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LOOK|陷入緊張焦慮情緒的人,需要來一場正念修行

你是否總是為過去的事情懊悔,為未發生之事擔憂?
或者在夜裡失眠,整日感到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焦慮?
新的一年,用“活在當下”的力量,從此刻開始,讓生活發生變化。這幾年來,正念這種古老佛教徒的修習方式,開始在現代生活裡頻頻被提起。

什麼是正念?

正念這個概念最初源於佛教禪修,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展而來。卡巴金(J.Kabat.Zinn)將其定義為是一種精神訓練的方法。在這種精神訓練中,強調的是有意識地覺察、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以及對當下的一切觀念都不作評判。因此,正念就是有目的的、有意識的,關注、覺察當下的一切,而對當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斷、任何分析、任何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

圖源:pixabay.com


在信息繁雜,處處充斥著焦慮的現代社會,正念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了人們開始追捧和踐行的新型生活方式。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正念”與”非正念“的生活方式:當我們邊玩手機邊走路,我們就處於非正念的行走中,而當我們專注於行走本身,專注於腳下,注意力在腿、腳的動作上時,我們就處於正念行走的狀態裡。

正念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無論愉悅的、不愉悅的、好的、壞的或醜陋的,都如實地去觀照它,不帶評判,因為這都是當下的樣貌。帶著這份意識在生活裡,從「食·住·行」三個緯度,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踐行正念。

想象一下我們大部分時候吃飯時的狀態,邊追劇邊吃,邊吃邊工作,邊吃邊聊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並沒有在食物本身上。有時候囫圇吞棗吃完一餐,甚至不記得食物的味道。

而且我們的無意識進食,也是使我們肥胖的原因之一。明明身體已經飽了,但是和朋友的聊天還在繼續,電視劇還在繼續,於是在這個過程中,又不知不覺吃了很多。

圖源:pixabay.com


而正念飲食,則是讓我們在吃東西時帶著意識去吃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幫我們與食物建立長期、健康的關係。

圖源:pixabay.com


面對著眼前的這一餐飯,認真聞它的香味,拿起筷子去夾起它,緩慢的放進嘴裡,感受它在口腔中的味道……

我曾經用正念飲食的方式吃玉米,那是我吃過最香甜的玉米。聞它香甜的味道,慢慢咀嚼,在咀嚼過程中帶著感恩之心,感恩種植的人,收穫的人,烹飪的人, 從一粒小小的玉米粒中,感受到了被許多人愛著的暖意,腦海中也浮現出了玉米在陽光雨露下奮力生長的畫面。

正念飲食可以從這裡開始

吃飯時放下手機並止語

打開所有感官,全身心投入進食過程中

細品食物,感受進食帶給身體的反應

感受到飽腹感便停止進食

在飲食過程中,帶著感恩之心

居住空間,是直接影響到我們身心健康的。在不健康的,雜亂無章的空間裡,心也不會清明到哪裡去。

圖源:pixabay.com


近藤麻理惠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裡寫道:“在心動物品的圍繞下,生活就能變得幸福 。清除家中的雜物,心會隨之開闊,罩頂的烏雲也會隨之消散。因為你對房子好,房子就會對你好,你替房子排毒,房子也會替你的身心靈排毒。”

這或許是藏在日式生活哲學裡的正念居家。

圖源:pixabay.com


打開衣櫃,拿出每一件衣服,認真感受它帶給你的身心感受,是喜悅的,還是煩躁的。留下那些帶給你喜悅,舒適的衣物,捨棄那些帶給你不好回憶的物品。

我們不是在居家,就是在行走。只要活著,行走於我們就是呼吸一樣的存在。但這個每天都在進行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卻是無意識的,是為了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趕路行為。

圖源:pixabay.com


正念行走,是一次身心的冥想。把注意力放在腳上,觀察雙腳抬起,向前移動,落在地面的過程,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當意識跑掉時,就標記它,再回到雙腳上。

正念行走不關乎目的地,當我們的注意力只放在行走上時,我們的感官會更加細微。風吹在臉上,清晨的霧氣迎面,蟲鳴,車流聲都更加清晰,而即使注意力被吸引走了,也無需責備自己,只需再次把注意力拉回當下即可。

正念行走的方法

你可以在任何地點正念行走,

如果你想慢慢走,可以到公園、海灘、家樓下慢慢走;

走路時不看手機、不聽音樂、止語;

感謝自己能夠行走,

感謝身體可以如此美妙地運作,

用尊嚴和信心行走;

你可以以任何節奏行走,

感受在行走時腳、腿、儀態、和步伐。

圖源:pixabay.com

正念並不遙遠,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踐行的方法,當我們在面臨恐懼、焦慮、壓力時,日常生活中修習的正念會帶我們回到當下。注意力回到呼吸的那一刻,我們又和當下鏈接上了,而那些發生在過去和未發生的事情,便不會將我們的情緒鎖住。

新的一年,希望我們都能掌握這項活在當下的技能,保持內在的平和~




監製 / Vivian
文字 / 七月

圖片 / pixabay.com


今天10:42立春!你居然還躺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