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些莫名的身體不適,比如易疲勞、肩周炎、煩躁、健忘、燥熱、月經不調等,可以試試!
進入40歲以後就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感覺像是到了更年期……這個時候大家考慮可以一下“中藥”,不僅能治療身體,還能治癒心靈。選擇適合自己症狀和體質的中藥,順利舒適地度過更年期吧!
如果你已經是40歲以上的年齡,體檢沒有什麼問題就是身體不舒服,那麼,有可能是開始進入更年期了。上圖的多種症狀一起發生,如果是20~39歲的人有這樣的情況,那麼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更年期症狀多樣,一味中藥就可以解決多種問題
疲勞感、肩周炎、健忘、發汗、怕冷、腰痛、煩躁、燥熱…很多人到了更年期會有各種身體不適,即使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銳減。時間段有個體差異,大概是從45歲開始,絕經前後的10年時間。青春期以後雌激素不斷減少,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等多種不適症狀。另外,加上家庭和工作壓力,很多人的症狀會進一步惡化。
中藥有助於改善這種更年期身體不適。日本慶應大學醫院中藥醫學中心的堀場裕子醫局長說:『更年期一般會出現多種症狀出現,而一味中藥可以同時解決多個症狀。』
並且,中藥還能治癒心靈。日本青山杵淵診所的杵淵彰所長解釋『中藥不僅能治癒身體不適,還對煩躁不安、抑鬱、無力、失眠等精神症狀有效果。』
身體各種不適,症狀也不少,但是就是查不出原因這種更年期症狀最好用中藥。在相關中醫醫院、婦產科都有處方藥。藥店也有,可以先從藥店中成藥開始。
比如,當歸芍藥散就是適合更年期的主要中藥。有報告顯示,在治療頭痛和抑鬱方面,比『激素補充療法(HRT)』效果都好。
當然也有人症狀不同,可能覺得HRT效果更好的。堀場醫局長說:『HRT對急性燥熱效果更好』。大家可以根據症狀分開使用HRT和中藥,也可以同時使用。
感覺很難受不知道是否是更年期症狀、或者是疲勞壓力導致的自律神經紊亂,這個時候都可以用中藥。因為中藥是根據症狀來治療的,很多35歲~45歲的女性感覺自己進入更年期前期的,也在吃中藥。
根據症狀和體質選擇處方,調整“氣·血·水”平衡來改善
『氣』代表生命能量,『血』代表液體和營養,『水』是指淋巴液等血液以外液體。中醫認為,這三種要素始終在體內循環,如果循環過程中出現異常,就起不適和疾病。
構成身體組成部分的氣血水均衡循環的狀態是健康的狀態。停帶或者不足都會引起身體不適和疾病。
比如氣發生逆流的『氣逆』就會出現燥熱和發汗,血液循環不好的『血瘀』就會出現肩周炎和便秘,水停滯引起『水毒』會出現水腫和眩暈等症狀。還有一些其它的類型,可以看一下自己是哪一種。
氣循環異常的情況有:『氣虛』即氣不足、『氣瘀』即氣停滯、『氣逆』即氣逆流;血循環異常的情況有:『血虛』即血不足、『血瘀』即血流不暢:水循環異常的情況有『水毒』即水流動停滯。
杵淵所長說:『很多人在臨近更年期時,會出現月經異常等血瘀的情況。但是因為氣血水是相互影響的,所以血出現異常就會影響氣和水的平衡,從而引起多種更年期症狀。』
選擇中藥時,需要弄清楚氣血水的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還需要考慮『虛證』和『實證』等體質。堀場醫局長說:『虛證一般是指容易感冒,而且感冒不容易好的人。實證一般是指不容易感冒,對自己體質比較有信心的人。兩者都不屬於的就是中間證』。即使症狀相同,根據體質表現的『證』的不同,使用的中藥也不同。
中藥將體質叫『證』。一般情況下『虛證』人沒有體力、不能勉強自己;『實證』人身體很好,對自己的體力有自信;這之間的叫『中間證』。根據這些證來選用中藥效果比較好,中藥的副作用相對也非常低。
比如,婦科3大處方藥有加味逍遙散、當歸芍藥散、桂枝茯苓。雖然它們可以用於治療更年期症狀,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效果。加味逍遙散包含了調整氣血水所有循環的生藥,所以偏虛證到偏實證的人都可以用,而對煩躁不安、抑鬱、失眠等精神症狀效果更好。當歸芍藥散能改善水毒和瘀血,對虛證人的頭痛眼暈和怕冷。堀場醫局長說:『這個藥適合原來月經不調、經期量少的人』。桂枝茯苓丸適合瘀血的人,能改善從中間證到實證人的肩周炎、燥熱、色斑、靜脈瘤。『適合一直都有月經痛、月經量少的人。』
用熱水溶解,空腹引用,到藥店買些中成藥嘗試一下
更年期症狀除了3大處方藥以外,還有很多效果好的中藥。我們根據不同症狀來介紹。
中醫的檢查方法有,觀察舌頭狀態的『舌診』、把脈的『脈診』、按壓腹部出現疼痛感的壓痛點的『腹診』。
燥熱和盜汗。堀場醫局長說:『中間證到偏實證的人,如果眼暈嚴重就吃女神散。實證血瘀便秘的人吃桃核承氣湯。另外經期血量少、手腳很熱但是還怕冷,這樣中間證的人可以選溫經湯。』
精神方面症狀比較嚴重呢?杵淵所長說:『精神高漲煩躁失眠的人選用抑肝散。心裡堵,喉嚨和胸部堵塞的人適合半夏厚朴湯,這些都適合虛症到中間證的人』。另外,眼暈可以用苓桂術甘湯,手腳冰涼的人可以選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年齡增長導致的疲勞和手腳冰涼可以用牛車腎氣丸。
多久才能有效果?杵淵所長說:『快的2周左右就有效果,一般幾個月症狀能改善。很多人都是邊換藥邊吃,大概持續1年多。』空腹吃、用熱水充分泡開吃效果好。杵淵所長說:『泡開之後加點涼開水再喝也可以。』
堀場醫局長說:『如果不能去醫院,那就先去藥店買點試試。很多人是先在藥店買,感覺有效果,又去醫院開始正式接受中藥治療。』
雖然中藥副作用少,但是如果不適合自己,喝了會腹痛、腹瀉。杵淵所長說:『一般中藥都是一個處方,有時候也會開好幾個處方。如果有多重特定藥,就有可能出現副作用,一定要慎重選擇。因為患者自己很難做出判斷,所以一定不要同時吃多種中藥。希望大家和藥劑師諮詢一下再買。』
TOPIC 根據體力和症狀搭配不同處方
比如『抑肝散加陳皮半夏』是抑肝散加上陳皮和半夏配成的。它和抑肝散有同樣的效果,但是適合體力弱腸胃弱的人。另外對眼暈有效的苓桂術甘湯加了促進血液循環的四物湯,配成『連珠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