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rika57
公眾號:麥子熟了(ID: maizi8090)
生於70年代尾巴的桃佛君,已經坦然接受丁克的身份。夫妻倆結婚14年,沒有生養小孩。
對此她的回應是:
我不是不喜歡小孩,也不標榜丁克主義,說白了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受訪者@桃佛君(小紅書賬號同名)
不同於由父母和孩子組成的傳統家庭,據調查截至2021年5月,我國大中城市約60萬丁克家庭。在上海,丁克家庭佔到家庭總數的12.4%。
不可否認,近年來丁克的家庭形式越來越常見,但在社會輿論方面還存在不同的看法。
贊成者為之拍手叫好,支持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利。而反對者則對它所標明的「不育文化」給予抨擊,甚至將自願選擇不育視為自私自利的行為。
有關「丁克」的爭論,究竟孰是孰非?不妨先撇開這些是非爭論,再去尋覓其存在的理由,聽聽看桃佛君丁克14年後的想法。
她為什麼會選擇丁克?從中收穫或失去了什麼?如何應對未來的養老生活?
婚姻和生育,
都是個人自由選擇的「私事」
我今年44歲,目前住在北京。
30歲那年,我才步入婚姻,在那時候看來算是「晚婚」的代表了。結婚14年,也是堅定丁克的第14個年頭。
當初做這個決定時,態度最堅決的是我老公。他比我小兩歲,百分百的「鐵丁」。可能是職業特性的原因,作為詩人,身處作家行業,更注重精神上的共鳴,在生育方面沒有太大的熱情。
在我公開分享「丁克」的經歷後,各種言論撲面而來,其中不乏難聽的話。有人跳腳預言:
等你老了就後悔了,動彈不得還沒人管你。
甚至還有人身攻擊:
一看你照片,就知道是血虛生不了孩子。
不過這些聲音對我影響不大,婚姻和生育都是個人自由選擇的私事。尤其是40歲之後,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對這件事早已不強求了。
早年在生育問題上,我和我老公算是一拍即合,但也遭不住家裡長輩的催促。畢竟是老一輩人,對生育態度偏保守,「為人父母」依然被視為人生的必經之旅。
好在兩方的父母還算好溝通,思想上開明包容,接受程度比較高。公公和婆婆,一個在事業單位,一個是大學老師,他們的工作都是我老公提前做好,我還沒從他們那聽到一句催生的話。
而我家這邊呢,父母兩人都是教師,很少強迫我做任何決定,只有我媽媽偶爾會嘮一句:
還是有個孩子好啊,你生性孤獨,要是老了後沒個人說說話,到時候心情更不好。
但她也瞭解我的脾氣,一旦下定決心就不會輕易改變,時間一長也沒再開口提過了。
其實一開始為了安撫父母,我倆對外的說法是「順其自然就好」。加之所處的環境和圈子,身邊朋友生育普遍偏晚,且不婚育的比例大。無論是晚婚或丁克,我們都覺得是件很自然的事。
當然,從丁克走向「白丁」也不少見。但我始終覺得,孩子不是婚姻存續的紐帶。走進婚姻、組建家庭,本質是兩個人價值觀的契合,共同對抗歲月裡的細枝末節。
如果將來其中一方反悔了,那也不必要強求什麼,彼此各不耽誤好聚好散,不存在誰拋棄誰的說法。
不後悔「丁克」,
收穫更多獨處和自由
剛成家時,我也會被約定俗成的觀念影響。
生兒育女是人生中無法省略的內容,「結了婚後就該生個小孩」,是刻在基因裡的社會時鐘。
徘徊在「生」和「不生」之間,當時還猶豫了一段時間。兩者各佔三成和七成的意願,我更偏向於不要孩子。
首先是內心本能地抗拒。年輕時是一個愛玩的「文藝青年」,即便婚後多年,心理狀態仍然像個孩子。加之本身好靜且熱衷於獨處,不願陷入到養孩子的各種麻煩裡。
以我對自身的瞭解,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狀態。簡單說來,之所以選擇主動放棄生育,其實是更害怕因此失去屬於自己的時間。
我正在懷孕中,開始時很想要這個小孩,但我的妊娠反應特別強烈,不停住院、打針,實在是太難熬了。但我的老公、婆婆只會在一旁說忍一忍就過了,偶爾還會冒出幾句風涼話。 他們無法感同身受我的痛苦,甚至讓我有了一種錯覺自己只是一個「生育機器」。這段時間突然想到如果有機會,我寧願一輩子丁克都不想要生小孩了。
在我國培養一個孩子,從0-17歲的費用平均為48.5萬元。其中北京、上海兩地,分別為96.9萬和102.6萬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