆滅…

我出月子就去面試,成為了211大學的教師。今年38歲,我剛考過了司法考試客觀題,正在備考主觀題,希望40歲的時候能正式執業。

我特別感謝父母,爸爸在80年代就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把我當男孩養,教我爬樹、教我要奮鬥、要自學。母親開明包容,永遠支持我的決定,哪怕在中考前我拒絕去快班,她聽了我的理由,也相信我的判斷。

這些我努力並且自信和被相信的小事,一點點累積,成就了現在這個我。我也始終相信,年齡只是數字,人的發展千變萬化,只要你不在意隨大流這件事,可能性就多了起來。

——yuweixu

11

除了所謂的“年輕”沒有了,其他擁有的只增不減



還沒到35,不過我已經很期待了。起碼就我自己和身邊的朋友而言,我們都覺得年紀越大活得越精彩。

32的我比22的我活得開心太多了(哪怕從小都算活得幸福也這麼覺得),經濟實力、思考能力、話語權選擇權都是“年輕”的時候不能比的。

跟以前的自己相比,除了所謂的“年輕”沒有了,其他擁有的都只增不減(而且也完全不會羨慕別人年輕)。

唯一感慨的只有父母真的老了,身體不如從前,希望他們健康平安。


——YeeTung

12

35歲是怎樣的呢?我真的很期待!

才23歲,不過很久很久以前,在我還沒有成年的時候,我有著極嚴重的容貌焦慮,以及對年老的恐懼,甚至狂言道:“我要在33歲之前自殺死去”這樣可以不用看到自己變老的樣子。

雖然我現在也有著極嚴重的容貌焦慮,卻開始期待33歲之後的生活。我想,原來那時的我恐懼的不是變老,而是30歲之後我很有可能被迫接受的社會規訓。


我恐懼的是我被迫進入一個家庭,被迫成為母親那樣竭斯底裡的人,我恐懼的是我不再擁有自我與自由,我恐懼的是隻是因為我女性的身份而被迫喪失的那些可能性。


不過我現在竟然沒有那麼恐懼了,大概是因為很明確地瞭解自己的歸宿和使命,並且擁有了足夠抵禦言論的堅韌內心。


三十五歲的我是什麼樣子呢?我真的很期待。


——宋宋隨雲

在上次徵集的留言區裡,我們還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評論,大家可以戳進去看看:


35歲的你,變更酷了嗎?

謝謝每一位分享故事的朋友,你們的故事真實又有力量,能治癒不少人的年齡焦慮和精神內耗。

期待你們的下一次分享:)

歡迎評論區留言,【E姐信箱】不定時開啟,閨蜜們有什麼想說的話題,隨時可以在評論區或者私信區發給E姐,說不定你會成為下一期話題的徵集者,你所思考的話題,或會在這裡找到答案。

來和E姐互動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