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醫療機構專科建設 聚焦糖尿病治療新技術、新成效

近日,由健康報社和賦能行動內分泌專科專家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首屆糖尿病先進技術與治療大會暨糖尿病治療新技術新進展交流會在上海舉行。內分泌專科標準化建設項目賦能行動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李小英教授等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醫院專家、管理者參會,共同探討糖尿病治療的新技術、新成效。

本次會議在領略糖尿病管理創新技術的同時,也將糖尿病專業醫生、教育及護理人員、新技術開發人員、投資者、保險機構和監管機構人員、企業代表等聚集在一起圍繞相關話題充分交流探討。大會旨在順應時代趨勢,抓住發展機遇,引領我國糖尿病患者管理進入新時代,努力構建糖尿病防治新技術交流平臺。

大會設有主論壇與多個分論壇,分別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決策支持系統、閉環系統和算法,胰島素泵,葡萄糖傳感器,新型胰島素和其他藥物輸送系統,糖尿病患者院內和遠程管理等前沿課題展開深入交流。

健康報社副社長肖景丹在會上表示,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對加強我國醫院內涵建設,引導醫院發展方向,促使醫院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搭建這一平臺,進一步提高醫療機構專科標準化、同質化、規範化建設水平,以專科建設賦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醫學會會長鄔驚雷認為,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人數多,而且病程長、管理要求高,診斷治療的標準化、同質化要求也高,因此探討糖尿病治療的新技術新進展十分必要,也能夠促進醫療機構診療行為的標準化、同質化、普及化,使糖尿病的管理更加規範有序,對於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乃至健康中國建設意義重大。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處吳宏處長表示,糖尿病的管理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上海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高度重視糖尿病的管理和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尤其是內分泌糖尿病相關的專科能力建設,上海市也在很早就建立了內分泌代謝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推動了內分泌和糖尿病相應的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長賈偉平教授認為,只有將服務模式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才能提供長期持續的醫療服務,且信息技術必不可少。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對慢性病進行全生命週期全鏈條管理,促進疾病管理的同質化、規範化、標準化,才能實現數字健康干預、遠程醫療會診、高危人群健康預警、電子病歷建設等一系列工作。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強調要關注糖尿病防治中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認為預防才是應對糖尿病最有效的手段。通過改變社會的公共衛生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降低人群的肥胖比例,從而減少糖尿病患者、特別是青少年患者的數量。         

南京鼓樓醫院朱大龍教授表示,我們要迅速行動,整合各方優質資源,特別是要激發專家熱情,推動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探索建立適合中國式現代化宏偉目標的糖尿病防控體系。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周廣智教授認為,只有把健康理念推廣到廣大人群中,真正走向全人群,才是健康中國,而這項工作只靠醫生是難以完成的,需要整個社會形成防控糖尿病的合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母義明教授認為,慢性病管理要站在全局、全方位進行,而且,糖尿病更是需要進行多學科、多方位管理的經典病例,除了糖尿病,其他慢性病管理也要越來越重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李小英教授分享了新時期糖尿病智慧管理模式的相關探索,通過搭建平臺對65歲以上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利用智能穿戴設備實時監測糖尿病患者身體情況,並在醫院推廣使用胰島素計量調節系統,去部分替代三級醫院的內分泌科以外的糖尿病患者的診療。

當前,專科能力建設已經成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和基石,聚焦糖尿病這類重大慢性疾病,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賦能糖尿病的診療及管理,促進我國糖尿病診療水平和管理能力再上新臺階,這需要整合各方優質資源,發揮糖尿病創新技術優勢,最終實現疾病診治的個體化與精準化目標,讓廣大糖尿病患者在創新醫療服務過程中體會到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左右滑動 查看更多會議內容

文圖:謝文博

編輯:姜天一

審核:張士國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