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確診肝癌至今,他是怎樣與癌症抗爭的?十幾年間,他身體裡的腫瘤發生了什麼變化?中醫中藥治療肝癌,真的這麼有效嗎?
本期特邀杭州種福堂中醫醫院院長孫彩珍,看中醫中藥如何戰勝肝癌;肝癌患者沈妙凡現身說法,講述他與中醫藥的生命之緣。
01
中醫妙手
化解肝癌之痛
沈大伯在確診肝癌以後,四處輾轉地求醫,嘗試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射頻消融等等,但是治療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陷入到絕望境地時,孫彩珍院長讓他又看到了生的希望。沈大伯接受了三個月中醫藥治療以後,身體就有了明顯好轉。
孫院長回憶起十幾年前初見沈大伯時,他神情凝重又緊張,十分擔憂自己的病情,這令孫院長至今記憶猶新。
經驗豐富的孫院長立即決定先給沈大伯吃一顆“定心丸”,告知其肝癌是由肝硬化引起的,服用中藥並好好療養是可以康復的,這給予了沈大伯繼續治療的信心。
首診時沈大伯的脈象呈弦脈,體內有肝氣鬱結,且溼毒比較重。
沈大伯有乙肝病史,之前一直在服用抗病毒藥物。
查出肝癌後,考慮其肝臟處於失代償階段,且肝臟內多髮結節,再加上門脈高壓、胃底食道靜脈曲張、脾臟切除史,手術風險較大,醫院並沒有給沈大伯採取手術治療,而是先後進行了一次動脈插管化療和兩次射頻消融治療。
孫院長給沈大伯首診時,他的腫瘤大小為2.5公分左右。
根據沈大伯的病情,孫院長制定了治療策略,第一步就是解鬱、通絡、散結,再加以野生靈芝和金絲地甲膠囊輔助,多管齊下治療。
服用中藥3個月後,沈大伯去往浙一醫院複查,結果顯示其甲胎蛋白值降到正常範圍,白細胞值降到4.3以下,門脈高壓的情況有所好轉。
服用中藥1年後,沈大伯複查結果顯示肝臟結節由2.5公分縮小為2.1公分。
服用中藥4年後,沈大伯肝臟複查不再提示腫瘤大小,顯示為肝內斑片狀。
服用中藥8年後,沈大伯肝臟複查結果為肝內小斑片狀,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沈大伯中醫治療肝癌的效果明顯,現在人很有精神,笑容也回到了臉上,目前在繼續服用中藥進行抗肝硬化治療。
02
從中醫視角看肝癌
肝癌被稱作“沉默的殺手”,因為很多肝癌患者早期的症狀不是特別明顯。
肝癌的“三部曲”為肝炎、肝硬化、肝癌,這個過程在中醫上被認為與“毒”密切相關,可以分為氣滯、血瘀、痰凝、毒聚。
肝炎階段通常表現為肝臟飽悶、脹痛,當進一步發展為肝纖維化時,就不再有紅腫熱痛這一系列的表現。
肝硬化階段表現為易疲勞,血象中白細胞、血小板低,肝纖維化,肝硬度高於正常值,門脈高壓。
門脈高壓還會導致胃底食道靜脈變粗、曲張,以及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症狀。
肝硬化後,疾病繼續進展便是肝癌。還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會跳過肝硬化的階段,直接發展為肝癌。
孫院長還提到,目前一般患者的病毒指標達到103–104,醫生就會使用抗病毒的藥物。
但在以往,只要患者肝功能正常,病毒指標即使達到了105–106也沒有用藥,而是讓患者定期觀察。
由此病毒在體內不斷地複製,肝細胞被大量破壞,迫使肝細胞快速增生,形成增生性結節。
結節會加重肝臟的瘀滯,毒和瘀結合後,就會產生中醫中論及的“痰”,血瘀、痰凝、毒聚,長久的量變積累之下,會引起質變,最終誘發癌症。
孫院長表示,飲酒也是加速肝臟癌變的一大因素,在臨床上有許多年輕的患者,患病前時常熬夜、酗酒,最終導致肝癌過早的發生。
其實,即使患有乙肝,只要注意保養,就算進展到肝硬化也不一定會癌變。
但如果有暴飲暴食、熬夜、酗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則會加速肝硬化的進程,導致肝癌的發生。
本期《養生大國醫》專家|孫彩珍
專家名片
杭州種福堂中醫醫院院長,杭州艾克中醫腫瘤門診部主任,北京中西醫腫瘤防治技術創新聯盟副會長,杭州市民間中醫藥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醫大家周超凡弟子。
擅長領域
中醫治療腫瘤、肝硬化等疑難病。30年來,已接診40萬餘人次腫瘤、肝硬化病人。獨創“解鬱、通絡、軟堅、排毒”的孫氏療法,治療腫瘤患者,取得良好療效。
門診信息
地址:杭州種福堂中醫醫院
時間:週一全天、週三全天、週六上午(杭州市拱墅區花園崗街113號金通國際大廈二樓種福堂)
週二全天、週四全天(杭州市拱墅區石祥路242號首開公園D座杭州種福堂中醫醫院)
就診電話:0571-88130000
0571-88117707
免費諮詢電話:4006379990
今日節目預告
《防控近視 中醫有妙招》
中醫認為近視多與過用目力、氣血損傷或稟賦不足有關。未病先防,中醫有多種方式可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控制近視的發展。包括古老的核桃灸、針刺、穴位按摩等,中醫方法既安全又行之有效。那麼,具體是怎麼操作和發揮作用的?小患者們接受度又如何?本期特邀杭州市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來堅,告訴您防控近視中醫有妙招。精彩節目敬請關注今日17:15分浙江電視臺新聞頻道、22:25分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養生大國醫》。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