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展現“齊魯擔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
醫院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斷完善領導班子務虛會謀劃、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部署、專題會落實的領導工作機制,持續加強黨對醫院工作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2021年,醫院召開第二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國家隊”醫院的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確立了“醫療立院、學科強院、人才興院、依法治院、黨建領院”五大發展戰略,明晰了“讓病人有尊嚴地治療、讓醫務人員有尊嚴地工作,打造讓黨和政府放心、使人民滿意、受社會尊敬的醫院”的辦院願景。
近年來,醫院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醫院在2021年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進入A﹢﹢行列,位居全國第13位,其中病例組合指數(CMI)位列全國第6位。
作為全國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牽頭和主體建設單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輸出醫院,醫院積極發揮區域醫療輻射引領作用,與省內多家醫院簽署了對口支援協議,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
醫院還累計派出436人次支援全國各地抗疫,展現了“齊魯擔當”。
築巢引鳳 “拔尖”“寬基”並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高水平人才隊伍是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長期以來,齊魯醫院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堅持“拔尖”與“寬基”並舉,統籌推動醫療技術、臨床科研、醫院運營等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進入“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良好階段。
下一步,醫院將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核心,重點抓好四項工作:建設高層次人才體系,打造青年人才成長成才體系,不斷優化青年人才體系化培育機制,加強博士後隊伍建設;按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任務,加大醫藥技護管人才儲備力度,突出加強疑難急危重症防診治康重點領域、重點學科人才保障,構築人力資源集聚體;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不斷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同時,通過聯合引才、海外招聘、拓展第三方招聘途徑、加強政策宣講等措施,提高人才引進效率,實現由人力資源大院向人才資源強院的轉變。
臨床導向 以科研促教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發展是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醫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推進醫教研創新發展,大力推進“醫學﹢X”工程,全力推進國家工信部、國家衛生健康委“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打造“全場景、全流程、多維度”實時交互,“跨區域、跨部門、跨系統”協同實施的急危重症智慧救治體系。
下一步,醫院將不斷完善“臨床—基礎—臨床”全鏈條體系,打造以臨床需求為驅動的創新聯合體,推進醫教研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繼續加強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房建成院士團隊和中子科學國際研究院吳宜燦院士團隊的合作,圍繞零磁醫學、中子醫學和智能醫學方向開展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推動先進科研設施向開放式教學實踐平臺轉化,吸收學生早進臨床、早接課題、早進實驗室,以高質量人才培養助推高水平科研創新。
精耕細作 向管理要效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將實施醫院管理提升行動作為四大能力提升行動之一,指出要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績效管理、內部審計機制,確保醫院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
醫院樹立系統觀念,一方面強調整體性,推動業務工作與運營管理深度融合,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另一方面強調協同性,不斷強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同、醫院目標與科室目標的協同、工作效率與資源配置的協同。
下一步,醫院將繼續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為導向,推動運營管理提質增效。提高床位使用效率、設備使用效率、人力資源效率等;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控制成本,降低醫療費用;推進績效改革,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加強信息化、智慧化建設,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讓職工和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優先解決平臺性科室的效率問題,努力打造運行高效、優勢互補的協同發展體系。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號角。全體齊魯醫院人將錨定“三中心一試點”(國家醫學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建設目標,奮力譜寫新時代醫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健康中國、健康山東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