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相信可能不少人都選了“重口味”飲食。然而這種飲食習慣非常容易讓大家“鹽分超標”!
在我們的認知裡,食鹽攝入過量會增加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最近網上竟然有傳言說"吃得越鹹,壽命越長"?
老百姓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一個“鹽”字,苦於食鹽攝入過量存在健康風險,大家吃鹽都很謹慎,然而卻有研究發現,食鹽或許和長壽有關。
醫學著名刊物《歐洲心臟雜誌》一篇研究統計了中國、日本、東南亞等亞洲和歐洲共181個國家的相關數據,分析後發現:鈉攝入量升高和平均預期壽命增加、全因死亡率降低具有相關性。
這項研究成果似乎證實了食鹽攝入量的增加,會給人體的預期壽命和全因死亡率帶來積極效益。
但遺憾的是,該研究成果並未受到醫學界的認可,相反有不少研究人員質疑其可靠性。因為該研究中涉及變量過多,無法證明壽命長短與鈉攝入量多少有直接因果關係。
該團隊在論文中也有承認,影響疾病生態學研究的因素太多,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作為指南推薦參考。
和上文研究相比,《歐洲心臟雜誌》的另一項新研究成果更受認可。
2022年7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容納了UK Biobank數據庫中40-69歲年齡段共501379名參與者,問卷調查了所有參與者的食物加鹽頻率,最終發現:排除病史、飲食、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水平等因素外,食鹽增加頻率越高,過早死亡風險越高。
鹽為啥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其實都是鈉惹得禍!
食鹽中的鈉被吸收進入血液後會改變滲透壓,給血管壁帶來巨大壓力,導致其彈性變差,從而增加高血壓病發風險。
鈉對血管內皮的損害,還可能導致脂質沉澱,嚴重時可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還可能進一步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風險。
人體中鈉和鈣保持著一個平衡,鈉少鈣也少,而鈉過量的話鈣也會過量。研究發現,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就會同時流失40-60毫克鈣。
另外,鈉含量過高也會對成骨細胞的分化和功能造成抑制作用。當成骨細胞無法對抗破骨細胞帶來的危害時,骨質就會下降,嚴重時就會引發骨質疏鬆。
長期過量攝入食鹽,人體的海馬組織會被氧化應激,腸道的炎症反應增加,從而引發記憶受損,導致認知障礙,尤其是老年群體。
鈉進入人體後,因滲透壓的改變,會先對胃部黏膜造成直接損害,長期持續性的損害則會導致炎症、潰瘍,逐步向胃癌靠攏。
同時,食鹽過量也會抑制胃酸分泌,導致胃黏膜防護功能減弱,增加了菸酒和其它刺激物質危害。
此外,生活中很多高鹽食物,比如醃菜、燻肉、鹹魚等,都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胃酸環境下和蛋白質代謝物反應生成亞硝胺,這是一級致癌物,也會增加結直腸癌、胃癌風險。
鈉離子是人體必需礦物質,它承擔著調控細胞滲透壓、維持神經和肌肉正常應激性等多種重要的生物功能。
當人體血鈉值低於 135~153mmol/L這個範圍,就可能出現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狀,嚴重時重度低鈉血癥,可能帶來生命危險。
《英國醫學雜誌(BMJ)》一篇由新南威爾士大學Matti Marklund聯合北京大學科學家共同完成的模型研究發現,中國使用低鈉鹽(25%氯化鉀)代替普通食鹽,每年或可減少45萬心血管死亡病例。
研究人員表示,低鈉鹽不僅可降低鈉攝入量,還可提升鉀的攝入量,從而降低高血壓風險,對高血壓和老年人群比較友好。
而對健康人來說,低鈉鹽則是不錯的健康選擇。但不管用什麼鹽,控制攝入量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少於5g(大概不鋪滿一個啤酒蓋的量),如果不懂控制,叔再教你們幾個控鹽小技巧:
日常做飯時,絕大多數人都是用勺子、手或袋子大概加鹽,一不小心就超標,改用控鹽瓶,就能夠嚴格把握放入食鹽的量,有效避免多放鹽。
做飯時偏向於清淡口味,多采用蒸煮、白灼等方式,從根本上減少食鹽攝入超標的可能性。
烹飪時,可以通過番茄、檸檬、蔥薑蒜、辣椒、花椒等天然的食物或香料,來代替鹹味。
市面上各種加工食物、零食、調味品等都可能含有隱形鹽,如:醬油、腐乳、鹹菜、豆瓣醬、辣椒醬、薯片、燒烤等,這些食物本身可能已經食鹽超標了,吃之前要多看,把握食鹽攝入量。
炒菜時,最好出鍋前放少許鹽,這樣既可保證鹹味,又能降低食鹽攝入,一舉兩得。
食鹽對人類而言,是一把必不可少的“雙刃劍”,不吃和多吃都可能帶來疾病風險,而大家要想保護健康,就要學會握住“這把劍”,控制食鹽攝入量。
既不要人云亦云,將食鹽當作洪水猛獸,也不要敞開肚皮大吃特吃!飲食之道,要牢記“適量、均衡”這兩個要點。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高鹽飲食傷腎又致癌!愛吃鹽的中國人被《柳葉刀》點名了》.生命時報.2018-08-24
[3]《“鹽多必痴”,重口味的危害並非只有高血壓》.科普中國.2022-09-24
[4]《中國人鹽吃太多了,真的很危險!》.科普中國.2023-02-07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39健康網(health39net),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原作者。39健康網,深度有趣的知識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