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蘆葦這種植物真的是屢見不鮮了,大到湖澤,小到池塘,只要有水,它就能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而在古人眼中,蘆葦還是富有詩意的,《詩經》裡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軟白的蘆葦花啊一團團,一簇簇,在風中搖曳生姿,遠遠望去,像極了銀白色的海浪。
站在中醫的角度,蘆葦的根和莖同樣值得讚美,根、莖的美是治病救人的美。
莖是地上部分,根是埋在土裡的部分,二者功效相似,不過葦莖已經很少用了,現在在藥店裡經常見到的是蘆根,慢慢地葦莖也就被蘆根代替了。
蘆根消熱生津、清肺化痰,痰黃而稠,可以用蘆根30克煮水代茶飲。
《本草圖經》:“蘆根清洩肺熱,兼能利尿,可導熱毒從小便出,故可治肺熱咳嗽痰稠及肺癰咳吐膿血。”
一棵植物如果把它的根挖出來,多半是實心的,而蘆根中間是空的。
蘆葦喜歡生長在有水的地方,它的根長成空心的樣子,可以自如地調節土壤中的水分,既保證了生長需要,又不至於把自己漚爛。
同時也預示著它對人體多餘的水分也能起到調節作用,在人體而言,多餘的水分就是身體吸收利用不到的津液,換句話說,不就是痰和溼麼。
中空的蘆根像一根管道,如果把它切開來看,它還有點像小孩子喜歡玩的滑梯,劉渡舟先生曾提到過,蘆根“清肺洩熱,利肺滑痰”。能把痰熱往下引,肺裡的那些痰啊熱啊就像坐上了滑梯,順勢就下去了。
蘆根清熱化痰但不燥,不會損傷肺陰,相反的它還能生津,能給肺臟補充津液。
肺是喜潤惡燥的,痰的本質雖然也是津液,但肺臟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被身體吸收利用的津液,這就好比清冽的河水可以煮飯,但被汙染過的河水卻不能。
所以當我們用蘆根清熱化痰的時候,同時還應該想到它能生津。
現如今痰溼體質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享過很多化痰的中藥,有萊菔子,有瓜蔞,有陳皮,每一味中藥都是獨特的,只有找到符合自己的那一個才能徹底和痰溼說再見。
第一,蘆根性寒,針對的是痰熱。脾胃虛寒的人最好不要單獨服用。
第二,蘆根生津,一邊化痰,一邊生津,那些補進去的津液能實實在在的被利用起來,不會輕易轉化成痰溼。中醫對它的評價是:滋陰而不滋膩,生津而不斂邪。在痰熱傷津,伴有口乾等陰虛的症狀時,蘆根非常好用。
肺裡不光有痰,還有瘀,肺裡有瘀血的表現是什麼呢?偶爾會咳點血上來,會感到胸痛。
這時候也可以用蘆根,常配伍桃仁、薏苡仁、冬瓜子,組成千金葦莖湯。
葦莖指的其實是蘆葦的莖,是它的地上部分,不過就像我們說的葦莖現在已經很少用了,藥店裡經常見到的是蘆根。如果一定要用莖,恐怕要費點心思,甚至可能要辛苦些,要自己去河邊動手收割了。
千金葦莖湯:蘆根60克、桃仁9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
看到桃仁,不要想到核桃仁,核桃仁補腎強腰,活血的事情它可不擅長。真正能把瘀血化掉的是桃子的種仁。
薏苡仁和冬瓜子是來幫助蘆根向外排痰的,而且它們和蘆根一樣,都是平和的藥物。
在劉渡舟先生的醫案中,有這麼一位王姓男子,年近四十,這人呢總是咳吐黃膿痰,從早到晚,時不時地就要咳兩下,把痰吐出來。痰中偶爾帶血,偶爾胸痛,痛的厲害的時候睡覺都不能平躺。
他找到劉老,劉老辨證為肺熱,痰瘀互結,在千金葦莖湯的基礎上做了些調整。服藥六劑,這人的病就好了。
千金葦莖湯的意義還在於它能調理肺炎、肺結節,適合痰瘀互結,有熱象,舌紅苔黃膩的人服用。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這位生津、化痰的高手——蘆根。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