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南寧一商貿公司為提高商品銷量,請上海某網絡公司旗下明星曹某某直播帶貨,曹某某參演了國內不少古裝劇,有一定影響力。
雙方簽訂合同,3個月直播銷售額達100萬元,商貿公司支付20萬,未達標將退還費用並支付已付金額100%違約金。商貿公司支付7萬元直播服務預付款,然而3個多月,曹某某僅完成278元的銷售額,雙方確認應退還69722元后未果。
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認定雙方合同合法有效,上海某網絡公司未按約完成直播任務,除退還69722元服務費外,還需支付69722元違約金。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是哪位演員,觀眾緣這麼慘?找明星網紅帶貨就該如此,完不成為就退款吧!沒那個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如此尷尬的一幕,也讓不少網友非常感興趣。這個演員是誰?據媒體披露的消息,這位藝人出演過多部知名古裝電視劇,人稱“曹某某”。不過該明星本人和其工作室已經否認。
橙柿記者發現,工作室的置頂微博也是關於去年曹某某直播帶貨的。有網友稱,去年9月11日,曹某某被網友實名舉報“詐騙商家坑位費”,而消息傳出後,工作室第一時間聲明闢謠。發文稱直播帶貨服務均全權由第三方機構代理,與本人無關。
劍飄零1998 :請的是曹孟德嗎?
偷聽人間:成交額才278,感覺應該是不是直播明星的事情,而是產品太差
男德0:三個月才買這麼點,要麼不會賣要麼產品不行
鬥圖胖虎:曹雲金,278是郭德綱買的
川辺_ 曹可凡老師嗎?
自卑且下頭 :是那個用音道發聲的巨星曹萬江嗎?
奶茶在家:銷售額兩百多,但是違約金七萬啊,還是商家會賺錢
禾禾戲語:20萬能請個什麼明星?還有,成交這麼差,肯定是產品競爭力不行
Terry的設計工作室:我有個朋友也遇到帶不動,最後還被對方起訴
黃小瘦喜歡吃牛肉乾:所以說,此明星不賺錢但還得給人家商家七萬塊
新聞多看點
此前,橙柿互動曾報道過,有商家花5萬元請人直播帶貨,只賣出36元……法院:可得15元服務費,其餘退還。
2021年4月,為提高其所經營的某品牌速凍食品銷量,華溪公司(化名)找到了在某平臺提供直播帶貨服務的某文化傳媒公司,雙方簽訂帶有對賭性質的營銷服務合同,約定文化傳媒公司根據華溪公司的要求,為華溪公司指定產品提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紅主播直播帶貨服務。
雙方約定服務費為5萬元,文化傳媒公司需在45天內完成總銷售額12萬元,如未能完成的,則需按照服務費與總銷售額的對應比例進行退款。
華溪公司按約支付了5萬元服務費,文化傳媒公司安排主播對華溪公司的冷凍食品進行直播,2021年9月18日銷售3盒水餃,價格為36元,之後再無其他銷售成交記錄。
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間結束後,華溪公司試圖與文化傳媒公司聯繫,要求其按約定退還相應的服務費用。然而,文化傳媒公司不光沒退錢,還在直播“翻車”後悄然跑路。
虹口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華溪公司與文化傳媒公司之間簽訂的服務合同真實有效,對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華溪公司已按約支付服務費5萬元,文化傳媒公司應按照約定提供直播服務並根據最終銷售額與華溪公司進行結算。直播期間實際完成銷售額36元,按照雙方約定,文化傳媒公司可得服務費為15元,其餘服務費應予退還。最終,虹口法院判決文化傳媒公司退還華溪公司服務費49985元。(以上公司名、人名均為化名)
“明星的盡頭都是直播帶貨”,不過,高額坑位費卻難保銷售額成為行業共性問題。
此前公開報道顯示,汪涵、賈乃亮等明星早期的坑位費可以達到10萬元至20萬元,即便行業回落,坑位費下調也能達到6萬元至12萬元。2021年618期間,林依輪的直播間交易額達2.4億元,朱梓驍、吉傑也成為銷售額過億的明星。如果按照行業通行的20%抽傭比例計算,不少明星通過直播帶貨就能月入超千萬元。
分析認為,明星有著一定的粉絲基礎,直播帶貨相比於素人主播有著天然的流量加持,明星們“販賣情懷”打開市場更為輕鬆,港星們也能借助直播帶貨打入內地市場。對於明星來說,販賣情懷帶貨稍有不慎就會跌落神壇失去多年積攢的口碑,但在鉅額利益面前誰都無法經受誘惑。
然而,“情懷”並不能支持復購,直播帶貨發展至今,消費者們不再“看人下單”,而是更為注重產品的質量、性價比。
54歲的港星陳浩民,曾塑造“段譽”“薛平貴”等多個深入人心的角色,進入直播電商領域後卻引發諸多爭議。一瓶標價近6000元的原裝進口紅酒,在陳浩民的直播間僅賣19.9元,直播間彈幕裡都在刷“假貨”“騙子”等評價。“鳩摩智”李國麟以原版造型開直播,情懷滿滿,連播幾個小時最後卻因廠商服務不靠譜,導致38萬訂單被退貨31萬。
據媒體援引某直播公司副總經理爆料,從2020年10月17日開始,她先後和蔣麗莎、黃聖依、楊坤、三江鍋、羅永浩合作了五場直播,為某知名家電品牌的新品保溫杯帶貨。公司為五場直播共計付出32萬5000元的坑位費,實際銷售額還不到10萬元。其中,楊坤、黃聖依坑位費最高,都是10萬元,但楊坤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黃聖依僅售出5個保溫杯,銷售額695元。
明星效應的祛魅以及鉅額的坑位費讓商家也越發謹慎起來,品牌也開始意識到明星直播帶貨的重點不是明星而是帶貨。去年雙十一,某品牌商支付了20萬元坑位費讓一名600多萬粉絲的明星直播帶貨,直播公司承諾保底銷售額為25萬元,實際成交僅4000元。品牌商要求直播公司退款,最終法院判決直播公司退還16萬元。
明星帶貨,你會買單嗎?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肖旭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