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區,發揮黨建引領中醫藥發展作用,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科普知識及文化傳播,近日,南沙區順利開展“精誠大醫,黨建鑄魂”活動。
△活動現場
近年來,南沙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工作部署,深入開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各項工作。
本次活動是中醫藥、黨員活動、科普教育、志願服務、醫養結合、文化宣傳等多個元素的高度融合,古老的中醫藥文化煥發勃勃生機,現場氛圍熱烈。
參與的群眾見證了南沙區中醫醫院與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治未病醫聯體簽約儀式、黨支部共建項目簽約儀式,以及南沙區中醫醫院與《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的中醫藥科普基地揭牌儀式。
據悉,相關基地是在南沙區衛生健康局、南沙區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建設的,是南沙區首個醫療機構與媒體共建的中醫藥科普基地,其前身是醫院的“時珍中藥園”。
未來,基地將以“立足中醫,協同發展,面向灣區”為目標,開展一系列健康科普活動,推動全民共享健康成果。
△各單位出席活動的代表
△中醫藥文化科普共建基地牌匾
現場,珠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師向大家展示了八段錦,健身氣功的魅力非凡,惹得觀看的街坊們忍不住跟著練起來。
△八段錦展示
熱鬧非凡的義診緊隨其後。
此次義診,邀請到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林錦洪,以及南沙區中醫醫院內科、治未病科、康復科、胸痛中心等醫護團隊,為街坊們提供診療服務和全方位的健康諮詢。
街坊的叔叔阿姨們紛紛到診臺前排隊,向醫生訴說健康的困擾。
△街坊們排隊候診
醫生們則認真傾聽,仔細施治,或耐心為大爺解釋腰椎不適的原因,或為肩頸痠痛的阿姨推拿、拔罐,或為受高血壓頭痛所繞的叔叔針灸,或幫久咳的奶奶辨證開具處方。
△義診現場
此外,現場的“AI體質辨識”項目,也吸引了人們圍觀體驗。
社區的志願者還為參加義診的街坊們派發了醫院製作的膏方、薄荷膏、香囊等中藥製品和知識小冊子,詳細科普了中醫膏方知識、體質與養生知識、常見病預防指導等等。
體驗了義診和理療,又收穫了滿滿的中醫“周邊”,街坊們樂得臉上開花,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記者/吳啟荃
編輯/李連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