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入關中後,尊楚懷王為義帝,所謂義帝,是天下共主,而非一國之王。類似東周天子,戰國七雄都有滅亡東周的實力,但也都尊東周天子為共主。不過此為項羽權宜之計,因楚懷王手中尚有不少軍隊,項羽要殺義帝,還需要時間。除了義帝外,項羽封了二十個諸侯王。
項羽徵關中百姓修封王賜爵臺,累死數萬人,屍填高臺之下,晝夜不息。關中黎民,父攜子哭,弟為兄悲, 夫妻淚落,男女悲哭之聲,紛紛載道。
公元前206年二月,封王賜爵臺落成,項羽分封諸侯。
臺有三層,高三丈,闊二十四丈。第三冊即臺頂,為項羽所在。第二層為諸侯王所在,人人衣冠整肅,迎接分茅列土的時刻。第一層為大小侯爵所在,人人期待封樹藩屏,世食其土。臺下四十餘萬大軍,劍戟森嚴,陣容浩大。
臺頂高接霄漢,正中設“皇天后土之位”。旁立“山川社稷之神”。上立九鼎,案臺上擺放和氏璧傳國玉璽。除項羽和范增率親兵外,還為楚懷王設虛坐。
項羽率眾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瀆之神,項羽登六匹駿馬所拉之羽蓋雲車,諸侯爭相捧轂、推輪,天下形成新的格局。
霎時狂風大作,黑霧瀰漫,暴雨傾盆而下,此為關中神鬼之淚。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封地有九個郡,其中魏國二郡:碭郡、東郡;楚國七郡:陳郡、薛郡、泗川郡、琅琊郡、東海郡、鄣郡、會稽郡。
長江下游河段是西南-東北走向,項羽的地盤大多在長江以西,因此稱西楚。霸王是致敬春秋五霸,這五國都有幾百年國祚,西楚霸王可看做第六霸,恢復春秋時代的分封制。
西楚國原本有十個郡,項羽將九江郡賜給英布,加上吳芮的廬江郡,封九江國,西楚國還有九個郡。項羽在西楚國內部,還按照王、長、公三級進行了部署,即西楚霸王項羽、碭郡長項它、薛郡長項冠、會稽郡長項聲、陳公利幾、薛公、終公等。楚國的郡長相當於秦國的郡守(太守),是封疆大吏。楚國的公相當於秦國的縣令,只是管轄範圍可以是多個縣,項羽曾受封魯國,就保留曲阜在內多個縣。
圖-西楚國項羽三郡
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自留地有泗川郡、琅琊郡、東海郡。項羽出征時,叔父項纏留守彭城。劉邦出生地豐縣、起兵地沛縣,都在泗川郡北部;陳勝吳廣起兵的大澤鄉,在泗川郡中部偏南。琅琊郡本是齊國五都之一的莒都所轄範圍,五國伐齊期間為楚國所取,一直到秦滅楚,置琅琊郡。東海郡在淮河下游,春秋時吳國北上,將諸多小國融合為一個整體,經過越國和楚國的開發,也逐漸繁榮起來。
碭郡長項它,兼任柱國(將軍),領碭郡、東郡和陳郡鴻溝以東部分。當初項梁起兵後,項氏可獨自帶兵的大將,一個是項羽,另一個就是項它。幾年前項梁令其統兵救魏國,臨濟之戰,魏王咎和齊王田儋都陣亡了,但楚軍的項它卻保留主力逃回,當時項梁沒有追究,反而認為項它保住了軍隊,功大於過。項梁意外去世後,項它仍掌控嫡系軍隊,鉅鹿之戰前,項它還分兵去攻擊東郡,沒有隨項羽北上趙國。
圖-碭郡長、薛郡長、陳公的勢力範圍
項羽和章邯對峙到分封諸侯前,在東郡和碭郡攻城略地最多的是項它和魏王豹,項羽將魏王豹遷到太行山以西,空出的地盤就由項它接管。項它這個人,每戰必先規劃逃跑路線,打硬仗是每戰必敗,敗則必逃,逃則必全身而退。項它打硬仗不行,撿漏的本領卻是一流,否則項梁也不會重用他。這樣一個人,對項羽威脅不算致命,遷走魏王豹對整個項氏有利。然而東郡和碭郡是戰國時魏國的地盤,與其接壤的有濟北國、趙國、殷國、河南國、韓國,項羽既能把一些難題留給項它,又能給彭城樹立一道強大的防線,所以項它才得以控制兩個郡。
薛郡長項冠,領薛郡。項羽和章邯對峙期間,派親信項冠、項悍率軍一萬,南下薛郡,以曲阜為中心,不斷蠶食薛郡其他秦軍控制的城邑。項羽順勢封項冠為薛郡長,在彭城北方又樹立一道防線。
會稽郡長項聲,領會稽郡、鄣郡,即江東。項羽入關中後,派項聲率軍一萬回到會稽郡,鞏固當地的基本盤,也防楚懷王插手。項羽很重視江東後方,關中分封諸侯後便南征北戰,會稽郡、鄣郡為項羽源源不斷輸送兵源和物資,項聲功不可沒。
圖3-3西楚國會稽郡長勢力範圍
陳公利幾,領陳郡鴻溝以西之地(含陳城)。利幾是項氏家臣,與項羽關係密切,可以說僅次於鄭昌,項羽才把大半個陳郡交給他。此外項羽還封了薛公、終公等,地盤要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