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熱的二之氣已經到!肺是溝通天地與人體的門戶!五運六氣告訴你如何防治肺火!

 

中醫老苗說

我和大熊每週直播帶領中醫愛好者系統學習中醫。週二內容為傷寒論,週三內容為五運六氣。歡迎大家掃碼關注“大熊敦敏”公眾號,進入公益學習群。

適合中醫愛好者入門和健康從業者提升基礎理論的《中醫基礎入門》訓練營已經上線,中醫老苗主講,贈送大熊《中醫入門學習筆記》6冊和學習進度手冊,用190天構築中醫基礎,真正入門中醫(點擊此處瞭解詳情)。

3月16日刷到一個消息,西安本來該3月15停止的集中供暖,但因寒潮來襲,最低溫度只有3℃,因此供暖企業決定延長供暖時間。

再看看西安接下來幾天的天氣預報,就會發現,從3月20號開始,氣溫就開始大幅回升。今年的3月20日是春分節氣,按照《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這一天是癸卯年二之氣開始的第一天。

西安這幾天的氣溫變化,只是一個縮影。今年癸卯年初之氣的氣候,普遍感覺偏涼,哪怕前幾天突然熱起來,又很快被冷空氣給壓下去了,這樣的氣候特徵非常符合癸卯年初之氣的特點:

歲運:火運不足

司天:陽明燥金

主氣:厥陰風木

客氣:太陰溼土

從3月20號以後,進入二之氣,歲運和司天之氣不變,主氣變成了少陰君火,客氣變成了少陽相火。

兩火相加,又是陽明燥金司天,所以二之氣燥熱的氣候是逃不掉的。

在《六元正紀大論》中,這麼描述癸卯年的二之氣。

二之氣,陽乃布,民乃舒,物乃生榮。厲大至,民善暴死。

癸卯年二之氣非常有特點,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少陽相火,這就是《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的“臣位君則逆”。

從厥陰之氣生髮不起來的初之氣,經過春分節氣後,就變成了“臣位君則逆”的兩火相加的二之氣,在春分這個節氣點上氣候的變化不可謂不大。而肺作為溝通天氣和人體內部的門戶,起著“主治節”的作用,也就是天上的節氣開始變化後,肺要溝通天和人體,以調節人體體內的氣機也能順應節氣的變化。

當天地之間的邪氣太盛時,最先傷的就是肺。因此,兩火相加的二之氣,極易攢出肺火,特別是對於肺功能比較弱的人,更是要注意在二之氣保護好肺,以免造成肺火。

肺火分虛實,只是無論肺的實火虛火,均可出現乾咳少痰、口燥咽乾。如果實火在肺,會表現發熱、口渴、咳痰色黃、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尿黃、口舌生瘡、舌紅苔黃等表現;而肺陰虛證則可伴見咽乾不適、夜間口乾明顯、痰少而黏、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等肺陰不足的表現。從現代人的體質來看,由於工作壓力大、熬夜等生活習慣,肺陰虛的人不少。

不僅肺陰虛的人,就算是平和體質的人,在癸卯年二之氣,也應該預防肺火。

在二之氣,平常易上火之人,飲食宜清淡為主,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抽菸喝酒,平時適當運動,保持大便通暢。

二之氣還要少食辛辣煎炸肥膩之品,以免助生火熱之氣。儘量不要太晚休息,以免耗傷陰精,加重虛火上炎。

二之氣可適當選食梨、荸薺、枇杷等偏涼性的食物,或用菊花、金銀花、麥冬、羅漢果等甘寒生津之品泡水飲用,來預防和調理肺火的相關治療。

在《至真要大論》中,告訴我們在出現“臣位君則逆”的二之氣時的治法:“火位(少陰君火)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鹹”;“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瀉之,以鹹軟之”,就是可以用甘味的食材瀉火,鹹味食材助腎水以降火。

預防和調理肺火,參照運氣學在癸卯年二之氣的調攝法則——以鹹補之,以甘瀉之,給大家推薦一個潮汕地區非常流行的美食——竹蜂鹽枇杷

枇杷是中醫公認的潤肺第一果。《本草綱目》記載:枇杷性味甘平,止瀉下氣,利肺氣,主上焦熱,潤五臟。但枇杷性涼,多食易生溼痰,清代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就指出:“多食助溼生痰,脾虛滑洩者忌之”。

為了讓枇杷揚長避短,身處常年溼熱地帶的潮汕居民,發明了用竹蜂鹽來醃製枇杷,這個甘鹹味的枇杷,保留了枇杷利肺氣,主上焦肺熱的作用,同時還通過鹹補腎水來降火。

竹蜂鹽枇杷中醃製所用的鹽不是普通的食用鹽,而是被稱為藥鹽的竹蜂鹽。竹蜂鹽,顧名思義就是用竹蜂醃製的鹽。

竹蜂鹽在很多中醫古籍都有記載。《陸川本草》記載它:“祛風化痰,行氣消腫,治風痰閉竅,氣喘腹脹,風水浮腫”。《廣西中藥志》稱竹蜂鹽:“清熱瀉火,祛風,治齒霞,口瘡,咽痛”。

在溼熱的潮汕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備一些竹蜂鹽,應對上火、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也會用竹蜂鹽醃製枇杷,製成益肺化痰的小食。

竹蜂鹽枇杷 260克/罐

一罐29.9元 兩罐56.9元

三罐81.9元 四罐106.9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